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生本教育中重视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

点赞:32069 浏览:1463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生本教育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可以说,生本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生本教育的理念符合新课程的标准,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学生的参与能力是最重要的培养方面.对提高学生参与能力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 :数学;生本教育;参与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理解基础知识,掌握一些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这一学习过程,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会“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为学生搭建课堂活动的平台,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参与质量.以下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能力的几点措施:

一、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气氛是至关重要的,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敢于发言,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当前,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越是到高年级,学生越惧怕数学,数学是很多初中生的弱课.一些数学老师往往会在课堂上罗列一大堆数学公式以及数学定理,光是这部分内容就很难被学生消化,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由此而被抹杀,即使部分学生提出了质疑,也往往会因为老师的否定而不再敢发言,这样的学习氛围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为此,需要广大的数学老师转变这种上课模式,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必须放下架子,走到学生群中,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当与学生的看法有不同时,老师应切忌将自己独到的看法强加给学生,应先让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多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在此氛围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被调动,学习成绩才会不断提高.

二、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等多种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的带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在大脑中建立一种清晰的表象,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比较、分析所涉及的知识,进而真正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中.

在数学生本教育中重视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本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初中数学不同于其他实验性强的学科,更多情况下,它要求学生多去观察、多去思考,一些数学概念的概括、公式的推导以及解题思路与方法,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数学学习中,还需要学生多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进行讨论、交流、探究,从而做到共同提高,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如,教学勾股定理时,可让学生先观察、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各自的推导过程,在交流展示中得出不同的分割、拼凑方法,思路多样地得出定理.同时,也复习了三角形全等,面积和差等知识.对学生来说,比教师直接给出定理印象更深刻,也能解决该定理的运用问题,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知识,参与学习的奥妙.


三、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与空间与时间

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我们看到很多数学老师做到了,但是教学成果依旧不明显,究其根本原因是老师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针对这种现状,数学老师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压缩自己讲课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发言,积极讨论.例如,在教学“视图及投影”这一章节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影像,如电线杆带来的投影.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思考应用什么知识能解决得出的不同影像,以便带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挖掘学生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了这些工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数学生本教育也才能够进一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