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圣人品质对生个人道德修养的

点赞:27345 浏览:1225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道德经》作为先秦道家的重要典籍,以区区五千余字构建出一套玄妙圆通的道之学说,不可不谓之奇.而在这五千余字中,“圣人”这一字眼共出现31次,分见于26章,可谓高频词汇.本文将以《道德经》中相关的论述为材料,解读老子所谓圣人的品质,并且兼谈对研究生个人道德修养的启示.

【关 键 词 】道德经;圣人;研究生;道德修养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之圣人,为其道治说的一种寄托.同时,他也通过圣人的品质与行为表达出了对于行道治治天下的统治者的一些期望与要求.

一、《道德经》中圣人之品质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及的圣人有诸多品质,这些品质也是其道治观念的具体表达.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不仅是老子人生哲学的主题,更是其政治哲学的根本思想,这一思想要求通过统治者的自然无为达到国家的无为而治.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原因就在于人们的过分,法令的繁多,知识的追求和讲究虚伪的仁义道德.” [1]在《道德经》中,作为行道治之圣人,自然无为是其最根本的品质,因为其可以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然而,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对待事物顺其自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干扰其发展,即“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因此圣人以无为来作为其修身治国的根本原则,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处于一种自然的和谐之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国家安定,而且可以使自身的功绩永保不失.

2.抱朴寡欲

朴,本意指未经加工的原木,老子用以比喻人的单纯自然的境界,因此抱朴即保持人的单纯自然的一种状态,这种人既具有朴德.老子常用婴儿比喻这种具有朴德的抱朴之人,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十章)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六章).圣人作为老子思想的施行者,就如同婴儿一样,同样具有朴德,同样为抱朴之人.

老子绝非一个禁欲主义者,而是一个寡欲主义者,因而寡欲也成为其心目中圣人的一个必备品质.“故与其设设种种方法以满足欲,不如在根本上寡欲,欲愈寡即欲愈满足,而人亦愈受其利.” [2]一般认为,人的可以分为自然之欲与人为之欲,如下表所示:

而纵观《道德经》则不难发现,老子极力反对的是人为之欲,而并不反对自然之欲,如其所说“饱其腹”之言论,即不反对自然之欲,因为满足人的自然之欲是保持人自然之性的根本所在.作为圣人,其只是“为腹不为目”(第十二章)而已,因此,圣人也并非无欲,而其欲在于饱腹即满足人的自然生理需求.与此同时,圣人并非纵欲,因为圣人之欲并“不为目”,即圣人不以声色名利为.圣人的寡欲这一品质是其自然天性的一种流露,因此非但没有破坏朴德,反而更是顺从朴德的一种表现.

3.爱民乐施

在先秦诸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对统治者要爱民这一观念都极为重视,但其爱民思想大多不是统治者的一种内在品质,而是为了王位的稳固刻意而为的.但真正的爱不是表面的东西,真正的爱民也不是仅限于物质方面的,真正的爱民要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以民之心为己之心,这种爱民才是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在这“爱民”一点上,《道德经》中作为统治者的圣人做得极好.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圣人何以能“无常心”?因为圣人早已具有自然无为的品质,因此他不会刻意地以某种是非标准给一些人或事物下定论,因此他可以做到“无常心”,即没有成见.圣人何以能以百姓心为心?因为圣人认为天地之间人或物是没有本质差别的,圣人与民都是一样,因此心也相同,故而可以“以百姓心为心”.正因为圣人有这样的品质,才出现“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的这种君民和谐的场面.《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虽为全书之总结,但从其中亦可窥视出圣人的乐施这一品质.所谓“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已与人已愈多.”(第八十一章)老子认为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七十七章)因此《道德经》中作为统治者的圣人并不追求有余,而是将己之有余施于民以补民之不足,并且这一举动完全出自内心的真诚而非有所企图.故而圣人的这一品质上体天道,下和民心.

