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非计算机类生计算机课程设置

点赞:26513 浏览:1204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笔者根据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经验,以我校为例调查分析了农业院校非计算机类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如何将计算机灵活运用处理农业专业知识提出一些建议.

农业院校非计算机类生计算机课程设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 :农学 研究生 计算机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76-0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计算机在农业管理、科研数据处理与分析、农学情报检索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农业现代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因此,如何适应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农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尤为关键.笔者在对我校研究生计算机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农林院校经验及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校农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育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1.我校农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校人才培养体系以本科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现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基础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生生源以本校各专业学生继续深造为主,少数来自山东、西部等地区部分农业院校.


1.1 我校农学研究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

(1)部分学生计算机水平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应用.

虽然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本科阶段开设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但是我校新入学的部分研究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浏览网页以及简单的文档录入,还达不到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以及Word,Excel等常用应用软件的能力.结合现阶段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以我校部分研究生计算机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为基础,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2)学生在各专业领域以计算机为媒介对农业科学试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农、林、牧等各专业研究以大量试验数据为基础,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配合各类专业软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能迅速从中提炼出各种有价值的结果,极大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我校研究生在科研处理数据仍采用传统原始的分析方法,以植科专业为例,如果能熟练掌握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的生长发育及其形态,能够极大提高研究包括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及模拟机制等的效率,从而对作物栽培指导、作物生长机理研究、栽培措施优化等实施给予有效指导.

(3)计算机检索、网络文献检索成为获取知识的捷径.

Inter应用的快速发展给信息提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学生通过检索获取学术信息,对所得信息的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根据自己学习、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思路,将各种信息进行重组优化,从而达到信息激活和增值.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进行检索,但是使用特定的网络搜索工具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4)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重要指标.笔者查阅了部分我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发现对常用软件缺乏熟练掌握是造成论文撰写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1.2 我校农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育现状分析

(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我校研究生以本校各专业学生继续深造为主,少数来自山东、西部等地区农业院校,各个学校教学深度和难度的不同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之前就熟悉计算机基本组成,熟练掌握使用各种办公软件,了解专业软件,具备了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能的条件.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计算机较少,对常用的Word,Excel等软件不能熟练掌握,对各自专业常用的分析软件更知之甚少.

(2)我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不足.

我校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与选修课程.参看我校部分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以果树学专业为例,将计算机编程(语言)设置成选修课,学分2.0,也有些专业并未开设计算机基础或与之相关课程.

1.3 与其他院校的比较

针对不同层次院校,以临床兽医学专业为例调查如表2.

2.我校农学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课程设置建议

2.1 针对不同专业开设公共基础课

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安排相应的计算机课程.以各专业应用为导向,将计算机知识细化,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文化、文字处理、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开展了教学,实施模块教学.各院系应与计算机课程教师多交流沟通,使教师充分了解专业特点,结合专业制定计算机课程大纲,将专业应用渗透到计算机教学中,不仅使计算机教学怎么写作于专业,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应用能力.

2.2 重视实践操作环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学生检验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知识融会贯通,实验实践操作环节必不可少,也不容忽视.我校目前正在筹建的计算机信息中心将为研究生开展计算机教学提供有利条件.计算机信息中心教室可以实现教师授课与学生上机练习同步进行,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利用多媒体讲授理论学习,同时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在实验实践中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授课内容在机器上能够实时操作,避免学生盲目实验,缺乏理沦指导的情况.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验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3 注重学习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软件

把握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趋势,教学过程注重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结合各学科特点,设置在科研活动经常使用的特定软件学习的应用型课程,掌握农业科学试验数据分析的计算机科学工具,让研究生在实践科研中不仅以专业知识为指导,还能以计算机处理数据,最终得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试验成果,也能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综合素质.

2.4 采取新的考核方式

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建议采用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在计算机上按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的这种考核方式.我校的本科生计算机课程就是采取题库机考方式.实践证明:同笔试传统方式相比,题库机考更有助于学生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的提高.

3.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认为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设置,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际科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将计算机技术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在专业领域综合运用,是全面提高农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