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点赞:18500 浏览:822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这一问题.

创新意识创造潜能标新立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发展经济要创新,改革政治要创新,理论要创新,文化要创新,教育也要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创新意识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育过程,而课堂教学从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从而发展和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呢?下面就我平时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埋下创新种子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构建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课堂上,要用我们的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尤其是独立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只有在的气氛中,生的思维才能够灵活易变,才变得开放、活跃.课堂上要允许他们“接下去”“乱插嘴”“瞎打岔”,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在宽松的环境里滋生.创造力不仅仅是优等生才具有,实际上后进生一样也具有这样的能力.只是他的这种能力更需要我们教师去激发与挖掘.作为教师,需要全面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富于创新、和谐宽容的气氛中才能顺利发展.倘若课堂教学中充满着控制命令,主观专断,批评训诫的气氛,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容易在压抑的气氛中枯萎,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调控教学气氛,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滋生与发展创设宽容的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允许学生错了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意见不一可以讨论,不明白可以当场提问.我在上不等式课时,给学生设计一个问题:初一(1)班学生中最高的有1.7米,最矮的有1.3米,我们大家帮老师设计一个方案,用最快最准确的方法找出班里所有的1.5米以上的学生.学生们自由组成组纷纷讨论起来,有的学生提出后4的学生,有的说按上操的个子差不多1.5米的向后数,其中有一个成绩一直不好的学生举手问我:“老师,我可以讲一句话吗?”我鼓励他说:“没关系,说吧”.“请1.5米以上的同学站起来.一句话把全班学生逗笑了.同时,们发现这也是一个好的方法.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起来.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创新的火花互相碰撞,放射出美丽的光芒.

四、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下发现并提出问题,正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最重要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它比让学生解决问题还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给予及时肯定

教师的一道目光或一句话,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及学生人格的发展,且亦影响学生认知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关系密切.学生只有发现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长处,才能自尊自信,并且自觉地追求自我实现,创造性地投入学习.所以,教师要自觉地充当学生长处的反馈者,既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又要及时给予肯定.

六、学中求新——在主动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

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教育要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时,应不拘于书本知识,不限制学生思维,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表现自己,他们的思路往往别出心裁.在数学活动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把一根铁线剪成4要剪几次?”经过画图思考,大多数同学得出:“要剪3”.其中一小组的同学提出:“我们只要剪两次”.就由该生上台现场操作:把铁线剪成两段,再把这两段重叠在一起,再剪一次就剪成4段了.这就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他们发现原来数学还蕴含着许多不定因素.灵活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本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知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说以后,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

(1)用人多疑,不会招贤;

(2)事无大小,亲自过问;

(3)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向思维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充分利用创造性和开发性的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猜测、操作、分析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