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效教学案例

点赞:27045 浏览:1282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自教学活动诞生以来,有效教学都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随着学习的深入,课堂对于研究生有着不同于本科生的内涵.教学的质量和研究生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本研究对T大学2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研究,并对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教学改进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的发展.

关 键 词 :有效教学;研究生;访谈法

作者简介:郭琦(1988-),女,山西寿阳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黄欢(1988-),女,辽宁大连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59-03

一、研究的意义

有效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教学是复杂的、灵活的、发展的、变化的,探索研究生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实践质量和存在问题等,在实践层面将会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教学产生推动作用,在理论层面上也将丰富有效教学的理论建构,充实教学理论内容.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有助于实现教师文化的创造,更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研究生的有效教学的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质量和科研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的理论背景

1.有效教学概念界定

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姚利民(2001)提出,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这一定义基本概括了大多数有效教学的界定和说明,本次研究也主要是以此定义为依据进行研究工作的开展.


其他学者也从其他方面出发对有效教学进行了界定.J. M. Broder& J. H. Dorfman(1994)和C Kyriacou(1986)从学生主体出发,认为有效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好,促进学生的学习.台湾学者林进材和欧阳教则从对教师的要求出发,认为有效教学指一个教师能严守皮德思提倡的教育合价值性、认知性、自愿性规则,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功能.还有其他学者从教师课堂的教学行为和策略的角度来界定有效教学的概念.

2.有效教学的判别标准

与有效教学的概念界定一样,不同的学者对于有效教学的判别标准也不完全统一,但综合各家学者的观点,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以此,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并针对投入与成效的判断:

(1)教师熟悉和热爱学科内容与教学,并善于激励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创造能力,愿意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

(2)教师对于学科内容和课程的良好组织与有效交流,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即教学量和进度、提供的信息.

(3)教师掌握好提问的难度和认知水平,提问后的回答以及应对学生的各种反应等,给出积极并正确的反馈.

(4)评分公正,教学平等.

(5)适当的学习结果和有用的反馈.

三、研究的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取

为了较好地了解研究生的教学情况,本着便利和有效的原则,本次研究抽样选择了22名T大学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访谈.这22名研究生分别来自机械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7个不同的学院,达到了一定的覆盖面,研究具有普遍性.

2.研究方法的选取

本研究主要选择半结构式访谈法为主进行研究,并配合非正式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实物观察法等.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由于有效教学对于个体学生的特殊性,如果使用单一的量表等量化研究方法,研究者无法深入了解个体学生的情况.

(2)主要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是因为半结构式访谈根据访谈之前制定的题目和大致范围允许研究对象自由回答,没有统一问卷,并且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可以一边访谈一边形成新的问题,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方便更深入地了解.

(3)非正式访谈主要用户在访谈研究对象时如果研究对象过于紧张或者再访谈过程中没有回答完毕的备选方法.

(4)观察法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并随时进行记录和分析,这些都对于研究者积累第一手资料很有帮助.主要分为课堂观察法和实物观察法.实物观察法主要是了解研究对象课前预习、课上笔记、课后作业等实物类的教学成果.

3.研究的工具制定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工具为访谈提纲.根据有效教学的概念与内涵,本次研究主要依据教学过程的时间作为问题的划分标准,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题目内容的设定.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是否有预习材料和预习任务?预习工作如何(内容、强度、时间等)?受访者是否满意?

(2)课中教学内容如何(内容、强度、课堂氛围、授课方法等)?受访者是否满意?

(3)课后作业任务如何(内容、强度、与课程配合度、完成时间等)?受访者是否满意?

(4)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如何(总体评价、对以后的学习、生活、科研的作用)?

4.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中对22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每次访谈持续半小时至1小时,每次访谈整理录音资料得到5000~20000字的转录资料.对每份转录资料进行精简并筛选,进行案例撰写,共得到访谈分析材料31000字左右.

编写好的案例素材标出有意义的内容,并针对每一类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找出相同或相似答案的原因.如果是相似的正面答案则记录并找出发展方向以及还可以适用于哪些教学过程,如果是相似的负面的答案则记录并找出这些问题的主要症状,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尽可能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就编写好的案例材料,本研究针对课前、课中、课后几个方面提炼出几点被访谈者普遍的回答,并挑选其中能够反映有效教学问题的回答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如下:

1.课前

(1)预习任务的必要性.访谈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认为,老师安排预习任务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高上课效率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有同学说,“我觉得还是挺有必要安排预习任务的,因为这样能提高上课的效率,也能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而且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也有挺大的帮助,至少知道应该怎么用这个理论做研究.”

大部分受访者的老师都会布置一些预习任务,有同学表示“基本上每节课都有一些预习的作业.有的时候就算没有课后的作业,老师也会布置预习作业.老师觉得预习很重要.”但是也有少部分老师“一般不安排预习任务,只有个别几门课程的老师会安排提前阅读英文文献”.

有些同学的课前预习通常都很充分,在课上以及课后的学习效果都很好.有些同学虽然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任务,但是自觉对自己提出高的要求,主动提前学习,也表示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2)预习任务的合理性.大部分同学表示预习任务的负担并不重,大多是阅读文献和阅读课本或是查阅相关的资料.

不同的老师对于不同的课程布置的预习任务也不太一样.“专业课差不多都是要看一些时政热点或者自己查找一些相关的文献,不过一般老师不会太认真地去查大家是不是回去都做了(预习).很多课程都是老师自己找一些材料提前发给我们,让回去看.这种情况可能就要在上课的时候让大家讲讲有什么感受啊,或者上台做报告之类的.”

