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点赞:3003 浏览:78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培养学生有问题问,新编物理教材特点之一就是增加大量插图.其中大多又采用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卡通漫画手法绘制,形式多样,在教材结构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事例,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学生只有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要我问到我要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内在推动.如:学重力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教育学生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问的习惯.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有疑但不敢问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有许多顾虑,总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错误或是大家都知道的,怕被同学讥笑、老师批评.因此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消除心理顾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居里夫人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锻炼机会.

让提出问题成为学习的习惯,教育学生对各种现象,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思考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小明和小华中午光脚走在海滩上,觉得沙子很烫;他们又到海里,觉得海水很凉.晚上,他们又到海边,却发现沙子变凉而海水却很暖和.学生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为什么中午沙子变热?而晚上沙子就变凉了?自然引出中午的变热是由于吸热,晚上变凉是由于放热引起的.思考并提出探究的问题:为什么在同样吸热时沙子的温度高而海水的温度低?在放热相同时沙子温度低而海水温度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热情.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兴趣、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设计问题本身,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器材细微处并比较,提出问题.例如《滑动变阻器》一节的教学中,实验前通过观察滑动变阻器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滑动变阻器有几个接线柱?(2)怎样连接它才起到减小小灯泡亮度的作用?(3)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什么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4)铭牌上标“20 Ω 1 A”是什么意思?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例如学习光的反射成像后,让学生把家里的金属勺拿来用作凹面镜和凸面镜观察,看到了放大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成像的原因是什么?又如在讲凝华和液化时,用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放到冰箱的速冻室里,一段时间后拿出来,可以观察到“霜”和“露”的再现,他们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手握铅笔探究压强,用一个皮碗吸在些玻璃上挂衣服或钥匙等来探究大气压的作用等.在此情此景下提出问题简单易行,学生兴趣浓厚.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 “自制杠杆”、“电铃”、“楼梯开关”“筷子提米”“水煮活鱼”等.,通过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深入探究的愿望.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二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赢,从而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赢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

三、启发学生提出有效问题,促进教学生成的有效性

有人说: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

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怎样)、若何(如果条件变了,将怎样)、是何(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的闹钟实验,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听不到钟声?怎样才能听到声音?通入空气后能否重新听到声音?声音靠什么来传播?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首先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承认学生有差异,但是并不是不加评论,教师应有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更有价值,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同时也可就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目标中的有效生成的一个潜在目标,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的生成.

总之,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