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探寻

点赞:3651 浏览:108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00193)

[摘 要] 系统地记述了石学敏教授的学术 思想.在中医理论上,弘扬针灸,倡导正统,首次对14经脉361个穴位的功效主治进行 了系 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的理论体系,阐发经旨,明辨病候,科学地对十二经脉的病 候体系进行了破译和阐发,确立了治疗大法和针灸处方,发展了经络学理论.在临床上,倡 用"醒神"、"调神"法治疗急危重症,推崇泻血,祛邪扶正,选穴精当,讲究配伍,以神 统针,注重感传,针药合用,力求实效,坚持中西医结合,用夏变夷,融西贯中.

[主题词] 名医经验 石学敏 针灸学

Research on Academician Shi Xuemi ns Academic ThoughtMa Yanf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College of TCM,Tianjin 300193)

[Abstract] Professor Shi Xuemens academic thought was introduce d.In theories of TCM,he summarizes syst ematically efficiency and indications of 361 acupoints of the 14 channels and ves sels,perfects theoretical system of acup oint science,elucidates conception of ch annels,differentiates symptoms and signs ,scientically elucidates the system of s ymptoms of 12 channels,establishes thera peutic principles and prescriptions of a 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develops the theory of channels,Clinically,he uses p rinciples of "restoring consciousness"an d "regulating mentality" to treat immine nt and serious diseases,and has agreat esteem for purging blood and strengtheni 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path ogenic factors,Selects appropriate acupo in ts and pays attention to acupoint prescr iption,pays attention to needling sensat ion propagated along meridians,and bi nes acupuncture with medicines and insis t s on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 tern medicine.


[Key words]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Acup Mox Science

导师石学敏院士系饮誉海内外的著名针灸学家, 国 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院 长.他勤奋求实,博大精深,学验俱丰,尤其善于临床治病,善于用针灸治疗急危重症,广 得病家信誉.笔者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有幸跟从导师学习,亲聆教诲,受益良多.兹将 导师的学术思想胪列如下.

1 弘扬针灸,倡导正统

导师非常重视中医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尤其尊崇《内经》,他认为《内经》是中医学术 理论和原则的渊薮,要学好中医必先通《内经》.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研究《内经》,并 不断以新成果充实、完善自己的学术观点,且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去芜存真,刮垢磨光,发 皇古义,崇古而不泥古,是导师治学的一条原则.遇有疑难,他尤其重视旁征博引,反复推 敲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发扬光大,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关于腧穴功效主治,历代文献 对于腧穴功效主治的认识只是罗列了一些病症,而缺乏用中医理论对穴位的功效进行高度的 归纳和总结,以确立其主治证候.导师根据历代文献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首次对14经脉 361个穴位的功效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的理论体系.

又如关于《灵枢经脉》篇"是动"、"所生病"的概念,历代医家认识极不一致,聚讼纷 繁 ,各执一端.对此与真实再现发病症候息息相关并与针灸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导师 通 过对历代文献的反复研究,又结合大量临床研究,摆脱了诸家之争论,从更高的层次指出: "是动"、"所生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对十二经脉及其相联属脏腑由生理转变为病理 所产生的各种症状、体征、传变和转归的综合性记述,应包括病因、病位、发病缓急、病程 长短、标本、虚实、转归、预后.他将 "是动"、"所生病"的概念进行了具体概括.如 表1.

再如,历代针刺手法在刺激的计量方面概念模糊,欠乏规范操作,使得医生难以掌握, 并影响了临床疗效的提高.导师认为针刺手法的实施是针刺治疗疾病关键环节,自1981年以 来,在中风治疗的基础上总结了九种疾病针刺规律,首先提出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两次针刺相隔时间等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改变了历代针刺 忽视计量的状态,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新概念,丰富和发展了刺灸学.

