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总向涛头立

点赞:32107 浏览:1527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高考升学必读》(以下简称《升学必读》):

2010年8月,党、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了党国务院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与战略眼光.

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规划纲要》要求在制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充分体现分区规划、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南京大学作为国家211和985工程中的名牌大学,不仅是江苏高校中的翘楚,也是全国高校的领头羊.你们对制定《规划纲要》的旨意是怎么理解的?你们对“分区规划、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有什么建议?

姜辉:

高等学校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贯做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特色,呈现出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各学校合理定位,不盲目求大求全,不盲目攀比.

在我国共有高等学校1973所,最高学位授予权为博士学位的学校有245所,最高学位授予权为硕士学位的有212所,最高学位授予权为学士学位的学校为157所,其他高校1359所.这些学校千校一面,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在人员编制等方面的标准与一般学校差别不大,一般学校也盲目提出创一流的目标.长此以往,必将消耗精力、财力,形成无序混乱的竞争局面.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的政策会在一段时期内促使高校内部整合提升,增强竞争力;外部也使得高等教育环境得以改观,形成有秩序有特色的竞争.

至于谈到建议,我们觉得,创建一批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的竞争本质上应该是研究实力的竞争,而不是纯粹的规模竞争、区域竞争、财力竞争和政策竞争.在目前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建议在全国建设30至50所有相当科技实力的研究型大学.

对于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国家首先要加大经费投入外,确保研究项目的立项、上马、推进,不能停留在口头政策上.

其次要制度创新,放权管理.中国高校的管理还基本上政府集权管理,搞科研和搞政治虽说有相通之处,但毕竟有很多的不同,不能再管理制度上造成钳制、制约,要政策鼓励,经济激励,管理创新,激活研究型大学的活力.

《升学必读》:

《规划纲要》在高校的人事管理上建议“对高校中从事教学工作为主的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为主的研究人员、从事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人员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聘办法”,你们觉得可行不可行?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有没有相关的明确的政策措施出台?

姜辉:

这是专家的建议,也是管理决策层的愿望.我们觉得,如果我们的领导已经确实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形势的严峻,痛下决心,认真细致的研究制度政策,比目前的制度政策总会好些.教育也是生产力,这是事实所证明的,我们不能再停留在空话上.制定、落实,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总比畏首畏尾、坐而论道好.

长期以来我校专职科研队伍总体规模偏小、科研任务繁重,我校结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于近期提出2020年建设一支3000人左右的专职科研队伍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将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广纳海内外高层次科研人才.聘用实行协议年薪制.在聘用机制上,采用更为灵活的聘用方式,首席研究员和研究员还可采取非全时聘用方式.二是充分发挥博士后的生力军作用.2011年1月1日后进站的博士后享受年薪制.在新建立的专职科研队伍体系中,研究员系列、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实验技术辅助人员、学科带头人秘书作为几支重要的力量,将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三是明确短期目标南京大学力争通过十年的努力,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团结协作的向国际一流看齐的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开创科研方面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新局面.

《升学必读》:

《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使高等教育更富有针对性.这可以说是个老话题,几十年来我们高校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的高校教育不少课程还是停留在形式上,专业课程雷同化、课程的设置追赶热门、学生学无所用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你们南京大学将有什么改进?

姜辉:

在1月14日揭晓的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骏课题组和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广厚课题组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这是南京大学科研的最新成果展示.这会在这个特定时期更多地增加南京大学教育研究的影响力.

2011年1月13日,我们南京大学还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知行楼报告厅举行共建“创新人才合作培养基地”签约仪式.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中学和大学教育的衔接十分重要,一直以来,南师附中为南大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此次南师附中和南大的合作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我们希望在将来的自主招生和全国统考中,各地中学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南京大学输送更多更好的拔尖人才,以增强大学和中学人才资源的对接,促进教育质量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2011年1月10日,以“携手南大、创新昆山”为主题的昆山市与南京大学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发布会在昆山举行.会后校地双方领导共同签订了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千人计划”工作站、产业经济学博士工作站、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等合作共建协议,并签约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这些都可以说是我们努力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使高等教育更富有针对性的扎实举措.

