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的机会成本

点赞:15198 浏览:682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试图将Spence模型运用于硕士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上,并从机会成本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本科毕业生“考研热”这个现象.试图得出对于能力低的劳动者而言,当机会成本变成沉没成本时,攻读硕士学位不是其最优选择的结论.也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导致的劳动者的激烈竞争中说明很多本科毕业生并不是“自愿”攻读硕士学位的.

【关 键 词 】硕士研究生,Spence模型,劳动力市场,机会成本

0.引言

从经济学的角度,教育被看成一种投资.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而今对这个问题的大量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社会学、教育学的角度.但考研热这一现象归根到底应该是一个经济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近年来的国内相关理论情况如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叶建亮及其导师金祥荣教授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教育信号可寻租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甄别—兼对“文凭热”和“文凭高消费”的一种解释》,即从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寻租的投入获得特定的教育水平是,会造成教育信号的扭曲,结果导致教育水平对应的求职者能力水平会不断“缩水”,进而引发雇主对求职者受教育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结果导致分离均衡时的教育水平不断上升.[5]而经典的信号发送模型(Spence模型)是在不考虑信号本身是否存在扭曲的情况下讨论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均衡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熊倪娟、赵东辉及其导师施祖麟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人的流动渠道—对“考研热”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此文引用中华英才网的薪资调查数据,运用成本—收益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明瑟收益率等多个指标,衡量继续接受硕士教育相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较优势.[4]北京理工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骆珣、杨樨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经济学解读》,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受教育程度成为个人能力信号的原因,按照斯彭斯对信号的定义出发,解释了雇主选择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雇员能力的信号的原因;第二部分—基于能力信号的雇主与雇员收益博弈模型,给出一系列检测定,得出雇员的最优战略依赖于雇主的战略;第三部分—发送能力信号的成本效应,得出若攻读学历职位获得优越的工作不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是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和社会福利损失.[6]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佳君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范式解读“考研热”》,文章主要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系统行动的内部分析”的个体主义方法,建构起社会学的一种解释范式,得出不管是从自身、拥有的资源、利益(目标)、社会规范取向的角度,考研都都是一种理性选择.[3]


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模型,Spence思路十分直观: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人获得教育的成本是不同的,高能力的人获得相同教育水平的成本要低于低能力的人.雇主不能直接识别求职者的能力,但利用其获得的教育水平来识别.只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按照受教育程度支付的薪水差,就会自动促使高产出能力的人去获得一个教育水平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一个高的薪水,而低能力的人只能接受一个低教育而获得一个低薪水.[1]

本文主要是围绕目前国内出现的“考研热”的现象,利用Spence的模型来说明能力高的人和能力低的人在本科毕业时关于考研和就业怎样选择才是自身最优的选择的问题展开讨论的.

1.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劳动力选择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这种教育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教育增加了个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作为结果,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第二,完成一定的学业本身也表明个人具有相应的能力,如相当的智力水平或学习能力,此时,教育更像是反映个人能力的一种信号.[8]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门槛的降低,当硕士学位越来越容易获得是,硕士生不在像以前那样吃香,用人单位也开始怀疑某些硕士的水平来.此时,受教育程度这一信号之所以能够起到区分不同能力的作用,关键的原因是高能力者能更轻松的获得文凭,也就是获得文凭的成本低.

s表示求职者接受的教育程度,劳动力个人承担接受教育的全部成本.企业根据受教育程度来推测求职者的能力(生产效率)并提供相应的工资棕,工资被视作受教育程度的函数:

棕=棕(s) (2.1)

这里的检测定涉及两个决策主体.首先是个人,他选择受教育程度,其次是企业,企业决定工资方案.此时,需要找出这个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发送的可能均衡,该均衡要求给定对方策略的情况下,双方的策略都是最优的.

检测定1: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高能力本科毕业生给企业创造3.5单位的价值,占本科毕业生的比例为p;低能力本科毕业生给企业创造2单位价值,占本科生毕业生的比例为1-p.

“考研热”的机会成本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检测定2:本科毕业生的受硕士教育的成本由本人承担.这一成本包括物质成本,如机会成本,还有可能包括非物质成本,如学习本身可能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负担.检测定低能力本科毕业生与高能力本科毕业生获得硕士学位的成本分别为:

cL等于s (2.2)

cH等于0.6s (2.3)

两类劳动力的效用分别如以下两式所示,都取决去工资和受教育成本:

uL等于棕-s (2.4)

uH等于棕-0.6s (2.5)

很明显,给定一个受教育程度(大于零)与工资的组合,即给定s,棕,高能力的劳动力获得的效用必定大于低能力劳动力.

接下来我们考虑本科毕业生通过接受硕士教育而发送信号,使企业认为自己是高能力,从而得到较高的工资的情形.这就涉及到Spence的信号发送模型中的混同均衡的问题.

混同均衡是指在均衡状态下,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人所选择的可被观察到的指标的最优水平是相同的,因而委托人不能通过该指标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人.在这里,混同均衡是指无论能力高低本科毕业生选择硕士教育的一种均衡状态.此时企业难以凭借硕士文凭来区分两类劳动力,只能按硕士生的平均生产效率提供工资.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