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点赞:13069 浏览:572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支撑素质教育的四大理论支柱,这里的“学会合作”,从教学的角度看就是学会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结构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体教师的合作探索方能解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关 键 词 合作学习;实践;探索

一、合作学习的特征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的本质仍旧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从我近15年的从教经验看来,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确实起过很大作用.合作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系统性?它是由许许多多具体的合作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的一个开放系统.认识和把握合作学习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主动与人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

(1)主动性.合作学习也是现代学习方式之一,而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因此合作学习也是有主动性这个本质特征.显然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不主动,不想学,合作学习是无法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让学生真正主动与人合作,把学习搞好.

(2)参与性.这是合作学习的又一个主要特征.合作学习和其他学习方式一样,同样需要学生的真正参与,参与到相互交流中去,参与到对问题的合作讨论中去,特别是当解决新问题遇到困难时,当某个新问题有许多不同深刻的见解、观点时,更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投入,相互沟通,平等对话,出谋划策,合作建构.正是这种师生全身心的参与,保证了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3)性.合作学习是一种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平等,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合作讨论时人人都有对问题发表看法的自由.课堂不再被老师所独占,黑板为师生所共有,大家围绕着主题,各抒己见,师生都可以保留各自的观点和想法,而不必顾及权威.


(4)批判性.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各抒己见.在这些见解、观点中不一定人人都对,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每一个观点,判断其正误.这里的批判性就是指合作学习者都以开放的心态来反复思考有价值的观点,思想和做法,使这些观点等经受怀疑,争辨,验证等一系列过程.特别是当自已的观点听到有说服力的、理由充足的反对意见时,能及时更正自已的观点.当反对意见理由不充足,没有说服力时,能够对自已的想法坚信不移.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重视,不少老师都在为合作学习构建更好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在谈到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令人鼓舞的变化时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一些老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我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尝试,下面是我的一些认识.

1.健全与完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

合作学习是以师生合作为手段的学习方式,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使人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显然以班为单位合作学习,在面向全体学生这方面多有不便.而以班级的四个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也和以班为单位一样有许多不便.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决定把前后两张桌子的四个学生编为一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就较好地解决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个问题.

“四人小组”是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分组的,每个四人小组的学生能力有高有低,成绩水平有好有差(组内异质).而全班的十几个“四人小组”之间的水平大到相同(组间同质),编排座位时,同一桌子的两个学生一个A类,一个B类,(我把学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称为“A类学生”,而学力较差,成绩稍差的学生称为“B类学生”),且同一大组的B类学生在同一列,而相邻两组的B类学生在同一过道的两侧(这样做便于老师分类指导,分层教学),而另一过道的两侧却是A类学生.合作学习时,奇数排的学生向后转就组成了一个“四人合作学习小组”.“四人小组”中要选一个责任性较好的A类学生为组长;负责按老师的要求布置自学任务并提出相应要求;负责本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分工安排;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探索解决疑难问题;负责本组同学学习情况的检查与评价.

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大大地促进了合作学习,保证了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这种做法既利于老师的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又利于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相互交往与沟通,保证了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2.讨论探究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前面已经说过,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常常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合作学习时,学生首先交流自已在自学中的收获与观点,一人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分享发言者的新思想,新观点,同时发言者也把自已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向其它同学请教,这些疑难问题有的通过互教互学可以解决,而有些则要通过小组讨论方可解决.

3.加强教学研究,是使讨论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内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合作学习就无法进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查清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制订解决问题的措施.下面举一例说明.

笔者在自已的教学中或在听别人的教学课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教师布置了讨论题,学生都默不作声.学生默不作声,讨论怎么进行?因此解决学生讨论时“沉默”这个问题,首先就得弄清学生默不作声的原因.据调查发现学生默不作声的原因千差万别,归纳起来,大至有:

(1)性格内向,怕羞,不喜欢说话.

(2)说不对时怕别人嘲笑.

(3)准备不充分,不知从何说起.

(4)受老师的影响.看到学生不说,老师往往怕教学任务完不成,就急不可待地自己“讨论”起来,这样,就在学生中留下一个印象:我说不说不要紧,反正老师你会说.

(5)自私心理.讲出来怕别人学会,超过自己.

(6)学习目的不明.不少学生认为:讨论发了言,考试时又没有分数加.

弄清了学生沉默的原因,就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如性格内向的同学让他和性格外向的同学一起坐,以逐渐改变他的内向性格;严禁学生嘲笑发言错误的同学;讨论前让学生充分准备,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思考后再发言;等等.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克服班级人数多且学生差异大给教学带来的困难;有助于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由于学生间的学习能力、信息资源的差异性,他们在课外的个人学习探索中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中,学生们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共同扩大词汇量和语言信息量,促进相互间的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使每个人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