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留学时我们在什么?

点赞:3377 浏览:88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留学当然是为了接受国外的教育,而教育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有多少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有多少种教育理念.在斯巴达,教育被认为是极权政治的工具,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忠诚的爱国志士,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拥有思想独立、追求真理与自由的个体,个体利益优先,任何人不能凌驾于公平、公正与法律之上;在中国远古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将一套巫术礼仪传递给下一代,以保证整个部落或者家族的繁衍与兴盛.自礼崩乐坏之后,儒家教育思想经过几百年的沉沉浮浮,彻底统治中国几千年,直至近代.

留学帮助我们重塑思维方式

为什么我们总要向西方社会学习?似乎好的东西全在人家那里,我常想我们与他们的区别在哪儿?私以为,既然同为人类,人性上的差别自然不会很大,但就教育理念来说,东方和西方似乎渐行渐远.曾经读到过一位学者对东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很是在理,他评价说:东方是阴阳、迂回、螺旋思维;西方是线性因果思维.从教育的角度讲,西方的线性因果思维与东方的阴阳、螺旋思维对东西方后世的教育,影响是巨大的.

西方线性因果思维造就了西方教育重思维而轻背诵的教育传统.批判性思维成为西方教育思维训练的核心,也是创新的根源.因为后来者总是不断地去质疑那些前人声称为“真理”的因果关系.通过发现新的因果关系或者修补前人的理论,西方学术保持了它的创新动力,保持着革命性的或者是改良式的发展.

东方的螺旋、阴阳思维则塑造了东方教育重整体把握而轻逻辑分析的传统,重知识储备(后来发展成死记硬背)而不重思辨.人病了,西方人找的是因果关系,是什么导致了人生病,找到这个病的“因”,然后探索治疗的方法,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后成为一种医学知识.而东方人擅长从整体去分析,即认为人病了是阴阳失衡,要从找回平衡的角度去治病救人.中医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阴阳平衡之说.

当我们在留学时我们在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思辨产生了自然科学,而读背造就了书呆子.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教育通过逻辑、文法、修辞三个学科合起来,试图使人的所思、所说、所写都更加清晰和完美,使论证更有力量和说服力.儒家经典则以内圣外王(修身、治国、平天下)、毋意(拿证据说话)、毋必(批判式思维,不能非黑即白)、毋固(做很好的倾听者)、毋我(有同理心,不以自我为中心)、学而思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等教育思想来培养知识精英.

历史其实都是教育史

一直到西方工业革命前,东方教育思想似乎都优于西方教育思想,中国很早就实现了民族统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民族文化.而西方一直战乱不断,并没有形成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民族.从经济实力的角度讲,据说清朝康乾盛世时的GDP占据了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当时的中国之强盛不比今时之美国,后面的故事自不必赘述,读者都很清楚,近现代的一二百年成为中国的噩梦.

噩梦恰恰就是源于教育.其实在民国时期,我们的教育是亲西方的(主要是英美),有短暂的学术自由与繁荣期,也产生了不少学术严谨的大师.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耳熟能详.那时还是精英教育,教育对于普通人民大众来说是奢侈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是先照搬苏联老大哥,后多有模仿日本.教育的商业化是全球化的产物.

高考制度的恢复让人才有了输出的机制,可以进入到为社会出力的平台,90年代的扩招也让无数以前无法上大学的人圆了大学梦,新中国教育的成功自不必说.然而,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全球主要大国把建立竞争优势寄托于教育之于经济效益的无缝挂靠.这种挂靠使得大学越来越急功近利,人文社科等涉及到人类长远福祉的学科由于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逐渐被边缘化.曾经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人文学科被边缘化的一个生动例子.

改革开放30年一边到的经济建设为中心,一部分国人有钱了,生活也好起来了,能出得起国了,高等教育逐渐平民化了.但社会、学校、家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在给孩子们传递着笔者总结的十个坏的教育理念:1)功利 2)世俗 3)虚荣 4)自私 5)刻薄 6)僵化 7)不质疑能力 8)物质主义 9)肤浅 10)迷失.朱令事件、黄洋事件,一连串惨剧都与我们平日里所接收的溃烂的教育不无关系,我们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去反思.

剥开教育的内核,我认为应该给孩子们传递如下十个理念:1)好奇心 2)批判性思维 3)宽容4)悲悯 5)品味 6)诚实 7)同理心 8)爱 9)洞见 10)谦卑.

保卫学术,保卫我们思考的尊严

在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时代,中国大学的学术完整性几乎成了心照不宣的笑话.所谓的学术完整性强调的是学术上的道德,这包括远离学术欺骗与学术剽窃,保持学术高标准的同时也要保持诚实.在西方17、18世纪学术完整主要是对个体道德的约束,类似我们中国对君子的概念.

尽管中国大学里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然而,整个大环境使得中国的大学逐渐沦为工具,成为一个准官场,而非学术机构.特权思维与学术自由是一对冤家.学术自由的定义是:对任何观念、事实、未知的质询、传播和交流都应该受到保护,包括对权力与权威的质询.

19世纪,大学的出现改变了学术完整的定义.这个时期大学的老师们被要求必须教授和创作原创性的成果.学术完整性也从18世纪单纯对个体人的道德要求变成一种学术机构自律、从事学术研究之基本标准和要求.这样的一种学术自律让西方大学成为“活水”,即批判、颠覆、改良、创新不断.

我在英国读书最大的感受是,西方的学术作品几乎没有“水货”,只要是正规出版的读物(特别是学术类)书里总有作者原创性的思考.同时西方人著作的严谨性也让笔者印象深刻.我在西方大学写的第一篇论文导师批注最多的便是Who said this?换句话说导师是在问出处,或者叫论据.在西方大学,只有有了学者已发表的相关方面的学术作品来支持你赞同的观点,你的论证才有力量,否则便是弱的甚至是失败的.个人经历和观点不具备太强的论证力量.

西方的学术完整性迫使学生不得不读(主动读书的毕竟是少数人)大量的相关领域的作品才能生发出自己的思想.所以对于很多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你的论文是否能够考试及格的关键点是导师通过你的参考文献就能判断出你读了多少书,读了多宽、多深.对于那些在国内不读书,写论文基本靠复制、粘贴的学生来说,开始的阶段是非常痛苦的.


当然,还有一套惩罚机制来保障学术完整性的实现.如果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别人作品的行为就会被学校开除学籍,并且毫无人情和后门可讲.因此国内学生在出国前务必要真正搞懂西方的学术完整性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