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与实践交融的1∶1教学模式

点赞:18113 浏览:8137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1∶1教学模式,阐述了它的内涵,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为例,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088-02

一、1∶1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校面向省内100多家企业、20多所高校,开展了180多场次的调研.组织了1000多名毕业生、2000多名在校生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收回问卷调查表1200多份.对人才培养的若干关键问题,如:学生希望学到什么东西?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本专业人才供需状况如何?社会要求本专业人才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各教学单位结合调研资料,召开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研讨会210多场次,对我们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有什么差距?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上存在什么问题?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去培养本专业的人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结果发现,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学校脱离社会和企业实际,按照自己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而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对毕业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二是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学校的教和学偏重理论而轻应用、轻实践.这两方面问题带来的后果是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等专业或方向在这些方面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中探讨了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1∶1教学模式.

二、1∶1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理论与实践交融的1∶1教学模式并不是说在教学时数设计上严格按照1∶1的比例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而是广义上的,它的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从教育思想观念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既不能仅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也不能一味强调实践而忽视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

(二)在教学时数安排上适当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过去在教学时数安排上,理论课程教学时数较多,实践时数较少,有些必要的实践环节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例如:2006年以前,我校一些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周数在30周以下,一些比较重要的实践环节没有列入培养方案,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显然,严格要求实践学时和理论学时相同未必正确,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增加专业必须的实践教学环节,尽量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根据多数高校和我校多年实践情况来看,对工程类和动手能力要求强的专业,单独实践环节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加上随课实验或上机折合成周数(一般16学时折合一周),总计达到60周左右.


(三)在教学运行上做到理论和实践相互交融

在教学安排上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交融的运行模式.这个运行模式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课程体系安排上的相互交融,即本科4年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织安排;二是课程模块教学安排的相互交融,即在一组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围绕一个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交织起来;三是在一门专业课的教学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互交融.

三、1:1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理论与实践交织的1∶1课程体系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传统教学中,一般的教学安排是:第一、二学年集中学习理论课程,第三、四学年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我们通过实践和调研发现,先“理论基础”再“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安排对本专业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相辅相成,学生很难真正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其二,在两年时间里,如果不把学到的理论及时地应用于实践,理论也很容易被遗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三,信息与计算机理论更新快,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运行模式.把数学理论、软件工程理论和软件工程实践的教学并行起来,交织安排,在教学中实现了“课程模块的三融合”.即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融合;数学类课程与软件工程类课程的融合;软件工程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如图1所示:

理与实践交融的1∶1教学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软件工程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这种课程模块相互融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交织的教学运行模式能够使理论学习做到循序渐进、逐层推进,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理解理论,让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升华.

(二)课程模块的1∶1教学模式

对软件工程类课程模块,传统的教学安排存在若干弊端.其一是把软件开发语言、数据库等课程分开独立讲解,不管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结果出现“语言教学只是讲语言本身”的弊端.其二是理论和实践脱节,例如,“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一般都是照本宣科,就理论讲理论,学生学了语法后不知道可以用它们来解决什么实际工程问题,更不知道该如何去应用;“TCP/IP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类课程教学一般都是讲解其原理,没有把这些原理与网络协议开发和操作系统底层应用软件开发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课程与课程之间严重脱节.

为了克服以上弊端,我们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把“编程语言”类课程和“数据库类”课程进行整合,去掉重复内容,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渐进性重组为“C/S架构网络编程基础”、“WEB技术原理与技术”和“移动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开发”三门课程.二是采取类似于CDIO的教学方法,以一个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方法和环境为载体,对课程教学实行分阶段与综合性模拟,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完成学习和实训.

(三)专业课程的1∶1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软件工程是一门独立的理论性课程.学生们认为软件工程就是一些条条框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合作开发软件的感性体会,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软件工程的精髓.

为此,我们重组了实践课程体系,将软件工程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中.通过在低年级开设的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理论之前就先对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进度控制、软件质量、文档管理、团队合作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接触并了解软件工程,具有初步的程序开发经验.在高年级学习软件工程理论时,学生们就能结合切身体会,完成从经验积累到感性认识再到掌握系统理论的过程.之后再使学生用软件工程的理论来指导软件开发,最终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建模、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部署全过程的能力.

(四)学业评价与考核

根据课程的性质采取灵活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例如,对理论性课程采取闭卷笔试;对实践性课程采用阶段性课程设计、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方式来实现考核;对于理论和实践要求都较强的课程,我们采取笔试和单元上机阶段性测试并重的方式,考核内容以实际项目的实现为主.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与企业(实习基地)合作,成立实训中心和项目开发团队,该项目团队的成立,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软件公司的运行模式和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 参 考 文 献 ]

[1] 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20.

[2] 周德剑.试析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57-159.

[3] 苗东利,雷佑安.研讨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3,(1).

[4] 李金芳.新课改下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2,(7).

[责任编辑:左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