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组织

点赞:32092 浏览:1536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生组织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的,高等学校学生组织是高校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从高校学生组织现状及特征、功能及其拓展、管理与发展等方面对学生组织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展现高校学生组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借鉴.同时,本文对学生组织进行了划分,提出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并对非正式组织的特征等也进行了阐述,是为本文的创新之处.

【关 键 词 】学生组织,非正式学生组织,素质拓展,新媒体

1.高校学生组织的研究背景

在我国各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大学在社会功能中既承担着培养适应社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专业人才的任务,又肩负着传承文化和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代生产力的责任.大学的核心工作是“育人”,主要成果是“学生”,而作为学生集中代表的“学生组织”已成为一所大学育人成果的评判标准之一,学生组织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及发挥出的特点与作用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风向标.

2.高校学生组织的现状及特征

2.1 学生组织界定

高等学校学生组织是高校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组织的广义定义是由学生组成的组织,其狭义定义是在教育单位内,由学生组成的自我怎么写作、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辅助教学的组织.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组织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式:班级组织、共青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及其它的非正式组织.

班级组织:是从学生最基本的身份出发,具有广泛有效的覆盖性,成为学生的身份标识.这种以相似的教学、生活或培养目标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组织往往是学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组织形态.共青团组织:是以学生的政治面貌来划分的组织机构,具有严谨的组织章程及管理制度,并拥有与其相对应的层级组织.学生会组织:是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组建起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生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怎么写作学生并在过程中不断培养沟通协调等能力.社团及非正式组织:是高校中客观存在的,基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发展的需要而自然随意形成的,正规化程度较低.


2.2 学生组织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不含港澳台高校,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约有近2000所,教育部所属普通高校71所,在规模较大的综合型大学中,二级学院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管理也十分的成熟与规范.学院作为学校内部相对独立的行政部门,对自己学院的学生也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不同学科特点、文化背景等因素造就了多元化的学生特质,以院系为单位开展的各类活动加强了学院学生间跨年级、跨专业的有效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学院文化.同时,学院还会针对校级的各类学生组织设置自己相对应的二级组织,使学生可以在其中参与管理怎么写作,为学生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肥沃的土壤.

在各高校中,除了那些既定形成的正式的学生组织外,还存在一些非正式的学生组织,如各种社团组织、老乡会、同学会、兴趣小组、学习小组、网络游戏组织等,甚至也有各种带有破坏性、犯罪倾向的小群体等.在这些组织中,对于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等并没有明确成文的规定,成员之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成员彼此自然而然的结合在一起.

2.3 学生组织的特征

一般的学生组织都存在着层级结构,同时又体现出较为松散的联合结构,由于高校学生组织的成员都是学生,其组织特征常以一种较为隐形的形式出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非性:学生组织属于社会团体,决定了它的非性.这一方面使学生组织受到的约束较少,同时也限制了其对各种资源的调用,自主性:学生组织的管理和活动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性,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安排,不稳定性:由于约束较少,学生组织相比其它组织来说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活动设置、成员进退等方面都不够稳定,成员间的同质性:成员之间都是青年学生,组织沟通的基础较好,易形成默契达成共识,信息传递的敏捷性:成员之间善于运用新媒体等平台扩散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此外,对于一些小型社团类的非正式组织,除存在以上组织特征外,还具有以自愿组合为基础的自发性、以自我意愿为行动导向的随意性、以心理相容为前提的凝聚力和以情感为纽带的排他性等系列特征.

3.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探索

高校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具有教育引导、怎么写作维权和干部培养等众多功能,在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和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引导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真正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1 从学生需求的角度看学生组织的功能

学生需求的多层次性与多元化与大学组织能够提供的需求满足存在差距,学生组织的存在成为弥补需求不足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无论是教育者自身安排设计的学生组织,比如班级、团支部等,还是学生自发的选择成立,比如众多的学生社团和小组,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学生组织强大的生命力在于适应了学生的需要.

高校学生组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组织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2 从大学关系的角度看学生组织的功能

大学是学生组织的母体,学生组织对于大学是依附关系,从这种依附关系,可以做出以下推论:学生组织的意义不是自我论证的,它与大学存在一种被吸收的关系.学生组织的意义,存在于对于大学的怎么写作之中,它必须在大学的意义实现中才能实现.因此,学生参加学生组织的意义,当然不是在于取向参与本身,而在于推动大学目的的实现.所以说,学生组织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力量,推动了大学发展.

3.3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组织的功能拓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生组织自身的发展,学生组织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学生,它们对于学校和社会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学生组织,其内在目的就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当组织在高校和社会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就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这也正是大学育人工作所内含的价值标准.当学生参与到一个组织中,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活动,实现自身的发展诉求和利益诉求,这些诉求恰恰都无法脱离高校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环境,同时,高校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为学生组织的发展拓宽了空间.

4.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与发展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学生组织的影响作用日渐突出,因此,重视和加强学生组织的管理与引导,调动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影响,引导其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4.1 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构建学生组织的结构资源

高校学生组织不应拘泥于惯有的组织结构,要根据不同学校、学院的专业特点以及社会需求进行结构构建,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施展的空间与平台,也使学生组织可以顺利运作以更好的推动校、院工作.

4.2 通过“建章树制”的方式规范学生组织的制度体系

一个组织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规范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要保证分工职责明确,组织运行有序,坚持良好的准入制度和例会制度,工作做好计划总结.对于非正式的学生组织也要做好自我约束的引导机制,充分发挥核心人物的作用,强化社团功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3 通过“激励机制”的方式激发学生组织的自身活力(下转第255页)

(上接第150页)激励是管理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激励既要有一定的规律性也要有较强的技巧性,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激励政策时要善于“换位、定位、到位”的思考,重视“不检测思索的认同”这种非正式奖励的力量,同时要以情感作为润滑剂从人才发展的角度给予学生期望.

4.4 学生组织未来展望

面临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作为新兴媒体的主要用户群,大学生已经把网络作为获取资讯、记录生活、抒发情绪、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要因时制宜的创建立体育人网络化教育管理环境,发挥好新媒体在学生组织中的“风向标”作用:了解时事政治动态,倾听青年呼声,反映青年诉求,“发动机”作用:建立各级学生组织群,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年动员机制,“扩音器”作用: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把握舆论主动权,弘扬青春主旋律,“”作用:改进学生组织自身建设,提高怎么写作青年的能力.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