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助教参与基础医学实验课教学的管理模式

点赞:12046 浏览:477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迅猛发展,研究生助教参与医学实验教学,目前已成为国内许多医学高等院校师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体制.但由于起步较晚、未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与国外某些先进大学相比,在助教的管理及培训上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现结合国外大学的先进的管理经验,深入探讨我校研究生助教参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

关 键 词 :研究生助教;实验课教学;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11-02

“基础医学”源于“实验医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19世纪以来,医学实验为人体发育过程的生理学现象和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可靠的、更为直观的依据.基础医学所涉及的课程体系庞大,基础医学实验更加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应用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98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高等学校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的试用办法》,提出为适应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和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聘用研究生助教担任部分教学工作,大力推行研究生助教参与本科生教学的制度.研究生助教(Teaching assistant)是研究生教学助理的简称,研究生在校攻读高等学位期间,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受聘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辅助工作,如教学准备、作业和考试的评定,实验准备及指导等.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若这一培养制度的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法得当,必将在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及研究生能力培养上得到双赢.下面以我校等国内研究生教学助理的管理现状为例,结合国外一流大学的先进管理经验,探讨研究生助教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一、研究生助教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尤为迅速,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临床医疗水平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较为优秀的研究生也逐步纳入到我校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及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更优化的管理研究生助理的教学过程,已成为我校,特别是我教研室高度重视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教学助理”的目的不明确,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包括我校虽然逐步将教学助理制度纳入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并以学分的形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学校及教研室更多地关注教学助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作用,而往往忽视了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忽视了高等院校最终应以教书育人为基本出发点[1].就研究生本身而言,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制及就业形势下,更多地关注导师课题进展、毕业论文设计等科学研究工作,有余力者甚至会参与一些社会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另外一部分在导师的要求下参与到实验课教学的研究生,往往也很少能意识到教学助理工作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真正意义和内涵.

2.岗前培训组织及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提交申请成为教学助理的研究生,虽然在本科阶段系统学习过基础医学理论及实验操作,但授课本身作为一门艺术,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及学习,并且医学实验过程涉及器材准备、试剂配制和调试仪器等工作,更加需要相关部门组织严格的岗前培训并且对培训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成绩合格的研究生方可承担教学助理的工作.反之,如果研究生助教不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助教岗前培训,不仅不能起到帮教、助教的作用,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甚至会损坏实验器材,干扰实验课的正常进行,失去本科学生的心理信任,使其产生抵触情绪,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缺乏鼓励政策,能动性不高.教学助理大多是为了缓解导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担任的课余工作,当然除有积累学分的因素在内,一般占用学生个人的工作及课余休息时间,应该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管理机构应按其教学数量及质量给予研究生一定形式的酬劳.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立专项经费及基金用于研究生助理的工作报酬,大多是根据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费或研究生培养经费情况,由导师酌情分发给研究生一定的“工资”.因此,教学助理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心理及物质补偿,缺乏工作动力,主观能动性不高,更谈不上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的管理模式

教学助理这一概念借鉴于美国哈佛大学,相继被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公认为培养研究生教学能力的重要模式之一.并且这些国外大学在教学助理的管理及培养方法上不断地推陈出新,积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优秀经验.

生助教参与基础医学实验课教学的管理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基础医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以学生为本,设立专门助研管理机构.许多有经验的国外高校,如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都成立了专职的组织机构,称为教学中心(Teaching Center),统一规划、集中组织管理教学助理工作.中心包括10~20名委员会成员,分别来自大学不同院系,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在不同领域探寻提高教学助理的各方面能力[2].在实际工作中,教学中心还有意培养他们在教学的科学和艺术上更加自信,更具创新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类机构不仅在管理工作上能发挥自身优势,还能充分实现教学助理的价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教学中心的主要任务除对教学助理进行岗前及定期培训外,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教学质量,按照考核标准计算学分和工资分配.目前国内大学大部分并未成立专门的教学助理管理机构,研究生助教的学习管理由研究生学院负责,教学任务却由各所在教研室下达,这就容易造成研究生助教的管理和职责分配之间的矛盾和漏洞.

2.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国外先进大学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管理和组织研究生助教的日常学习[3,4],使研究生产生浓厚的自主学习兴趣,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开设周工作坊(Weekly Workshops)、教学研讨和咨询,举办基础教学研讨班,推行现代教育技术,提供教学资源支持,发行教学指南(Teaching Guideline),开展暑期课程与教学设计比赛(Summer Teaching and Course Design Competition),运用教学成绩单[4](Teaching Transcript)等,其中多种有价值的模式值得国内大学去借鉴.开设周工作坊,指的是学期内每周开设形式灵活、针对性强的教学讨论会,教学助理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和不懂的问题参加适合自己的讨论专题周,请教教师和专家教学顾问以及通过相互之间探讨,提高教学能力和兴趣. 我国目前的教学助理管理,虽然从助教申请承担助理工作到教学成绩评价体系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整个工作流程基本是由研究生向导师提交助教申请,或者口头表示希望帮助导师分担教学任务,在未经过严格系统的岗前培训或者随堂听取导师的课程后,即可直接参与教学.导师在助教教学过程中完全放手,没有全程跟踪及监控教学过程,使助教成为“主教”,更无从考核和评价教学成果的好坏.纵使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聘用助理研究生担任医学实验课教学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在某种程度讲,聘用教学助理在个人的专业知识、责任心、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格修养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同时,以我校生物技术系为例,大大地减轻了我们对本科生开放实验室的劳动负担,这样实验室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学习,再次,如果学校方面成立专职管理机构,有效利用研究生良好的资源,再加上管理方法灵活,不仅盘活了实验室资源,更提供了研究生教学实习的优秀平台,真正做到学校、学生和教师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