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高校生教育的现状与

点赞:4867 浏览:159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地方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着生源不足、学习与科研情绪不高、导师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发展地方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对策主要是:提高学位“含金量”,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造就学术名师,提升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提高管理者素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关 键 词 】 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发展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197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0706人,而到2010年已达53万人,是1978年的近50倍,研究生招生年均增长12.97%;特别是1999年之后,研究生扩招的比例连续几年保持在26%以上.[1]目前,全国拥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96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481所,[2]部委直属普通高等学校98所,拥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为383所,占培养机构总数的48.1%,占普通高校总数的79.6%.可见地方普通高校(本文所指地方普通高校指非重点院校)已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力量及组成部分,而如何确保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3]

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及层次的限制,将面临的“生源、经费、体制、模式”等方面一系列问题,目前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发展其高校的培养作用.

一、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

1.研究生生源严重不足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研究生总体综合素质的急速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4]与重点高校相比,普通高校的研究生的生源已经严重不足,特别是西部的一些普通高校,相当数量研究生学位点的学生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导师人数比学生人数还多,出现一些导师连续几年招不到学生.比较严重的情况是个别学校的个别学位点出现了报考人数0人的情形,研究生招生调剂比例非常高,个别专业甚至调剂也未能达到原定的招生计划数.

2.研究生定位错乱,学习、科研情绪不高

随着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加,加之我国80后、90后独生子女比例的大幅提高,学生的思想状态差异很大.[5,6]有的学生志向高远、目标明确,思想成熟,学习动力充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逐渐提高;而大部分研究生的上研的目标只是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很少有关心自己研究方向问题的.广大考生努力准备,报考所谓的重点院校,普通院校则大部分学生为调剂生,而找到好工作,高校的名气及专业实力强弱,则成了学生选择考研学校考虑的首选了.为此,普通高校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应付,想的是如何可以“毕业”获得“学位”,从修课程到撰写学位论文都是被动型学习,就连导师督促也起不了作用,大多数研究生将时间投入到了家教、、娱乐、交友、找实习单位实习、联系工作,给导师干一些横向科研项目的杂事等方面,没有想着为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谈不上为研究而“献身”.


3.研究生导师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地方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导师数量问题还不突出,主要的问题还是研究生导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地方普通高校大多以本科教学为主,相当比例的“教学型”教师都有导师资格,科研型教师较少,这部分导师在受学校重视本科教学指挥棒的影响,对科学研究缺乏兴趣,有的导师可以几年不主持一项科研项目,不发表一篇本学科的科研论文,而仍在招收研究生;有的导师因为学校条件限制,申请不到课题,把学生“放羊式”管理,其对研究生的要求则也就是能毕业而已,更没有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再加上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培养投入不够,缺乏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其研究生培养情况则可想而知.

地方普通高校生教育的现状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研究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4.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当前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都以教学为主,对研究生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对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不足,对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措施;在导师的遴选方面,个别学校的一些学位点,教授、副教授是当然的导师,忽略了导师应具备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学术水平;而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入调研,一些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合理,院系学术委员会的讨论仅限于形式;最为重要的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7]一些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还不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规范.一些学校没有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有的也仅为形式而已,甚至是毕业答辩后补的;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对导师同意提交答辩、专家评审、答辩组答辩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对其权利与责任义务没有规范,留下了研究生“抄袭”事件滋生的土壤,更有些文科类的研究生认为他们的论文就是“Ctrl+C”与“Ctrl+V”,其学术创新性则无从谈起.

二、提高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对策及发展建议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未来十年是普通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普通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应结合区位特点、发展实际、比较优势,进行科学定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全面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实力[8-10].

1.提高学位“含金量”,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首先,地方普通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地域特色,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优化学科总体布局和学科结构,建设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要在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同时要打通课程,实现共享共建,避免重复建设.要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端正学生的上研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机制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次,应更加关注研究生的就业问题,要充分调动学院、学科和导师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就业工作.只有提高自身的培养能力,培养的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科研能力强,就业顺利,自然报考该校的学生就多,从而也间接解决了生源难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11].

2.造就学术名师,提升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

“严师出高徒,名师育英才”,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质量.要充分重视导师队伍的建设.研究生导师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核心力量,要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力的研究生,构建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课题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赋予导师更大的自主权.可以借鉴一些重点院校采取的导师负责制下的团队培养模式[12,13],主要思想是责任教授统一负责下的导师负责制,实行的是团队指导,课题选择、科研进度、论文质量由各团队统一把关,在导师出差的情况下,责任教授团队下一名老师要对学生负责,这样有问题、有困难可以得到及时解决,也便于及时了解研究生的课题进展情况.

3.提高管理者素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要使一个系统稳定而又有活力,必须输入动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动力.而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关键是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人

(下转第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