2 阐发经旨,明辨病候

成书于两千年前的《灵枢经脉》篇是经络理论的基础,十二条经脉的主治病候是其中的重 点 内容,是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深奥难懂,历代对于病候的诠释 和阐发多"以字解字",使学习者很难领会其实质.导师认为:在针灸已成为世界医学一个 组成部分的今天,作为针灸发源地的中国针灸工作者,应该对十二经病候有一个确切而完整 的概念,还《灵枢》经旨以本来面目,赋历代认识以新的内容.导师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对 每一条经脉的病候群进行了剖析、划分,并与现代相关疾病进行了对照研究,科学地对十二 经脉的病候体系进行了破译和阐发,确立了治疗大法和针灸处方,发展了经络学理论.兹举 例以见一斑:对手太阴肺经的病候,《灵枢经脉》云:"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缺 盆中痛."《铜人》注云:"膨膨,谓气不宣畅也."马元台说:"膨膨肺胀者,虚满而 喘 咳"等等,众说纷纭.导师指出:"肺胀满",是病人的自觉症状,是患者的主诉,是指 憋 气、短气、动则气不够用."膨膨而喘咳",是形容咳喘时声音的洪亮有力,咳时面部青紫 ,喘则张口抬肩.这些气机升降方面的病变,主要是由于肺失肃降所致."缺盆中痛",缺 盆指锁骨上窝,是两个肺尖部,作为肺的发病,首先反映的是肺尖部,但也反映到下部,出 现胸痛,从经络学说讲,缺盆部虽为十二经之通路,然距肺尤近,故在剧烈而频频的喘咳振 动下出现缺盆疼痛.这组病候病因上为外邪诱发,发病急,病程短,其性质属热属实.临床 见于大叶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导师 相应提出以下治法.(1)咳嗽治则:宣肺止咳.选穴:①鱼际、太渊、列缺.②孔最、天 突 、尺泽.操作:鱼际直刺1寸,太渊直刺0.5寸,列缺逆经而刺1~1.5寸,孔最直刺 1.5寸 ,尺泽直刺0.5~1寸,诸穴均施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天突针尖与胸骨柄呈平行线直 刺 1.5~2寸,施捻转的泻法.以上二方可对证选用.(2)喘(急性期,属热属实阶段) 治则:宣 肺平喘.选穴:①背部大杼至膈俞华佗夹脊穴.②风门、肺俞部刺络拔罐.操作: 华佗夹脊穴均施捻转的泻法,刺络拔罐疗法以每罐出血量5~10毫升为度.对二方同时施 术.

3 醒神调神,拯救急危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导师在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结合西医学,立足于中医"神"的 学说而创立的治疗中风病的大法.导师提出中风病的根本病因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确立了中风病的治疗法则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在取穴上改 变了以阳经穴为主的传统配穴原则,而以阴经穴为主,取水沟、内关醒脑开窍,三阴交滋补 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并对所选腧穴的进针方向、针刺深度和施术手法等方面 做了重大创新,使之操作严格规范,从而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创立了"醒神""调神 "的学术思想.

导师认为:百病之始,必本于神,凡刺之法,先醒其神,神调则气顺,百病除矣.导师倡用 "醒神"、"调神"法治疗急危重症,疗效显著,取得重大突破.如,导师用醒脑开窍针刺 法治疗中风患者3000多例,治愈率达56.47%,总有效率达98.47%,用醒脑 开窍针刺法治疗 检测性延髓麻痹患者325例,治愈率达68.92%,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病窦综合征患 者30例, 治愈率20%,显效率63.3%,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抢救中枢性呼衰患者26例,抢救成 功率为50 %,存活率达25%.此外还将醒脑开窍针刺法用于血管性痴呆、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等 的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探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 推崇泻血,祛邪扶正

近世针灸医学渐有存毫针刺法和部分灸法而忽视九针中砭法的倾向.导师详研刺血疗法,如 《灵枢小针解》云:"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 也" ,《素问腰痛篇》云:"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而已""等横脉出血,血变而止"等等 ,指出刺络疗法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消痈散结、活血止痛、祛瘀除邪之功效,对于 表虚阳热,气血瘀阻,风毒疫邪所致之病症确有良效.只要辨证准确尽可大胆用之.导师对 支气管哮喘,面肌痉挛,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诸神经痛,软组织损伤 ,丹毒,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静脉炎,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应用刺络疗法.导师指出: 在临床治疗中泻血以祛邪,疏经祛风,务求其尽,单纯刺络法为血液自然流出,或稍稍挤压 针刺局部,往往瘀血留驻不消,贼邪伏而不退,用闪火罐造成罐内负压,可达血尽邪出,且 可控制出血量,以求疗效.导师的刺络术操作包括刺络术、闪火拔罐术.

导师运用刺络疗法,强调选穴配方.如对臂丛神经痛,导师治以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之方. 养老为手太阳郄穴,主治急性疼痛,天宗、肩外俞系小肠经穴,痛点多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之 所 过,取之可疏通经络,活血以止痛.导师治疗臂丛神经痛取养老、痛点、天宗、肩外俞等腧 穴.