二、圣人品质对研究生个人道德修养的启示

研究生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其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首先,该阶段的学习是对以往数年学习经历与学习成果的梳理与总结;其次,该阶段的学习是对未来个人发展的定位,个人科研能力的积累.《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比之而言,研究生阶段应属于修身阶段.故而研究生个人的道德修养极为重要.在这一点上,《道德经》中老子所谓的圣人及其品质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


第一,少私寡欲,应常思贪欲之害

当代社会是一个极具诱惑性的社会,很多人在名利的诱惑下原本正确的价值观极度扭曲,做出诸多离经叛道之事,最终沉沦为物质的奴隶.研究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作为一个尚未定型的社会人,对于社会的认识尚不甚深,对自我的约束力尚不甚强,因此最易犯贪欲之戒.首先,从经济角度讲,研究生比之于社会其他阶层尚属于较为清贫的群体,甚至完全是“无产阶级”.同龄人或工作或从商,都已开始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而研究生则要继续扮演其寒衣学士这一角色,这样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从而不能专于术业而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心驰神往.其次,从事业角度讲,当下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研究生就业前景亦不乐观.随着研究生的扩招与社会需求的下降,这一群体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也不再是职场上的精英阶层.因此许多在校研究生便整日忙于跑关系,找工作,这样便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实践当中,从而使学业荒废.再次,从婚姻家庭角度讲,年轻的研究生都已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对情感或的需求也最为强烈.但现实处境与学业任务并不能允许他们实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便耐不住终日只以青灯黄卷为伴的寂寞,从而将诸多心思花于谈情说爱,甚至纵情肉欲.而这样做的代价便是学业荒废,青春虚度. 面对上述这诸多问题,我们不能不警醒.在这些问题上,老子眼中的圣人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品质.《道德经》十三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攻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此取彼.”由此可见,过多地纵情于外界的物质的东西不仅对人的自我修养无益,而且有诸多害处.因此圣人之欲,仅为饱腹,即只满足人的自然生理需求而已.对于研究生来说,只有做到“安守于道”这一点才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修德与治学之上,才能够修其明德,成其学业.

《道德经》中的圣人品质对生个人道德修养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德修养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第二,善下不争,常修为学之德

研究生学习阶段不仅要学思结合,更要知行合一,即不仅要以学为重,更要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从某个角度可称研究生为亚社会的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根本上讲,研究生仍是以学为主的学生.因此,作为研究生,便不可避免地要处理自己与老师,与同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学业的精进与生活的和谐.研究生需要保持谦虚的心态,以敬事师,以诚待友,不以自我为中心.按老子所讲,即要做到“善下”.《道德经》中说:“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六十六章)《道德经》又说:“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第七十二章)由此可见,尊重别人,不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美好的品行.因此,研究生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摈弃自我中心主义,尊师重道,敬业乐群.

当代社会热衷功利的思想无处不在,这使得原本纯洁的学术界也染上了诸多功利的诟病.比如学术良知缺失,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等.而研究生教育考核中对于论文发表数量与层次的要求也使得不少研究生沾染了这一恶习.须知这已不再是学术不端,而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良知的缺失,甚至会触犯相关法律.所以诸如论文抄袭这种现象,作为研究生不得不反思.正直不争是圣人的一种美好的品行.作为研究生,有必要将这一品行用于自我道德修养中,以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与学术良知.

第三,自明谨慎,常怀律己之心

作为研究生,对自我的准确定位是其参与学术活动,完善自我道德修养的前提之所在.研究生肩负着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社会责任,并要以此来实现自身价值,推动社会发展与民族振兴.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我们要做到“自明”.按照老子的观点,自明就是要善于发现自己的自然悟性之光,恢复自我之“明”,从而正确认识自我,使之不受后天外物的干扰,即“见小曰明”.(第五十二章)作为研究生,一定要认识到自我的天性,认识到自我所做之事的价值,从而准确定位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

圣人因“袭明”而“自明”,故其善于从小处入手以成大事.作为研究生,也必须做到事无巨细,皆谨慎为之.体现在具体的学习与学术创作方面,即要符合胡适先生所说的“大胆检测设,小心求证”原则.任何学术,不分文理,都是严谨的.因此在研究问题时容不得半点敷衍与自大,一定要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习惯,并将其内化为自我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道德经》中说圣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可见圣人做事也是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要做到自明谨慎,必须要有很强的律己之心.研究生阶段,外界的管束相对较少,很多时候都要以自我的意志克服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因此,常怀律己之心这一品质的养成对研究生个人道德修养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道德经》中的圣人具有诸多优良的品质,而这些品质也有助于当代研究生树立学术良知,完善道德修养.因此,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3.

[3陈鼓应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