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管理之我见

点赞:7545 浏览:310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目的,以发展求生存,以人才树形象.在教育产业化的时代,在以人性化教育为本的教育模式中,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各级各类高职学校的首要目标.高职学生管理应与时俱进,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

关 键 词 :学生管理;以人为本;自我管理

近些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下,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学生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更有效地展开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将从近几年学生工作的一些经验中阐述一点观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通过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高职学生有了新的认识,高职学生有如下特点:

1.生长环境好,自我个性强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都是以“80”、“90后”的学生为主,独生子女占多数.一些城市中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从而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在校园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上课迟到早退、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对班级的活动漠不关心,任何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的生长环境与他们个性心理很容易发生矛盾.

2.理想破灭,自卑心理萌生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绝大部分是由高中考进,曾经为自己定下过远大理想和目标,但经过三年的苦读,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甚至与自己的理想目标相差甚远,由此导致心理失衡,自卑心理逐渐萌生.有的学生更是无法正视自己,甚至怀疑自己本身的能力,自暴自弃,不愿与他人接触,逃避现实.进入大学后,更是自由散漫,厌倦学习,消极对待,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3.思想放松,缺乏上进心

据我院近几年的新生入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学生进入到大学后就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没有了认真学习的态度.对待任何事情都比较消极,如:学习、活动、实习实践等,认为进入大学就是“修身养性”,学习不是重要内容,缺少紧迫感,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老师的要求也会当做耳边风,作业不完成、考试打小抄,甚至对学校的管理不屑一顾,我行我素.

高职学生管理之我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自身定位高,难以面对就业压力

多数高职学生不愿从事体力劳动,认为工作不体面,又辛苦又赚不到钱;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稍差,缺乏社会经验,从而形成了学生“眼高手低”的局面.有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不珍惜锻炼机会,经常是工作一段时间不满意就会更换新工作,这也是学生自身定位高的一个体现.

5.年龄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所在

18~20岁,正是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热情高涨,富有理想和幻想的年龄.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人际关系网进一步扩大,思维比较跳跃,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比较广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增强,并且对待爱情和友情更加关注.

二、寻找有效途径,加强高职学生管理

1.坚持“方法育人”,在管理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是要克服教育管理者以我为中心的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实践证明,搞好学生工作是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

(1)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大学生毕竟还处于学生阶段,在学校是受教育者,在大学阶段他们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特定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其教育和引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生管理者,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教育管理工作者一定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尽可能地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从社会需求出发尽可能地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在学生管理、教学教改,主要是课程设置安排上要给学生们留有充分的余地,充分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创造性,尤其是合理安排课程,注重实验实践的教学.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同学们进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并要以诚相待,在沟通中了解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

2.坚持“制度管人”,逐步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依法治国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可以说,在依法治国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单位,都在积极探索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理念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实行依法治校.可以说,实施依法治校,依法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应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规定,依照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各项权利和任务,真正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发可依,使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有更多的认同.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队伍带人”,不断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班主任和辅导员去做,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也应当以班主任、辅导员队伍作为主力军.这就要求班主任、辅导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当掌握必要的学生管理能力.比如,了解学生的就业方向,可能就业的企业文化,职业要求等相关知识.学校层面,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力争建立职业专家式辅导员队伍,以便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学生管理.采取的途径可以是派辅导员到行业进行、进修,也可以选聘从有经验的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在学生管理中引进职业管理模式.真正让辅导员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引路人.


总之,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挑战,只要我们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将“管理”变为“引导”和“怎么写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合理的方式,那么我们的学生工作将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