5 选穴精当,讲究配伍

在针灸处方配穴方面,导师主张用穴要少而精.他在辨证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和运用正统的 配穴方法,灵活机动,力专效宏.导师善用特定穴,并化裁出其他配穴方法,现介绍如下.

5.1 善用特定穴 临床上如急性热病,肢端麻木,昏厥,常用各经井穴刺络放血,喘逆 气 急,多取肺经的郄穴--孔最,配八会穴中气会--膻中,咳嗽、喘急的呼吸系统疾病,多 取肺 脏的俞穴--肺俞和募穴--中府.导师十分欣赏"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观点,认为循 经取穴,远近相伍,是针灸治病的重要原则.

5.2 同名经配穴法 所谓同名经即手足太阴、手足厥阴、手足阳明、手足少阳、手足太 阳 等十二经脉的概括.这六对同名经在人体头面躯干上部交接联系构成经络系统上下联系的一 种途径,即中医文献中常提及的六经.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经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 ,在手足同名的两条经脉上各取一穴,组成"穴对"而应用于临床.导师常运用同名经配穴 法来组成不同的配穴处方.如:高血压、癫、狂、痫取两厥阴的内关、太冲,胁肋痛取两少 阳经的支沟、阳陵泉等.这种"穴对"精巧玲珑,圆机活法,为导师临床屡验不爽的常用处 方.

5.3 交汇经配穴法 交汇经配穴法即按经脉的交叉、交汇情况来配穴.某一病变部位有 数 条经脉交汇或某一病症与数条交汇经脉有关,都可按此法配穴.导师临床常运用此法,如其 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就是依此法配穴的.中风病的总病机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肝肾 阴虚".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达巅,故泻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之会穴水沟,调督脉、开 窍启闭以醒神安神,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的交汇穴三阴交以滋补肝肾、 醒脑开窍,且足厥阴肝经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汇于巅,内关为八脉交会穴, 通于阴维,属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泻内关以宁心安神、疏通气血.又如:髀枢部有足太阳 、足少阳经交汇,故临床髀枢部疼痛常取环跳配秩边、承扶、阳陵泉、承山.泌尿、生殖系 疾病多与任脉、冲脉以及足三阴经病理变化相关,临床常取气海、关元、中极,配太冲、太 溪、三阴交治之.

6 以神统针,注重感传

针灸治病,自古就强调"得气".《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气至而有效".气至何处呢 据《针灸四书》言"气至病所".在历代师传中,对如何才能气至病所,言及不多.笔者 3年来跟随导师查房,观摩导师的针刺手法,其手法独成一家,稳健、轻柔、有韵律,充满 灵活机动,循、摄、弹、旋、刮、震、颤,或慢如流水,或迅如闪电,潇洒自如,尤其是他 的凤凰展翅飞法更是惟妙惟肖,漂亮得好似凤凰在飞翔.笔者还有幸亲身体验了导师的针感 ,他进针手法快捷、轻巧、无痛,最奇妙的是进针的同时就有舒适的得气感.

导师指出:进针时既要遵循《素问针解篇》"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进针的姿 势必须端正,又要遵循《针灸大成》所云:"凡下针要病人神气定,息数匀,医者亦如是, 切不可太忙,又须审穴在何处等少待方可下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无痛与入穴的要求. 欲使针感直中病所,必须注意治神和守神,不断实践,历历不爽.现在导师在临床上"气至 病所"已成为必然效应的一项准则.其具体操作如下.

6.1 专心致志 针刺或艾灸时,按《灵枢终始》规定:医者应严肃认真,"必一其神 , 令志在针",必须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细心观察病人神气的变化,体会针下的感应.同时 令病人专心致志,使其精神高度集中,静心而意守病所,如此才能使医患之间心心相印,神 气相随,得神取气,提高疗效.

