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硕士生教育中若干问题

点赞:11264 浏览:467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专业硕士学位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学位授予标准、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多数学校在专业硕士学位招收和培养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培养特色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优化课程设计和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基础的学习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关 键 词 :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魏剑锋(1963-),男,河南郏县人,河南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河南 开封 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01-03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专业硕士学位与传统的学术学位相比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发展专业学位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从1991年开始设立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到目前为止,仅仅是20多年的时间,而近半高校对该专业的设置也只是近两年的事情.专业学位的招生、培养及管理模式处于尝试阶段,并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因此,探索并形成一套科学的培养模式是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的差异

1.培养目标不同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两者的培养目标具有相同之处,即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但两者在培养目标上也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培养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要任务,因此,强调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这一目标任务的确立有其历史原因.我国研究生教育始于建国初期,但数量较少,1950年到1965年,仅招收研究生2.3万人.期间又中断了十多年.结束后,我国的高校师资力量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十分缺乏,因此,加大培养学术性研究生势在必行.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博士生已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力量.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尤其是广大企事业单位、党政部门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这种需求的增长集中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联的工程技术学科、文科应用性学科.[1]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显然与高校和科研单位不同,企业等单位提供的用人岗位主要不是传统的学术性岗位,而是某个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因此,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的专业学位的诞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研究生只有获得这种学位才能更好地进入某一行业或领域从业,即学位是从事职业的必备条件.美国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比较典型,其培养要求是:学生要有参与社会(企业)实践经历;学习中要接触、整理、讨论大量管理案例;了解行业和企业特点,弄清各种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在校学习与研究交叉并行;走上工作岗位前就能够建立与企业和政府、社会非营利组织密切的联系.

2.授予学位的标准不同

学术研究生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的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是导师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位论文来衡量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是否已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因此,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的理论价值是衡量是否获得学位的主要依据.专业学位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授予学位的标准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2]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选题强调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论文形式可以多样性,体现学生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应用价值是衡量是否获得学位的主要依据.

3.教学和实践要求不同

学术性研究生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科学研究是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的基础,如果没有优秀的学术研究人才的辈出,就难以有基础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的师资力量.由于强调学术研究生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方面应具备的宽度和水准,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往往门类较多和较细,特别注重研究工具课程的学习.一般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等20多门课程.在教学上,一般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讲授、科学研究与讨论等多种方式并存,且要以讲授为主;与本科生培养的差异在于强调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前沿,并重视研究方法的训练.学位论文理论深度非常重要,硕士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并且多数高校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由于“熊掌”与“鱼“难以兼得,学术性研究生强调理论研究,而忽视了学术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专业学位的培养方式和学术型研究生显然不同.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应用性;在教学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培养方法更加多样;在学生能力要求上,强调实践能力的多样化标准取代单一的学术性标准,侧重于考查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综合素质等.[1]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区别如表1所示.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我国专业学位从个别专业的最初实验性开办到目前全面铺开已有二十多年,但多数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因此,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制度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行业和单位,如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术性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与这些部门的需求并不一致,专业学位“应时”而生.理论上,专业学位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特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这是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的初衷.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3]与此同时,专业硕士仍不断遭受“山寨研究生”等质疑,应届毕业生报考专业硕士仍是多数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客观上,专业硕士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多数人对专业学位的特点不了解,毕业生本身比较优势的显现也需要一个过程,但制度建设滞后是影响专业学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专业硕士招生培养制度、管理制度不完善,特别是与职业准入相衔接的制度没有建立是影响社会认可度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在很多职业领域都规定,获取专业学位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先决条件.[4]如果没有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具有与专业学位相适应的招生制度、培养制度、就业制度,就会制约专业学位的健康发展.

2.培养特色

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应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所差异.但目前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材、教法与学生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很多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只是相关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简化版,缺乏独立性.要培养专业硕士就要设置应用性强的课程,但目前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学术型课程设置没有差异,教材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教材.除教师、教材、课程设计等问题外,培养中缺乏特色也与管理体制等问题有关.日本、韩国等把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分离出来进行专门管理,而我国由于研究生教育机构实行二位一体,很难形成专业硕士的教育特色,容易导致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区分度过小.[5]产、学、研结合是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由于体制和历史等原因,高校与企业或合作较少,或合作渠道单一,或合作缺乏稳定性.专业硕士的培养如果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单打独斗,就难以形成差异化,也就难以实现培养目标.如何实现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差异化培养,并保证较高的质量是一个需要下大气力探索的过程.

