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全面收费改革后奖助体系面临的问题建议

点赞:6691 浏览:203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研究生在确定自己已被录取至入学报到,时间段一般在6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大多研究生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往往是在放纵自己,无所事事中消磨人生中的宝贵时光.这样的培养体制脱节设计不仅对研究生的个人成长不利,而且也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我国教育体系的设计缺失指导性的科学和谐的劳逸结合的学休制度,缺失发掘鼓励个体自主潜心科研的激励制度.

关 键 词 研究生培养 机制改革 奖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Issues and Remendations Faced by Bursary System after Graduate

Fellowship Comprehensive Fee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HAN Zhenxing, WANG Jinmei

(Graduate Schoo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Abstract For a postgraduate student, from being sure he has been admitted to enter a school, it usually takes six months. And during this period, most students do not know what they should do, and how to do, they usually indulge themselves, and idle about to waste the precious time. The disconnected training system design not only goes against students' personal growth but also waste the national human resource. The design for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lacks of scientific and harmonious suspension system, and incentive system aiming at exploring and encouraging individual to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dependently.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echani reform; bursary system

随着《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财教〔2013〕19号)文件的出台,有关“研究生取消公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百度中搜索关 键 词 为“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的搜索结果是66900个,关 键 词 为“研究生投入机制改革”的搜索结果174万个,由此可见我国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制度及研究生投入机制问题,俨然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关注问题.

研究生全面实行收费改革后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中的奖助体系,起到调动研究生的专研学业的积极性、促动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投入力度与重视程度,促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实现研究生大众化教育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兼顾的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但是我国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激励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后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简介

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有关试点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实际运行现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财教〔2013〕19号)(下文通简称为《意见》)及教育部网站上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谈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等有关材料,给出了我国未来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清晰轮廓.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中针对研究生奖助项目设立将包括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三助”津贴(三助即助管、助教、助研);社会捐资助学奖学金;研究生助学贷款等,当然也包括各研究生培养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定的其它资助形式.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地方财政拨款;三是高校自筹资金;四是研究生学费收入资金;五是社会捐资助学资金;六是银行助学贷款等.总之,改革后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将呈现出资金来源多元化、资助方式多样化,激励机制长效化,资助范围扩大化、资助额度上升化等特点.

2.实施研究生奖助体系的积极作用

2.1 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业热情

《意见》中提到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老办法”是指在研究生录取时按照入学考试的笔试与面试成绩及考生来源等方面,大致分为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委托培养及自筹等四个录取类别,不同录取类别的研究生在读期间享受不同的待遇,这种待遇在录取之时就已经确定,一经确定不再变更.详见表1:

表1

“老办法”的考核标准注重的是在研究生入学前的考核认定,这种机制缺乏对研究生入学后研究生成果、努力程度的认定程度,即研究生入学后无论刻苦努力与否,都不会改变已经确定的身份类别,对在读研究生缺乏激励性,是对研究生阶段学有所成者的一种漠视体制.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一改以往的“一考定终身”制度,对奖助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具有激励性,有助于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知识专于科研的热情.

2.2 教育成本承担机制更加合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实行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与建设完善的奖助体系,并通过全国通行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的最终把关,能够促使研究生珍惜学习机会,不虚度光阴,激发潜能,扩充学识,多出成果,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某些人提到研究生实现全面收费改革后会影响生源数量,影响经济困难家庭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这种问题与当前我国社会现实状况严重不相符,是一个伪命题.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研究生应该分担教育成本.实行研究生全自费制度利大于弊,原因为:一是,研究生在读阶段所承担的教育成本相对是最低,即对于一个学生家庭来讲,家庭负担一个研究生的教育支出额度是在同时期各教育阶段中所承担的额度最低.硕士研究生一年的学费为最高限额仅为8000元.二是,研究生群体实际是成年群体,虽然研究生要支出学费,分担国家的教育投入成本,但是研究生是有收入的群体(通过研究生奖助体系及个人社会获得收入),取消研究生公费制度对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并不大.三是与 “老办法”相比,“新办法”是对在读研究生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发研究生钻研学业的主观能动性.四是社会机会均等的体现.研究生教育费用以国家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分担的教育成本,是国民分配公平原则的体现.五是研究生承担一定的教育成本,使其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当前的教育机会,促其成长.

2.3 有利于高校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扩展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育空间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设立及其金额之高,加之名额分配原则,有利于优化研究生培养单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环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分配是按照各高校的在读研究生数量统一划分,这样就打破了以往的教育资源集中现象,即所有的研究生培养高校都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名额,使得各高校的研究生在本校产生学业竞争力,有竞争就会用动力,有利于高校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环境建设,从而扩展了国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战略上的空间建设.

