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型人才培养链

点赞:3082 浏览:88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虽然高校近年来进行过大量探索,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本文统筹考虑了本科、硕士、博士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对构建科学、系统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链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 :高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链

作者简介:孙志明,男(1972.09-),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我国高等院校更是承载着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能够通过相应的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进行过大量探索,总结出一些各具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但在现有的人才培养链中,本科教育、硕博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之间往往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战略性的考虑,各行其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来说体系是不完整的.因此必须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核心目标,统筹考虑本、硕、博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在遵循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指导思想,探索出一条高效、科学、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链.

一、建立完善两种机制,引导、支撑创新人才培养

1.完善学分制等学习激励机制

高等院校实施学分制,能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虽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逐步实行学分制,但由于条条框框太多, 教学管理机械呆板,学分制没能贯彻到实处,学生还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个性去选择专业和课程,学分制流于形式.高校应通过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推行较为自由的选课制,实行重修制与弹性学制,逐步实施学业导师制、学分绩点制等学习激励机制,将有利于学生实现学科交融、专业互通、文理渗透,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2.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传统考试以记忆性知识为主,答案是标准化的,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这种考试与评价方式忽视对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改变长期以来唯分数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学生评价应从注重共性转向发展个性,从知识测验转向多种能力测验,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应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具备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等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和手段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以及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实验、设计、调查等手段,从而促进学生开放个性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使评价体系成为创新教育的外在着力点,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其导向功能.

对于考评中突出的创新型人才可以通过免推、保研、硕博连读、留学等方式吸引、保留在本校.这即有利于吸引优质生源,拓展了生源途径,又对引导本科生、硕士生积极从事创新研究,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二、针对四个研究型学习阶段,采取措施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实现三个教育观念的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转变;从讲授型教学向研究型学习转变;从单一学科背景下“专业对口”培养向以学科交叉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培养转变.研究型学习,是面向问题的学习,不是为掌握知识而学习.不同阶段的研究型学习驱动方式可分为兴趣驱动型(本科阶段根据学生研究兴趣)、导师驱动型(以导师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切入点)、平台驱动型(博士研究生依托“985”工程、“211”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等构建)、就业驱动型(本硕博毕业生竞聘高校科研助理岗位)等.


1.本科生培养阶段

本科生培养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主要由通识教育、研究训练、集中实践三部分组成.

(1)通识教育,宽口径培养

本科新生录取时按照学科大类入校,大学低年级注重双基教育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加强课程的基础性和广博性;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减少必修课程,跨专业设置大量不同学科的选修课,加强文、理、工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同时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多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将更加有利于个性发展.如本科新生研讨课,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和自主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思维或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大学生研究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本科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专业课程设计及任务、学科竞赛、试验室探究课、综合论文训练等环节,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教师的研究小组参与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浅入深地接受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高校应鼓励和资助优秀本科生自主提出原创性的科研项目,并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经过学校专家组验收合格的项目,教务部门可为其颁发成果鉴定证书,其项目组成员可以根据项目申报时专家认定的学分当量,申请2至4个创新学分,并可替代选修课学分.通过引导并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科研训练,可以更多地了解和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3)集中实践教学,强化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环节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手、脑配合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技能.借鉴斯坦福大学将硅谷作为本科生实习、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的做法,加强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展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型实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培育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为本科生未来的就业、创业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链中的重要一环.

2.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

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主要有分类培养、创新实践平台、联合(交流)培养三部分.

(1)两种类型分类培养,创新要求侧重不同

目前培养研究生的类型大致分为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两个系列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位论文的要求上都有各自明确的定位.学术型硕士主要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以研究性的课程体系为主.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能力,是博士生的主要来源;应用型硕士要着重体现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业能力,课程设置则侧重于应用技术基础.学位论文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采取项目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

(2)创新实践平台,提高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就是创新实践.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通过立项方式启动了研究生创新中心计划.高校可以申报建立各类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或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实习基地,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建成开放性创新实验室等共享科研平台,面向所有学生.研究生以学科和导师为依托组建创新团队,通过平台选拔出优秀创新研究项目,并给以资金支持.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申请进入相关的创新实验室,在实验室专家和技术支持小组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创新实践.硕士研究生在平台下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创新活动中,突破个人思维框架,在创新实践中认识创新,激发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不断创新中提高创新能力水平.以清华大学和重庆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3)联合(交流)培养,创新合作机制

实施研究生的跨校联合(交流)培养,学生可以跨校、跨专业选课,学分互认.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开阔了其研究视野,拓宽了知识结构,实现资源共享和促进学科交叉,还避免了一校之内本硕连读造成的知识结构单一现象.通过“合作导师制”还可以吸取对方培养单位学风、教风和研风之长,凝聚双方优势,实现双方研究生思想上的启发和碰撞,促使其迸发出创新智慧的火花,为合作性科研提供了新空间.

而研究生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更是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生产部门的紧密结合.研究生选择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作为研究课题,通过高校良好的智力资源和实验条件进行技术攻关,产学研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使研究生的开发创新意识更加强烈,科研思路更加开阔.

3.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

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主要有学科前沿课程、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培育三部分.

(1)学科前沿课程,针对性强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本着“少而精”原则,以创新为目标,充分体现“拓宽基础,追踪前沿”的思想,增加学科前沿、交叉的内容,增加方法论课程、研讨型课程,注重传授进行科研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博士生个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优化培养方案.也可通过前沿学科讲座等形式,强化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训练,将创新能力所需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与课程学习配套起来.

高等学校型人才培养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学术交流活动,激发创新热情

通过举办或组织博士研究生参加博士生学术论坛、国内访学、国内外学术会议(尤其是国际性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能够创造条件锻炼博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为博士生科技创新搭建起学术交流的桥梁.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可以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和研究成果共享,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热情,从而迅速聚焦,找准方向,做出创新成果.

(3)学位论文培育,管理严格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科研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设立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等方式,培育并奖励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如北航制定的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计划.按照分级申请、年度考核、择优支持的原则,支持具有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的博士生,结合其在研课题,进行高水平的创新研究.

三、构建一种学术环境,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形成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可以使大学生从一开始介入科研工作就养成热爱科研和学术的习惯,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创新实践平台为依托,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自主创新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科技社团活动,如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为龙头的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学校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研究生暑期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积极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知名人士及一流高校优秀导师开设学科前沿讲座、学术报告,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还可以举行创新型人才科研成果校内宣讲、巡展,以统一版式汇聚并展出各培养单位科研成果、创新成果的新亮点.

通过建立两种机制、采取四个阶段措施、营造一种环境,构建了一套具有系统性与持续性、多样性与适应性、多层次与渐进性等特点,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链,使学生在高校学习的全过程都置身浓厚的研究氛围,产生探究的兴趣,经历多层次的创新实践,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在不断做出创新成果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