3.师资力量

大部分学校缺乏具有培养专业硕士能力的师资力量.由于学校原有教师多年从事学术研究和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关门教学现象比较普遍,社会实践较少,导致多数教师擅长学术研究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多,教学中不能实现必要的角色转换,难以达到“因人施教”的要求.一些学校设立专业硕士学位点后,没有通过一定方式对原有任课教师进行必要培养和训练,因而教师无论从知识结构或是教学教法都难以适应专业硕士教学要求.教育部在2009年3月下发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由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指导工作.但是“校外导师”,特别是合格的校外导师的使用较为困难.困难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校外教师不能保证时间;二是使用经费无正常来源.

4.实践环节

改进教学教法是提高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让学生感知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是提高培养质量更重要的一环.今后将有大量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进入专业硕士学位的学习,这类学生缺乏实践感知,需要安排一定时间参与实践活动,以便尽早熟悉未来的专业岗位.但专业硕士学制只有两年,如果安排半年至一年的实践,专业硕士就很难同时兼顾课程和实习.实习质量也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走过场”实习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多数学校没有出面联系实习基地,而是要求学生自我寻找实习单位,部分学生并没有到实际岗位中去.学生所交的实习证明和实习报告是应景之作,这不仅达不到实践的目的,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三、思考和建议

1.积极进行国内外经验的借鉴和总结

借鉴先行者的经验是加快制度完善的有效途径,可以降低学校的探索成本.国外一些国家专业学位发展历史较长,如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二战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日本、韩国也紧随其后,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因而,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需要在立法、教育资源配置、管理方式、就业制度,特别是培养模式方面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逐步规范办学行为.国内一些高校通过多年探索,也初步形成了一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如清华大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经验就比较有特色.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一些成功做法进行总结,通过培训等形式进行传播、交流,特别是对新增学位点的师资力量进行较系统的培训.这样可以减少各高校的探索成本和时间,加快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由规模扩展期进入质量提高期的进程.

我国专业硕士生教育中若干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型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优化课程设计和改进教学方式

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共同构成非学术型硕士的质量特质.[3]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知识传播的方式和途径、研究课题和专业技能训练项目确立、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5]课程设置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要广泛地调查用人单位的意见和毕业生的工作体会,聘请国内外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专业硕士培养不能忽视学生的理论素养,但为解决学制较短和理论学习矛盾,可以精选专业课和基础课,减少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课时,同时增加实务性课程,如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至少要开设银行业务流程课程.实务性课程的开设可以同时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学习相关理论;二是可以实现毕业生更快进入实践角色的目的.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在理论应用上下功夫,即结合实际问题传授理论,而不是探讨理论的来龙去脉.通过建立模拟化的未来工作场景和真实问题训练,增强“工具性质量”,提升研究生对于就业岗位和就业技能的迅速适应能力以及快速融入工作团队的能力.[6]其中,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或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是在多个专业学位教学中都可以采用的方法. 3.建立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基础的学习平台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企业文化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尤其是直接进入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要进行专业实践,其目的是通过“学中干”,增加对实践的感知、初步了解本专业基本运作程序和掌握相关隐性知识,有实践经历的学生可能会增强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其对理论的应用能力.但实践时间不宜过长,以3~4个月比较适宜.时间安排不一定在毕业前夕,最好是在第一个学期后,其优点在于学生可以更早有实践感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更为紧密的结合.为提高实践质量,学校应与企业等单位联合建立稳固的专业实践基地.需要进入基地的学生除感受企业的实际运作和工作环境外,还必须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可以把实习工作的内容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达到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关键环节,专业硕士的学习形式应更加多样化.团队学习、学术沙龙、案例教学中的讨论课,均以学生为主;活动的规章制度、主题、负责人、组织形式等都由学生自己制定,导师只进行指导和引导,对一些问题答疑解惑;改变导师与学生之间单纯的讲授和听课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探索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培养工作.如经管专业的硕士导师,主要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咨询机构和工商业企业等单位中聘任;外聘教师必须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同时有时间保证;校外导师可以参加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二是提高校内教师的适应能力.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适应性可以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快速提高,学校应安排任课教师到国内外专业硕士培养较成功的学校进行短期进修,吸取其他高校教学经验.由于需要加大对专业实务内容的教学分量,提高理论教学的针对性,仅仅依靠教材还远远不能解决问题,为此专业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实践培训.其办法是任课教师挂职或到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短期工作,除提高自身的实践认知外,还可以了解实际企业等部门对知识的主要需求和对学生能力的真实要求.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