6.2 凝意治神 用针之际,必使患者凝意、精专而不散,乃可刺.即针刺或艾灸时,嘱 患者将注意力有意识地移往病所,守定不移,医者根据患者神气的变化,选用适当的针刺补 泻手法.怎样才能使病人神定而气至呢一是要用医者的双目观察病人的神态、目光,通过 医患间的目光暇接,使病人安定下来.二是要通过谈话减轻病人对针刺的恐惧和疾病的忧虑 等,使病人精神聚合,心情舒畅,神气内守,安静地接受治疗,然后进针.针刺时针尖方向 依病情而定,为达到气至病所,针尖方向应朝向病所,配合适当的手法,患者立即或逐渐出 现酸、麻、胀、重、触电感,有时还可能出现凉、热、痒、痛、虫行感、气流感、上下传导 及水波样感的针刺或灸治感应直达病所,医生手下可有沉、紧、涩的感觉,用手触摸腧穴周 围,可感到肌肉由原来的松弛变为紧张,有些原来因病而痉挛的肌肉可由紧张变为松弛,病 症立即减轻,某些久治不愈的症状也霍然而去.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效之 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6.3 密意守神 《内经》谓:"针已得气,密意守气勿失".针刺或艾灸时,出现经气 感 传,针刺得气后,病人应摒弃杂念,牢牢意守病所,以意领气,自然气至病所.此点至关重 要!若半途放弃意守,针感亦往往随之消失.此时医者仍专心致志于针端,手法亦和缓轻柔 、均匀绵软,才有利于针下神气不散.若手法快速猛烈,或骤然终止施术,其结果与病人放 弃意守病所相同,针感亦容易消失.当气至病所,病人感到病症减轻或消失时,方可停止施 术.此即《灵枢》"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亦即《灵枢终始》"气至乃休" 之意.

6.4 接经通气 若患者因个体差异或精力分散一时未能获得经气感传时,医患双方应进 一 步强化诱导,彼此配合密切,遵照《灵枢》"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的古训,或用后世 的"接经通气法",在同一经脉距离病所的近端,选2~3个穴位依次针刺,或用"以意通 经 广按摩法",在与病所相同的经脉路线上,循、切、扪、按,使其经气感传,"气至病所" 以获良效.此即《灵枢终始》篇的"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 神,气至乃休"之旨的灵活运用.

7 针药合用,力求实效

导师十分赞赏古代针灸先贤张仲景、孙思邈"针药合用"的主张.该主张源于"治其内 ,针石治其外"的原则.导师临症,遇疑难痼疾,也往往针灸药物并用.他指出:以药辅针 则十二经气血和,以针辅药则脏腑功能调匀,针药合用,则经络脏腑如被甘霖而无虞矣.例 如导师治疗中风病,常用针灸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同时又自配方研制成"脑 血栓片"以活血化瘀、醒脑通络、潜阳熄风,每收捷效.

导师擅长针灸治疗技术,对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亦颇有研究.他极力主 张《伤寒》、《金匮》及历代方药之书,习医者不可不学.药之理即针之理也,只有谙熟中 医内科杂病,方能成为优秀的针灸医师.他指出:"针药各有适应症,只有谙熟中医理论, 通晓二者之所长,临症时方能方寸不乱,施药用针切中肯綮".

8 用夏变夷,融西贯中

导师行医近四十载,他尊崇孙思邈"兼收博览、推陈出新、用夏变夷、恪守《内经》"的精 神 ,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风格.在他的学术思想中渗透了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思维 方式.导师的用夏变夷的学术思想的核心就是立足发扬光大中医的立场,吸收现代医学理论 要素,将其融入中医理论中.导师作为中医针灸专家,一贯坚持中西医结合以取长补短,在 教学与临床中,常与西医同道

切磋,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应用中医和西医两套理论和诊疗方 法会诊疑难病人,并从中汲取西医学的种种营养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了教学和临床医疗 质量,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主编了《中西医临床急症学》.

9 小结

导师精攻典籍,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集中外之萃,深入研究,著书立说,诸如,全国高 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第六版《针灸治疗学》、《石学敏针灸学》、《中医纲目》、《石学 敏针灸临证集验》、《中国针灸奇术》、《当代针灸治疗学》、《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 》、《汉英双解针灸大辞典》等.导师在中医理论上,弘扬针灸,倡导正统,首次对14经 脉 361个穴位的功效主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的理论体系,阐发经旨, 明 辨病候,科学地对十二经脉的病候体系进行了破译和阐发,确立了治疗大法和针灸处方,发 展了经络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上,倡用"醒神"、"调神"法治疗急危重症,推崇泻血,祛 邪扶正,选穴精当,讲究配伍,以神统针,注重感传,针药合用,力求实效,坚持中西医结 合,用夏变夷,融西贯中.导师以上述独特的学术思想启迪后学,每每令我们获益匪浅.

(收稿日期:20000627,齐淑兰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