针对英语课,某位同学特别强调了英语课预习任务的内容,“对于口语课,老师会在前期让我们准备一下有关下节课的话题.比如说,快要检测期了,老师会让准备有关检测期的话题,这样的话我们会提前查阅一些材料,准备一下表达语,以便上课时候交流.对于书面课,老师会提前告诉我们下节课讲哪一篇课文,首先我们要提前学习这篇文章的生词,同时还要熟悉这篇文章,了解这篇文章的意思,还要熟悉这篇文章的结构.”

2.课中

(1)课程教授内容的有效性.大多数同学表示,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教的内容都过于注重理论和书本知识,有些脱离实际.有同学说“老师一般就是讲常规的东西”,也有同学说“要是具体来说的话,专业课老师一般都是主讲理论概念、引用和分析案例、好一点的中英文文献解读分析、给一个话题或者主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或者学生对一些主题、文章做课堂PPT汇报.大概就是这样几种方式.”

有的同学表示,部分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有独到的地方:“一些课上老师也会偶尔请专家学者或者其他老师来客串一下,讲些他们自己与这门课有关的研究.”

有些课程也摆脱了老师一言堂的局面,如:“有一两门课我记得就是课堂讨论比较多.还有一些跨学科选修课,小组类型的互动在课上特别多.还有就是几乎每门课的老师都会要求我们上台做PPT报告,我不知道这个算是作业还是课堂活动.”

(2)课堂气氛以及师生互动.对于课堂气氛的整体而言,同学们大多数不是很满意,并希望课堂能加入更丰富的元素,突破教学场所限制,多元化发展.

多数同学认为,大部分课堂上的气氛比较沉闷.“平时课程大多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机制比较僵化;教学安排无非是讨论、个人汇报,辅之以计算机设备;教学形式无创新,对我的影响也比较少.”这些同学认为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大学甚至是高中的教学形式相比创新很少,自己受益也较少.

也有部分同学表示,一些课程的教学方法十分轻松,比如政治课:“老师可能也怕内容太枯燥大家都不爱听,课堂中间总是穿插播放电影、纪录片之类的内容,稍微能够改善一下课堂气氛.”“老师讲课的方法方式还是挺轻松愉快的,有时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有时讲一些励志的故事,还有心灵鸡汤什么的.”

就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有些同学表示气氛活跃的课堂就会吸引更多的同学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但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沉闷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最沉闷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会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没有任何互动.“互动比较少.可能与学习内容有关,口语练习比较少.有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当堂写个小练习,然后当堂讲评,这样的话互动就比较多,学生有的时候也会评价一下同学的内容.”所有同学都表示自己的学习效果会受到课堂气氛和老师关注度的影响,并且有时较为明显.

3.课后

(1)课后作业的必要性.同学们都同意专业课后应该留作业,并认为作业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夯实了自己的基础.“不得不承认的是,做作业是在研究生阶段最扎实、最好的一个学习过程.因为这个时候你要自己上手做了,就只好把平时都没兴趣看的、没弄明白的都再学一遍,起码能明白个七八成.要是没有这些作业,可能我们很快就连曾经学过什么都不知道了.这些作业对专业上的学习和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对于公共课而言,同学们就认为某些课应该布置,某些课不应该布置.比如,公共课中的英语课等需要通过作业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但是,同学们都认为政治课不应该布置课后作业.

生有效教学案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业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课后作业的合理性.对于课后作业的作业量,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普遍反映作业过多,有同学抱怨“我也快被好多作业积压在一起折腾疯了”.这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老师布置的作业如何高效地让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巩固,这需要老师们科学合理的安排.

文科类的学科大多数作业都是以论文的形式提交,理工科类的学生则是通过其他方式.

有些同学抱怨各个科目对于作业安排的时间不合理,大多在学期中或者是学期末布置或提交,各个作业容易形成扎堆现象,导致作业质量下降.但是也有同学表示,自己能够从学期初开始就合理安排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的作业,并按照计划完成,各科的作业都可以有效合理地完成. 4.总体评价

对于教学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同学认为在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相比得到了更好的老师的教导,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老师的知识水平都比较高,有些老师比较有前瞻性,会找一些比较前沿、新鲜、实际的话题和项目让我们去做,大部分老师态度更加认真负责.”“研究生的课堂规模更小,我们专业就十几个人,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比本科时要多一些,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

大部分同学对于教学的不满意主要缘于课堂教学缺乏实践,过于注重理论.“总体来说,对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程不是很满意.老师上课多是概念理论,有点脱离实际,实践动手的机会几乎没有,属于纯粹的理论教学.而且上课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单调乏味,学生如果不感兴趣,很容易自己干自己的事.”

也有同学对于教学的考勤制度、教学设备等方面提出了自己不满意的意见.

五、结论

有效教学的内容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也包括教师和学生,也包括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方面.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教师的特殊性,有效教学也有着特定的含义.

但是,多数课程的有效教学还是有很多共同的特点.针对这次得到的访谈资料以及对于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本研究得出了几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进的方面.

内容上,增强对意义的强调,并增加趣味性.有些同学在访谈中提到并不知道某些课程内容是否应该学.并且表示很多内容有些枯燥乏味,学习缺乏积极性.

增进师生交流.国内课堂多数时间几乎都用于教师的讲授,课堂上学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被讲授“霸占”.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教师应该更多地与学生交流,以学生为主体.

增强课堂作业的高效性.例如,有些理科老师认为只有练习覆盖了所有的题目类型,学生才能掌握好知识点.有些文科老师认为,只有把每种论文形式都练习一遍才能真正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

注重对学生长久的培养.很多老师只是认为这门课一个学期结束后他的任务就完成了,却忽略了一门课对于学生今后各方面发展的巨大影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不仅是一门课上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影响学生人生发展的人.教师应时刻端正自己的态度,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