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点赞:29745 浏览:1409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网络的发展给信息的传递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也使得网络新闻的可信性却越来越受到质疑.一写网络新闻出现标题与内容不符、图片与事实不符、流言与事实不分、新闻与广告不分等网络新闻失真的现象.应通过强化新闻建设、开展新闻业务培训、加强网络媒体自律、加强政府监管、等措施加以规避.

关 键 词 网络新闻失真 表现 改进方式

一、网络新闻失真的表现

(一)标题与内容不符

网络新闻的标题对于受众对网络新闻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准确性是新闻和媒体建立公信力的基础,标题制作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误导受众;内文更应字字有来历,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真实.受众受到标题的吸引点击进入,却往往发现其内容与标题大相径庭,顿时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例如2011年12月24日的南方日报网登出一则“广东省人大代表吃猫肉火锅后中毒死亡”的新闻,该标题制作得极其吸引眼球,确实很能迎合某些受众的好奇心.然而当他们点击进入后,连呼上当.

(二)图片与事实不符

目前,网络新闻发布时,经常会出现图文不符的情况,有的是网络新闻编辑人员在对一些新闻素材的后期制作中,肆意运用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篡改与新闻相配的照片,使之看起来更全面、更系统、更艺术,以达到图文更“匹配”.例如有一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一次全国性新闻摄影比赛,他所拍的解放军抗洪救灾的新闻作品以其构图优美、用光合理、场面惊险等因素而获得特等奖.在展览作品时,这张放大了的“新闻作品”被细心的人们看出是一张检测新闻,因为抗洪救灾时的解放军早已换了服装,而图片上的头带红五星帽徽的解放军服装是早已过时的服装.“东窗事发”后,这位作者所得的特等奖杯被收了回来,自己落得身败名裂.

(三)流言与事实不分

网络媒体,具有开放、匿名、实时、全球性等特征.一方面,网上发言的门槛很低,“人人都有麦克风”,且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速度快、辐射面广,任何人的一句话都可能对网上社会和现实社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网络上的谣言和诽谤,无论其针对的目标、对象为谁,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杀伤力,其社会危害也特别大.我们清楚地记得,日本大地震后,网上一个谣言,即造成了波及全国的抢盐风潮,严重扰乱了现实社会中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日前被本市机关查处的个别网民在网上特别是微博中编造、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荒诞无稽的谣言,同样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互联网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网络新闻和网络广告难以区分

“新闻广告”的本质其实是广告,应在广告版面、时段上刊播,不应该出现在新闻版面、时段上.但事实上,所有“新闻广告”都以新闻报道形式刊播,把广告主的自我需求、自我宣传冒充为具有普遍新闻价值的信息,把市场行为冒充为公益行为,把广告主个体的局部利益冒充为社会公共利益,让受众误以为是新闻,从而严重影响了受众阅读网络新闻的速度和质量,干扰了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影响力,使新闻媒体由联结传播者与受众的公正相似度检测变成了广告主的传声筒、代言人,由注重社会利益变成代表广告主一方利益,模糊了新闻与广告的界限,从而导致受众对新闻的信任危机.


二、如何维护和提高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一)政府加强监管,健全法律法规

要加强对互联网站的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网站新闻信息采制发布的审查把关制度.对于违反制度的新闻从业人员,要予以严厉制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新闻查重惩罚力度.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制定颁布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一批法规文件,这些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和管理网络媒体的作用,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只有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了,网络新闻工作者才有工作的准绳和依据,才有益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二)注重媒体自身建设,各网站切实加强自律

新闻网站和采编人员要加强自律,首先新闻网站要增强把关意识,建立健全网络新闻把关程序和制度,责任落实到人,事前预防,事后惩戒.对于相关论坛,搜索等信息发布平台和网站.加强贴文审查机制和后台处理机制,不得随意发布可能引起轰动效应的虚检测信息,一旦发现,及时删除;网络新闻要实现“快”与“真”的统一,应避免因为追求快而造成的细节性失误,以最真的新鲜事实来确保每一个新闻报道的整体真实;另外,加强网民的网络知识教育,提高网民道德水平,不私自查阅、传播非法与有碍社会治安的信息,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