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应用型生信息素质的教育培养

点赞:21121 浏览:949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信息化战争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阐述了构建信息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创新信息素质教育模式、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与环境等方面内容,以促进研究生学员军事信息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 键 词 :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培养;信息素质

作者简介:杨志标(1978-),男,河南许昌人,军械工程学院训练部,讲师;阎伟东(1982-),男,河北石家庄人,军械工程学院训练部,讲师;刘保成(1961-),男,河南信阳人,军械工程学院训练部,副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16-02

信息素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应用、信息修养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信息素质教育可以教会学生自主地重构自身知识体系.[1]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装备的高速发展,以及军队院校人才培养任务转型进程的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已成为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军队院校作为军事人才的教育训练基地,加强应用型研究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对于加快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提升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研究生信息素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军发展结构和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高素质军事人才与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紧密结合才能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要迎接信息化战争的挑战,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信息化战争形势的新型军事人才,而作为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军队研究生教育培养而言,并不能完全满足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现有学科专业设置上,通用学科仍占较大比例,围绕先进信息化装备、联合指挥作战等方面的课程和专业较少.

多数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军官集中在科研院所,而投身部队一线岗位的高层次指挥与技术人才较少,尤其是指技合一的军事信息人才.

现有培养体制致使很多研究生专业性较强,但对其他专业的知识了解很少,尤其缺乏对信息系统作战需求的研究,难以适应未来联合作战的需要.

因此,围绕信息化建设,探索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特点,着眼于提高中高级指挥和技术人员在部队作战、训练、管理方面的应用和应变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高层次、综合型信息人才已成为军队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加强研究生信息素质培养的策略分析

为有效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在院校重视、导师引导、学员自学的三项原则基础上制订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和较为成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形成相对配套的信息化教学条件和机制,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教学的针对性,重视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强化学员的专业技能和信息素质能力.

1.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构建信息化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有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系列课程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文献检索和计算机知识能力的培养,还包括信息修养、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依托本单位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特点,借鉴地方院校推行培养机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扎实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科学制订本单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宏观构建培养方案.即,以学员发展为基础,在突出联合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尤其要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人才信息素质的培养,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根据学习进程开展分阶段的全程式信息素质教学.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学科的重要性,以应用为目的,将信息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培养计划和怎么写作体系之中.要突出信息素质培养要求,充分利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研讨成果,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模型进行优化完善,形成具有强烈信息特征、体现浓厚军事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型.

其次,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在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要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科学制订课程标准,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因此,在课程开设方面,把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学科课程体系,在学科教学中落实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2]紧紧围绕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岗位任职需要,精选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员的信息技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收集教员、学员对课程教学的反馈意见,在确保培养方案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每三年根据教育发展形势对课程体系进行审查整改,提升研究生课程的整体水平.

2.积极探索创新信息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教育模式是指在成熟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3]军队院校可以根据军事训练的发展变革和自身发展的特点优势构建创新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积极加强军队院校与部队的联合培养模式.军队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而部队是军事信息人才展示技能的平台,只有院校和部队通力合作,开展双向教学,实施全程培养指导,才能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院校要通过组织研究生学员参观见习、部队实习、参与演习等形式了解部队现实需求,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以便为部队提供更好的怎么写作.还要加大军地联合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力度,委托有条件的地方高校为部队培养信息人才,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知识技术和专业人才密集的优势,把依靠军队力量与发挥地方优势统一起来,形成融军地院校、部队于一体的信息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积极探索应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如:针对研究生学科专业多、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实施小班化、案例化教学,精讲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双导师制,聘请部队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和技术员对研究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实践,开拓新的研究思路和领域;开设虚拟实验和模拟训练课进行模拟仿真教学,把计算机网络训练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并积极推行网上考核,强化网上综合对抗演练;拓展空间开展野外综合训练、综合演练;“走出去”参与高层次的科技创新设计交流活动、科技制作竞赛等,切实提高学员信息素质能力. 3.抓好优质导师队伍建设和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

改善导师队伍结构和院校教学条件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的基本保证.

首先,优化导师队伍建设.一是严格遴选、聘任导师机制,从参加过具体实践的专业教员中精选优质师资力量,将教学科研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员安排到教学岗位,重点培养一批教学名师;二是提高导师各方面素质,导师完成从理论型研究到应用型研究的转变,处理好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关系,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和课题,紧跟国内外军事领域变革,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授能力;三是要加强具有丰富部队实践经验同时有一定学历层次的中高级军事人才的引进,要促进院校讲师以上的教员去部队带职锻炼,合理分配军事型专家与专业技术型导师及综合型的导师所占的比例.[4]

其次,加强信息化教学应用环境建设.要建设适应实战需要的实训场所和教学设施,跟踪技术发展,把最新的装备投入教学一线,为学员“现实学”与“虚拟练”创造“战场”;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条件,确保学员一人一机,方便获取资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支撑;搞好网络资源建设,网络的拓扑结构合理,信息节点全覆盖,信息站点资源丰富,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优质资源的更新、共享;搞好图书馆建设,建立研究生专用信息检索室,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另外,还要不断改善导师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使导师能潜心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

4.加强研究生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员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到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效果.

作为院校而言,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情境式教学,创设有利于学员自主建构知识的情境过程;组织合作式学习,发展学员的主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在合作交流中加强学员对知识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促使学员自主学习相关主题的资源.还可以在不违反军队条令条例的前提下赋予学员充足的时间自由度和宽广的空间自由度,使学员能够自觉增强信息意识,逐步提高自身信息素质,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军事人才.

作为学员,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方式整合,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主动参与每一个信息素质教育过程,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媒体去学习,更好地提高对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力,促进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5.建立健全研究生信息素质评价体系

对于军队研究生信息素质的教育情况,信息素质的评价是动态的,主要是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评价的重点是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熟练掌握了信息知识与技能,是否具备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院校要本着客观性、科学性、完整性的原则制定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评价标准,构建信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找出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院校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结束语

面对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情况和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的新要求,军队院校要主动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形势,全面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工程,把研究生培养目标基点瞄准部队,以适应部队当前需要为牵引,以能力提高为关键,加强院校与部队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培养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岗位任职需要的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以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