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到教师

点赞:9039 浏览:410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为了解新教师(专指上岗三年内的教师,下同)的成长情况,自2011年下半年始,笔者开展了对新教师的调研.在听了一些新教师的课、与一些新教师进行了交谈后,笔者发现,新教师们虽然都会接受一年试用期内180学时的专项培训,学校也会安排老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的传帮带,但他们对担任教师这一角色,或多或少有点茫然,不知道怎么去扮演好这一角色.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顺利转变,以下笔者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必须要做的事情

对任何一个即将从事一项全新工作的人来说,开始时都会感觉无从着手,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新教师也一样.在新教师看来,一切都需要去做,一切都很认真去做了,可是到后来,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必要去做.从这个角度来说,新教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应该做些什么,而且一旦明白了要做的事,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做,这样才能做成事、做好事.这里,笔者认为需要新教师去做的事作一梳理.

(一)了解

要了解的事有很多,但需要重点了解、深入了解的事也并不多,这就是教材、班级和学生.

1.教材

对教材的全面了解是教师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教材是教师教书的唯一依据.很难想象,一个对教材不够了解的教师,会很完美地把知识呈现给学生.了解教材就是要研究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各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以及知识点间的关系等.当然,也有必要研究一下任教学段外的其他学段教材,比如教小学的可以看看初中的教材,教初中的可以看看小学和高中的教材,教高中的可以看看初中的教材.这样就能感受知识的上下联系,最终达到“不仅手中有教材,而且心中有教材”的境界.

2.班级

对班级的全面了解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由或多或少的一群学生组成,在目前的教学形态下,班级一旦形成,学生基本不会流动.由带有明显个性差异的这群学生组成的相对固定的班级,在一定时间后,会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东西,比如,学习的风气,学生间、师生间交往的风气,总体成绩在整个年级中的位置,等等,即所谓的班风、班情.教师要很清楚这些情况.

3.学生

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是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当教师站到讲台上,面对学生进行洋洋洒洒的教学时,必须有足够的底气.这底气就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当接到一个任务,教师应该知道哪些人不会做,哪些人会怎么做,最后会有什么成果;当拿到一张试卷,教师应该能大略地知道哪些学生会考得好,哪些学生会不及格,班级的平均分大概会有多少.

(二)学习

对教师来说,学习是个永恒的主题.面对知识和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师要时常提醒自己加强理论学习、向他人学习、向自己学习.

1.理论

在学生阶段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时,由于没有可供对照的实际,只会停留在理性的层面上,对理论的理解不会很深刻;当教师后,一方面因为埋头于工作,能静下心来学习的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因为感觉在大学学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没什么大用,顺理成章地认为教学理论对工作也不会有什么用,就开始不注重理论学习了.其实,这些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在经过了一段切身感受的教学实践后,反过来再去学习这些理论,就会发现没有游离于理论外的教学活动.事实上,一个好教师往往就是一个好的教学理论实践者.

2.他人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向他人学习是取得经验的有效途径之一,向他人学习就是多听其他教师的课、勤与同事和学生交流.通过听课和交流可以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听的课多了,交流得多了,就会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想,达到心中有数、上课不慌的理想状态.

3.自己

向自己学习就是要充分认识自己,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不尽如人意,这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问题.一旦回避成为习惯,就会变得不可救药.要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需要经常进行总结和反思,因为总结和反思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

(三)实践

教学是个技术活,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也只有手有所巧,才能教有所成.

1.模仿

从一个听教师讲课的学生转变为讲课给学生听的教师,这变化不可谓不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人一生下来,凡事都得从头开始.开始有点手足无措是很正常的,不用紧张和纠结.从人的成长来看,模仿是不可或缺的过程和阶段,从哑哑学语到蹒跚起步,无一不是在模仿中进行的.就是当人完全独立了,在言行中还是能隐隐看到模仿的影子.当我们接手一项新工作,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模仿就是最好的办法.当站在讲台上,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做的时候,只要知道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那就能说、能做了.

学生到教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教师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感悟

新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与学生间的差异,也要正确面对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让自己快速成长,是摆在每个新教师面前的两大任务.任何一个教师如果只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地去教学生,可能会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但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想让自己优秀起来,就要善于观察别人的言行,善于领悟其中的内涵.经常揣摩别人的言行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会发现很多有用的东西,如果能一一加于应用,就能不断提升自己.

