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型建设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改革

点赞:6562 浏览:221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党的十八大隆重召开,2020年中国成为创新国家的目标已成为执政党的意志与实践而昭告于世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尽管国家科研权威部门宣示:每年中国培养的工程师数量高于欧美日印的总和;尽管我国在航天、深潜等领域正在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我们不能不认识到,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技术的创新能力.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的起飞基本上是仰仗着廉价劳动力、争夺国外低端产品销售市场而获得的.而中国产品的技术支柱大多是西方现存的东西,其加价能力也极其有限,有“8亿件衬衣才换一架空客380”一说.中国科学院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农业技术落后于美国整整100年,工矿业与西方的差距则在50年左右;中美航空发动机差距落后30年;类似航天登月的项目,至少也落后30年;就连奥运金牌也是因调动举国之力而赢得的.中国之大,人口之多,除了最近莫言获文学奖外,理、化、医、经等领域至今尚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些事实,不能不引起人们反思.


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是创新国家建设战略的主导方向,是由精英创新转变为全民创新的必由之路.

关于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人们已经说了很多.其中一个要害的问题就是:提升创新能力的主体——高校,仍然普遍缺乏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2011年,在中国研发经费已达到8600多亿元、科研论文发表频率节节攀升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难以看到整个高校系统创新能力的实质性改善.原因只有一个:体制不改,创新难成;机制不改,创新难兴.而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蜕变:

提升创新能力,必须真正回归高校的本位.所谓本位,就是教师的科研、教学要回归到培养优质创新型人才的本位上来;就是要把教师以及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中心任务定位于创新;就是要稳定规模,以提高教学质量、重视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就是要做到师资队伍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并重;就是要重新优化内部教育资源,调整融合内部学科结构,因势部署教育教学改革.一句话,就是要去除影响学校提升创新能力的各种庞杂因素.

提升创新能力,必须改革高校评价机制.“发论文,评奖,拿科研经费,评职称(学位)”的评价机制套路已经严重误导了创新的方向,束缚了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因为,创新是不可预知的,一个创新性的科研项目也许三年五载也出不了成果.短期性的考核,重复性的论述,诱导师生热衷于短期行为,严格说来是人才使用过程中的犯罪,甚至是对人类乃至教育创新事业的反动.最准确的评价标准,只能是研究成果在其所属的领域是否不可缺失.

提升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高校科研成果与应用领域的衔接.虽然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在科技应用领域还有很大的差距.重大项目的突破,依赖于“制”固然必要,但更多科技的创新,还得仰仗于各个领域的“各个击破”.如果高校的许多研究做出来以后就束之高阁,或者说在研究之初就与实际脱节,很多执掌科技投资的官员们也并不以科技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实际贡献为衡量标准,而只是满足于所投入的项目能给领导交出一份表面光鲜的答卷.那么,高校的“创新”成果可能就只会出现在职称(学位)评定会上,而对国家的创新、复兴于事无补.

提升创新能力,必须实施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制度创新.对于政府官员们而言,进行制度创新总要冒险的,也总会有他们斤斤计较的改革成本.更何况,高校制度的创新,牵涉方方面面,以邻为壑、各自为政、利益既得的现象十分普遍;而高喊创新口号,启动重大项目,加大政府投入,设定量化标准,则总能生产出“太空漫步、蛟龙潜海”等领导人可见的重大成果、专利报表和论文清单.对于散落在各学校之中的创新萌芽,则往往会在“数理统计”、“资历审核”的过程中夭折.因此,采取强势政府发展模式的高教群与经济体,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要求参与创新资源配置决策、弱化强势政府的倾向.这一现象的出现只能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相辅相成.

高校型建设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校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改变传统思维方式,提高全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创新水平,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从而提升国民经济素质一举两得的领域.高校定位的回归,评价机制的矫正,研发应用的衔接、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相距甚远,但已经时不我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