《升学必读》: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这些年来,一方面生源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呈现出滞后性的萎缩趋势,另一方面,国家加大投入,高校保持扩张,这样客观上会不会影响到高校特别是像你们南京大学这样的优秀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姜辉: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个问题也不是个问题.客观上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造成的滞后性的生源萎缩和高校招生的依然扩张、热度不减是一对矛盾,对高校高等教育学生的总体质量会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影响,所以说这是一个问题;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规划纲要》制定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特色,这就肯定了高校今后的总体发展模式:分类招生、分类指导、分类教育,这样,就不会对我们南京大学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南京大学招录的毕竟是少数道德素养高尚、知识面宽厚、思维与判断力敏锐的学生,我们筛选的是分子,基数分母的些微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生源数量充足,仍在分母里,佼佼者在各种形式的考试中,还会鹤立鸡群,捷足先登,所以说这又不是个问题.这几年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忧虑不无道理,但懂得这一层,也就可以宽心许多.

《升学必读》 :

2010年,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五所名牌高校,在自主选拔录取中实行联合考试,考生可以同时申请五所高校中的两所.此前的“五校联考”中,不少考生反映,考题普遍偏难,今年会不会依然保持这种趋势?据了解,2011年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也将加盟这个阵营这是不是为了和北大盟军相抗衡?这样的自主招生结盟会不会与高考重叠呢?

姜辉:

北大联盟七所高校基本上都是以文理医工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在历史传统、精神文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上有其相似之处.七校联合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考生参加一次考试,可以获得申请多所大学面试的机会,既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同时又降低了考生的考试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考生奔波之苦.

高考在权威性、科学性、严密性、公平性方面是任何一种考试选拔方式无法替代的,其他方式只能作为补充,弥补它的缺陷.因此,我们的七校联盟考试是一种灵活补充,不存在与高考的重叠或取代作用.

《升学必读》:

好的,感谢姜主任今天的细致解答.

资料链接: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思路

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目标是:积极探索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力争把江苏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

到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各类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合格率达到100%,争取有20所高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校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际同类学科排名前列.建成40所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全省本专科院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分别达95%、50%以上,师生比例不低于1∶15,其中研究型大学师生比例不低于1∶12.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0%以上,学生和社会对高校的满意度达90%以上.

弄潮儿总向涛头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为实现上述目标,江苏省拟实施十大改革措施:

1.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作改革和联动发展机制.成立省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

2.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健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完善公办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建立绩效拨款制度,实行财政拨款与高校绩效评价挂钩.建立省属高校拨款咨询委员会.

3.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建立“江苏区域高校联盟”.支持苏北高等教育发展,探索独立学院到苏北、到市县办学等多种办学途径,力争每个省辖市至少拥有一所普通本科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建设一批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到2015年,全省高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比例保持在8∶54∶38左右.

4.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研究性、实践性教学,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学分与本科院校学分互认制度.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养模式.推行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5.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继续做好“985工程”、“211工程”高校部省共建工作.遴选一批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的省属重点高校进行特色大学建设.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6.不断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将产学研合作成效纳入对地方政府和高校的考核内容.健全产学研合作受益共享机制,健全高校怎么写作科学发展工作机制,健全高校科技工作管理考核机制.推进高校科技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体系建设.

7.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完善高端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做优做强高校“青蓝工程”.实施“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留学计划”.创新高端人才管理和使用机制,鼓励并支持高校创设“学科特区”.探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校长,大力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

8.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创办三至四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水平大学.建立江苏国际高等教育园.引进国外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与学位互授,探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合作培养.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设立招收留学生的“茉莉花”政府奖学金,做强“学在江苏”品牌.


9.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试行分类入学考试,完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把测试评价结果作为不同层次高校入学资格的必要因素.改革高校招生录取办法,增加考生选择机会,完善特殊人才选拔机制.试行专科学校注册入学.改革研究生招考制度,扩大有资格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院校数量.

10.探索建立科学分类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培育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构建分类评价激励和导向机制,开展对民办高校社会评价试点.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相似度检测机构多方参与的高校评价制度.建立高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