3.实施研究生奖助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研究生奖助体系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将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各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成本较之以往将提高

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改革,除了北京大学等几十所试点院校外,其它高校还没有运行,还在探索之中,抑或个别高校正在建设运行机制,但也没有通过具体运行的检验.另外,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及工作开展,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专门的人力投入其中,从目前各高校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人力资源角度看,这样大的工作量让原有的人力去开展,势必会对其它日常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

3.2 开展研究生的“三助”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

各试点高校大多处在“三助”方面的建设与完善阶段,并没有完全顺畅运行,达到理想效果.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罗英华、许丽红在《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发展现状与思考》中,对 “三助”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 “三助”岗位冷热不均;二是“三助”岗位的设置、考核、评估机制有待完善;三是“三助成本分担理念尚未普及”;四是“三助”津贴略低;五是“三助”培训的力度和深度仍需加强. 研究生“三助”工作将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开展,工作过程中各高校不仅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也会遇到其它系列问题. “三助”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

3.3 开展奖助工作科学正确与否难以确认,缺失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仅在全国研究生中开展过一次,本年度正在开展第二次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促进效果未完全凸显出来,具体效果还有待考察.但从工作开展角度讲,出现的问题:一是缺乏宣传,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研究生还不了解国家奖学金的相关政策及评选标准,错过最佳准备阶段.二是国家奖学金的金额可观,但获奖比偏低.研究生数量众多,奖励比例过低,2012年我国在读研究生总规模近172万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43.6万人,其中国家奖学金名额是3.5万名,获奖金比例约2.4%;在读博士研究生近28.4万人,国家奖学金名额是1万名,获奖比例约3.5%(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中的统计数据),低比例奖励名额难以保障在各高校内部学科间的平衡(研究生招生规模小的院校尤甚),同时也会造成个别学科研究生望而怯步心理,主动放弃竞争,从而没有起到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作用.三是研究生资助机制的动态调整过程中难以具体量化,或者量化的制定能否完全真实反映出研究生的实际学业水平、科研能力、道德水平等综合能力与个人素养有待观察.

3.4 奖助资金来源不均衡,各高校之间将会出现差距

在高校自筹资金和获得社会捐资助学的资金额度上,不同高校之间将会出现明显的差距.纵向,直属高校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学校自筹资金额度将有差距;横向,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之间,理工类为主高校、农医类高校、社会人文类高校之间,高校自筹资金额度也将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未来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把学校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资助学资金上升为主要的研究生奖助经费来源之一, 资金来源的不均衡差距将进一步加深高校间获得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总体上会导致各高校研究生在获得资助程度上的严重不均衡现象.

3.5 奖助体系中缺失对研究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政策

研究生投入机制中提到“产学研”,但是对在读研究生的自主创业内容未涉及.学以致用,用中求学,相辅相成.提倡终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个人知识陈旧问题.研究生的自主创业如果能够得到政策的鼓励蓬勃开展,对研究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三助”中的“助管、助研”的影响,同时也会深远地影响到社会的其他方面.

3.6 奖助体系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定工作中,普遍做法是在“研二”、“研三”学年中开展,“研一”新生一般不予以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是国家奖学金设置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究生在确定自己已被录取至入学报到,时间段一般在6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大多研究生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往往是在放纵自己,无所事事中消磨人生中的宝贵时光.这样的培养体制脱节设计不仅对研究生的个人成长不利,而且也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我国教育体系的设计缺失指导性的科学和谐的劳逸结合的学休制度,缺失发掘鼓励个体自主潜心科研的激励制度.

我国生全面收费改革后奖助体系面临的问题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研究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关于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工作的建议

研究生投入机制改革能够调动研究生及高校的积极性,是国家实现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有效途径.但还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充分考虑高校间获得奖助资金的平衡问题.加快建立通行的研究生投入机制指导性文件,对各高校的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在文件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高校之间获得教育资源的差距,力争在财政拨付上能够加以平衡.(2)扩大获奖比例,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国家奖学金比例,有效激发研究生潜心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中的奖助体系的宣传力度,使得研究生提前准备,使生源质量得以自我提升,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准备,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充足的人力准备.(3)奖助体系中加入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内容.把在读研究生自主创业纳入到研究生奖助体系中,出台政策予以支持,划拨资金予以资助.(4)引进多种评价机制,考核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在研究生奖助体系中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引进多种评价机制,强化评选正面条件(在原有的评选条件的基础上要增加怎么写作社会等公益性内容的评选条件),同时引进负面评价机制.通过信息化建设,对研究生各种参评条件进行细化,各环节按比例加权,按照总分排名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