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探究

点赞:6219 浏览:188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大学生学业发展要求,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此类模式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和心理影响,切实把握好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

关 键 词 :高等学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学生思想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250-01

高校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招生模式,即高等院校招生时按照学科大类来进行招生.按学科进行招生的模式突破了专业限制,将相同或相近学科(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的专业整合成一个大类,如数学类、公共管理类、心理学类等等.通过大类招生,新生不再按专业进行招录,而是首先进入某一大类接受通才教育,在相同的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一学年至二学年的大类培养中,大学生牢固了学科基础,同时发展了自身的专业兴趣,对自身的专业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再按照学生的志愿、学习成绩等进行双向选择,进入某一专业进行进一步的培养.通过大类培养和专业分流的过程,大学教育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适应了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为大学生提供了可以根据专业兴趣、个人志愿和生涯规划进行二次选择的机会.然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看到新的大学生招生培养模式势必也会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这其中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大学生在大类培养和专业分流的过程中所展露出的思想和心理特性.

一、专业选择的困惑

通过大类招录的大学新生入学后一至两年内是按大类进行统一培养,但是进过大类培养后又必然面临专业分流的二次抉择,这就致使学生自入学之后无法专心于某一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在大类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培养专业兴趣和确定专业目标.专业分流前漫长的专业兴趣培养和目标确定过程中,大学生虽获得了相对自由的选择权,但却会受困于诸种主客观因素而无法合理的确定目标专业.一是,升入大学后,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大学教学特点和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因而很难在自我摸索中挖掘专业兴趣.二是,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中受困于就业形势、优势专业等因素而选择自己并无兴趣或是并不擅长的专业.三是,部分大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并不是依据专业兴趣选择专业,或并未对学科内各专业做过充分了解,而盲目跟随大多数同学的专业选择进行志愿填报.

二、学习情绪的多样

大类招生的施行,为大学生提供了两次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大学生在大类培养过程中培养专业爱好、确定专业目标.但是,专业分流从大学生学业发展角度来讲无疑是一次“二次高考”.首先,大学新生入学后对于专业选择有自身的心理预期和喜好;其次,同一大类中各专业的实力不均衡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再次,大类分流结果必然会依据学生大类培养过程中的学习成绩.因此,大学新生专业选择的趋同和专业分流的激烈竞争必然导致其一入学即“紧箍咒”加身,学习压力徒增.然而,大学新生入学后,部分学生因为刚刚从竞争激烈的高考中走出而产生放松情绪并对自我的要求放低.这部分学生因跟不上大类分流这一背景下的紧张学习节奏而掉队,更有甚者自我沉沦而终致学业荒废,最终随波逐流、稀里糊涂的参与大类分流过程.

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大类分流过后,进入自己理想专业的学生一般会有充足的学习动力,能够继续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然后,有部分学生在大类分流过后的学习中因各种原因出现问题.一是,分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类内实力占优势的热门专业吸引大量学生填报志愿的现象,这势必导致大量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冷门专业.这部分学生本身学习能动性较弱,在一同进入某一个专业和班级后更不利于集体学习氛围的形成.二是,热门专业中,本来学习成绩还不算太差的学生反而在专业内排名垫底了.这种情形很可能会让这部分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并导致学习情绪下降.三是,分流过程中有些学生因从众心理、父母干预等因素致使专业选择不慎重,最终进入不适合自身或自身不感兴趣的专业中学习,这往往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产生学习乏力、学习无兴趣等问题.


三、生涯规划的缺失

很多大学新生入学前最为迫切的人生目标即是考入大学,这其中有的新生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并选择了爱好的专业,但也有很多新生对学校的填报和专业的选择局限于高考分数、家长干预等客观因素,并且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某一专业.同时,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是盲目.因此,对于很多大学新生而言,考入大学并非基于长远的人生规划,而更像是完成某一项人生任务.这就要求引导大学生自入学初即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学专业来培育专业兴趣和规划长远人生.大类招生的出现,迎合了大学生进行专业二次选择的需要,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合理进行生涯规划.然而,由于缺乏合理引导,大学生在大类培养期间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一是,课程中缺乏各专业兴趣引导和培育的内容而陷于单纯知识的讲授;二是,疏忽分流专业介绍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对分流后专业认识不足;三是,目前就业压力空前的前提下,大学生选择专业时往往功利的考虑就业率和考研率.这些状况的出现最终导致大学生到大类分流时仅是看重就业质量偏高的专业和盲目从众选择热门专业,而无法明确自身人生目标,生涯规划严重缺失.

大类招生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可能在专业选择、学习情绪、生化规划等诸多方面出现种种思想心理状况,这就要求大学生辅导员在大类培养和专业分流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紧抓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引导途径横向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力求细节无遗漏和过程全覆盖,努力化解大学生种种负面思想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