3.创新

模仿是为了学到做事的套路,感悟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特色,创新是为了获得发展的活力.所谓学无常形,教无定法,教师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风格,但不能形成固定的模式.创新不是任务,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也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要凡事都追求创新;创新更不是一种形式,不要认为新的就是创新.当摆脱了教条的束缚,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用自己特有的办法解决,解决问题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这才是创新的最高境界. 二、应该知道的过程

生命需要十月怀胎才能诞生,教师需要不断实践才能成长.教师成长要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努力的不同、准备的不同、环境的不同,都影响着教师成长的过程.对新教师来说,要了解影响成长的所有因素并一一加以注意是不现实的,但知道一些对成长有直接帮助且也能付诸行动的做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做好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

对学生来说,练习是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新教师来说,练习是了解知识体系和把握教学难度最直接的措施之一.做一遍课本上的题目,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新教师最基本的任务.但对绝大多数新教师来说,往往会觉得做课本上的题目完全是多此一举,那些一看就知道怎么做的题目,做一遍有什么意义呢?殊不知,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题目,做的时候却并不简单,而且可能还有“陷阱”.只有做过了,才能心中有数,讲解的时候才会头头是道.

(二)记下教学中的每一点心得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随时会出现一些我们称之为灵感的东西,但绝大多数的人不会当回事,也不会采取一些强化措施,过不了多久,脑中就没有任何痕迹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心处处皆学问”,对我们教师来说,特别是新教师,缺少的不是思想,缺少的是行动.很多教师工作多年,要写论文了,总是感叹没有素材,不知道怎么写.其实最好的素材就是平时点滴的体会,慢慢的日积月累,经过反复的加工,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水到渠成、信手拈来,下笔也就会文思泉涌,犹如探囊取物.

(三)处理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

工作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新教师而言,最怕的就是遇到问题,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处理;对老教师而言,最怕的就是对问题熟视无睹,因为经验丰富,很多问题在他们眼里都是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松解决,放放也无妨.事物变化的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过程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问题不及时解决,越积越多就会变成大问题.不管问题是小还是大,新教师及时处理好出现的每个问题,不但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成绩.

三、可以试用的技巧

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人很反感所谓的技巧,对别人滔滔不绝的介绍,往往嗤之以鼻;有的人又很热衷于所谓的技巧,动不动就向别人索要.其实,在自己没有积累任何经验前,借鉴一下别人的做法不失为很好的选择.虽然这些做法不一定适合自己,但可以提供参考和思路.

(一)叫出学生的名字

学生都希望被教师重视,教师也知道要尊重学生,但新教师却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去尊重学生.诚然,可以选择的做法很多,但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记住学生的姓名开始.很多新教师,对记住学生名字这样的事会忽视,上课时,就看着讲台上的学生座位表叫学生,叫了学生也不看学生,这在学生眼里,是对他们的漠然和随意.校园里,师生相遇,学生亲切呼唤老师时,由于教师不知道学生的名字,往往只能含糊答应,这样学生就会感觉老师很高傲.反之,如果教师能主动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定会肃然起敬,更重要的是学生还会把这份敬重传递给别的学生.


(二)记着教案的内容

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不断普及,教师演绎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了.纸质的教案变成了电子的PPT,上课也就成了PPT的展示.这种现象在新教师中更加突出,因为他们接受新生事物更快,更喜欢使用标新立异的东西.上课要记忆的东西越来越少,这直接导致教师对美观的设计重于对内容的设计.当教师专注形式而忽略内容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课堂教学是站立的艺术,所以教学是人的一种姿态.要让这姿态最优美的一面充分展现出来,就要做到胸有成竹.思想的自由影响行动的自由,课下记住教案的内容,课上就能挥洒自如.

(三)设计首课的提问

师生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在教师了解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试着了解教师.一名新教师在第一次进入教室时,师生间是陌生的,相互很少有先入之见,彼此留下的印象是比较纯粹的.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在没有干扰时正确率往往是最高的.教师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很多种,提问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新教师第一节课的提问很重要,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数量要多,涉及的范围要小,学生的回答要简单.提问时要注意:按顺序,不要随意;要指定,不要自愿;要分散,不要集中.这样,短短的一节课,学生对教师的敬意就会油然而生,教师也能得到驾驭课堂的成功体验,这是弥足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