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人文情怀现状的探究

点赞:5856 浏览:213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从目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入手,讨论学生重技能轻素质的问题,提出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使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带动整个校园文化,促进研究生整体人文素质.

【关 键 词 】人文素质 培养目标 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外国语言文学类之英语文学方向研究生人文情怀的培养”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17-02

我国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有二十多年了,高校近几年纷纷提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下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对硕士生的培养方案,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数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对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多以学术研究型为培养目标.近两年研究汉语言文学的学者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随后又有学者,如唐资(2010)提出了“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精神培养”.近年人们对人文素质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对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研究相对较少.

一、人文情怀的概念

在西方“人文”指的是人类脱离野蛮状态,在文艺复兴时又摆脱神学束缚,到近代又追求精神和物质的全面发展的逐步进步的阶段(王芹萼,2007).中国的“人文”的概念始于《周易》的贲卦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人文”一词的最早出处.这里面把人文和天文并列来治理天下,相当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科学的思想和人文的精神作为我们文化教育的核心体现.

当今作为最高学府的大学校园,大学校园里生活的大学生们、研究生们他们的人文素质状况如何,特别是以理工和医学为主的院校中文科研究生他们是否具备人文情怀呢?

二、高校人文素质的现状

在浮华的世间大学不再是纯净的塔,在这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观念依然盛行,学生忙着过级考证,高学历成为一些人寻求工作的一块敲门砖,学而优则仕的砝码,学生关心着课程是否通过,学位是否能拿到,严谨求学,创新独立,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越来越少.又有多少人会远离尘嚣,独居一偶,反思反省,探求生活的意义与根本,接近自然,与内心对话,关爱他人,寻求精神的升华?在此其中那些选择文学道路的人似乎任重道远,他们如何能靠自己所学,影响他人,感动他人,提升自己,让学子感受心灵的慰藉,感受大学的精神,视乎肩负了与其他学生更多的责任.

高校生人文情怀现状的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文素质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学校

目前高校里“重应用轻基础、重技能轻素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十分突出,使人文素质的教育面临被冷落的局面.近日,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污吏危害更大.”这段话被参会嘉宾上了微博后,迅速被转发3.5万次(2012年5月3日《中国青年报》).而我国古代《学记·大学》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Alexander M. Schindler 在他的名篇Two Truths to Live By中写道:“将爱倾注到一座房子上,你便会拥有一个家;将正义赋予一座城市,你便拥有了社会;将真理灌注到一堆砖瓦上面,你便拥有了一所学校;将信仰灌输到一座最简陋的建筑物上,你便拥有了一座教堂;将公正注入成千上万人的努力当中,你便拥有了文明.”这里面告诉了我们生命和学校的意义,是真理之所在.

2.学生

到大学毕业季,各路大学生争相晒遗憾,“没谈恋爱”竟然排第一!(2012年6月搜狐新闻).学生们拍摄诸如“露腿毕业照”,复古、造型、搞怪各类“最牛”毕业照,新的创意层出不穷.其中本科生居多,但研究生也有类似情况,这里面可以肯定学生追求个性,但是也会让人们觉得有失体面,甚至低俗.强调“人文”是强调以人为本,弘扬人性,甚至个性,但是人文素养却需要修炼,正如谢定国所说:“基本层的人文素养主要表现为珍惜生命,有同情心、羞耻感、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愿助人,有一定的自制力,做事比较认真 等言行得体且优雅,有魅力,对艺术有较高的悟性等.”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工具化,学生的文、史、哲知识匮乏.有学生称“高考那年可能是我这辈子文化水平的巅峰”,不禁令人吃惊.

三、人文情怀培养的方法

研究生教育中应加强基于人文素质的教育改革.在思想上,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教学生科学的人生观,思想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以人文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与人文情怀的培养结合在一起

“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一种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李国涛,2006).在就业的压力下,许多高校把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得不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缺乏文化底蕴,不能在传播中西文化上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没有对文化的批判性思考,知识的迁移能力差,最终无法适应社会的多重要求.

2.课程设置中的人文知识不可缺失

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课程尽管从短期来看不像技能课那样拿来就用,用上就能产生可见的实用价值,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会对一个人的人生和幸福指数产生深远的影响.退一步讲,我们培养的科学家也不能成为Frankenstein,他们的成果更不能成为The monster(怪物).理工和医学的研究生如此,文科的学生人文知识更应当丰富多彩.作为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我们将除学位课外拟开设英美文学、美国文学研究、英国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方法、英美文学流派、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美国经典文学、英国经典文学、英美现代派诗歌、英国十九世纪小说、美国十九世纪小说等.从各个层面多角度让学生学习研究西方国家的文学内涵,汲取文化精髓,对学习的主体进行人文素养的思辨性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