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域下生学术失范的成因控制策略

点赞:4285 浏览:101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前学术失范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列举研究生学术失范表现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中理性选择和社会控制理论分析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深层原因,从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学术失范行为的外部监督等方面提出治理学术失范行为的举措,以期为从源头上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 ]社会学 研究生 学术失范 成因 控制策略

[作者简介]李亚非(1978- ),女 ,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秘书,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成华威(1973- ),女 ,吉林白城人,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吉林 长春 1301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及控制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H13188)、2013年吉林农业农业大学重点教研课题项目“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及控制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xjzd067)和2013年吉林农业大学党建课题项目“吉林省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67-02

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研究生招生规模,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学术界多是运用经济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或心理学理论等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进行透析和探讨,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理论视域出发,运用社会学关于学术失范现象及其社会机理的理论解释,重新审视学术界为人诟病的学术活动不端现象,从经验研究的角度对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进行分析,规范学术道德,以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学术失范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学术失范是指在规定的学术制度下,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为了达到自己预期目标而恶意违背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学术准则的不良行为.中国科学院于2007年2月26日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其中将学术失范界定为以下6种行为:在科学研究中有意做出偏离科研规范的行为;损害他人知识产权、著作权,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及其学术成果的违规行为;违背科学精神,违反相关职业道德同时利用他人的学术成果,学术检测设来来完成自己研究计划的不端行为;其学术研究成果从研究始末到发表期间或出版之中的学术失信行为;有意破坏他人的科学研究的恶劣行为;直接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经改造后当成自己成果的不当行为.作为研究领域的新兵和国家日后科研领域的高级人才,受社会不利思潮的影响,其学术失范行为集中体现在课程论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段落抄袭或实验数据的篡改方面.

二、社会学视域下研究生学术失范成因分析

1.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解读.理性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交叉影响的结果.其杰出代表为美国的詹姆斯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分为行为层面和系统层面: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结果中获得功利的函数,行动者在追求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其行动原则可以表述为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此为行为层面;如果双方秉承自愿且没有外在影响的资源,在没有一方受到伤害的前提下双方都获得最大利益,便达到一种状态最佳,这就是社会优化,即系统层面.

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是理性人以合理性行动追求效益量大化的结果.研究生在日常学术活动时会进行收益与成本比较.一般而言,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收益表现为在付出极少成本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课业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学位的授予等.其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直接成本,即实施学术失范行为的经济费用、心理压力等;其次是间接成本,即实施学术失范行为所花费的时间等;最后是实施学术失范行为带来的惩罚成本,如取消学位、公开批评及因此带来的不良影响等.由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是定量的,因此惩罚成本是决定学术失范行为实施的关键因素.

从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学位制度环境看,学生学术失范行为投入的成本仅为经济成本或道德成本,几乎没有制度惩罚成本.国家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件》中也只是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可以撤销.”缺乏像美国及欧洲国家那样完整的学术失范惩罚机制,使学术在付出较少惩罚成本的基础上,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尽管教育部社科司在2009年3月颁布《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要求“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机构,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等要根据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进行依法处理”,但一些高校为了维护学校的形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声誉,即便发现了学术失范现象也只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从制度层面降低了学术失范行为的惩罚成本.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即使被发现,其惩罚成本也远远低于实际成本,因此同辈群体中纷纷效仿,导致学术失范行为逐渐蔓延.

社会学视域下生学术失范的成因控制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基于社会控制理论的.社会控制理论应用于多个领域,最早应用在工程设计领域,后来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最著名的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此社会学术语,罗斯认为社会控制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统治,包括对意志层面的控制、情感层面的控制、判断层面的控制.社会控制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社会学研究的是广义的社会控制.从社会控制的本质看,具有普遍性与阶段性;从社会控制的方式看,具有统一性与强制性;从作用看,具有多重性与闭环性.它包括决策、实施、监控、反馈四个环节.

研究生学术失范是规范主体对研究生学术制约程度不够,控制手段单一,闭环性差造成的结果.当前,各高校基本采取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即纪律处罚手段,来制止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制定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但缺少非强制性手段进行价值观和正式行为方式的引导,没有发挥动态运作过程,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失范行为控制网络,见下图. 三、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控制策略

1.借鉴外国经验,多渠道开展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如乔治华盛顿大学通过自制研究生手册来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语言系从2000年到2008年研究生手册每年都进行更新.其中2007至2008年最新版的研究生手册第五章第九条就是关于学术诚信的规定.规定要求所有研究生都必须遵守学术诚信、严谨治学.任何形式的学术失范行为都是与学术界和乔治大学的科学研究理念相背离的.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有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学术失范)都将受到严厉的学术惩罚.惩罚类别为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不授予学位等.《芝加哥手册》是美国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是美国各出版社和学术杂志对稿件最常用的评价标准.此学术规范手册为作者、编者及出版机构对学术成果的学术质量提供了参考标准,对学术引文、学术成果规范等方面的规定比《学术规范》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加学术化.

2.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导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过程中,首先要帮研究生把好选题关,在选题时帮助学生弄清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术路线等.良好的开题才是对学术精神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其次导师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要“授之以渔”,使其在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上学会创新,学会用独特的观察视角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研究的新主张.从过程管理方面看,研究生导师应做好学生的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督促指导工作.答疑解惑,跟踪学生学术思想(观点)成熟的轨迹.最后导师要严把论文审查关,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完成过程导师要全程跟踪,论文校外评审只是研究生管理部门实施监管环节的一部分,难免会有所疏漏,导师对学生论文质量的高低最有发言权.

3.加强对研究生学术科技写作理论与方法的指导.“研究生作为科研领域的学术新兵,初涉学术研究领域后,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科学研究的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学术素养,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这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了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要求与撰写规则的讲解和指导,让研究生从入学伊始便了解到《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是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与要求的国家标准,并在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将其设为必修课程.通过与吉林省某高校部分研究生进行访谈得知,该校根本没有开始相关课程,学生对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相关知识的掌握多来自于导师宽泛的教育或同辈群体信息的传递,因此应在研究生理论学习阶段加大对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的指导和培训,并将其设为一门公共课,使研究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就有良好的学术素质,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4.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奖惩机制.从目前高校奖惩机制的实际情况看,奖的机制做得都非常充分,但却鲜有惩罚案例.要加大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研究生从事学术失范行为者的行为成本.根据不同的违规行为,视情节严重情况,照章及时给予研究生相应的惩罚,如吉林农业大学在《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中对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视情节轻微将分别给予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延缓答辩、取消相关奖项及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等学业处理,以期在研究生同辈群体心理中形成有效的震慑约束力,同时应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纳入法律监管体系,运用法律的强制性有效制约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杜瑛,刘念,冯小明.论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引导与规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

[2]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程孝良,倪师军,曹俊兴.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成因与对策探讨:基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

[4](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5]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阎光才.高校学术失范现象的动因与防范机制分析[J].高教教育研究,2009(2).

[8]朱彬,刘英辉,刘念.学术不端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