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乌兰县霍德生沟一带伟晶岩地质特征

点赞:16959 浏览:720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概述

研究区隶属于青海省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主断裂霍德生沟断裂带控制本区地层、岩体的形成与展布,次级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近东西向,次为北东向,亦有南北向和北西向;复式紧闭褶皱总体呈现“S”型展布,节理、裂隙发育;印支期岩浆活动强烈,具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并伴有强烈的交代蚀变、矿化.区内伟晶岩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古元古代地层内、岩体外接触带及次级断裂两侧,受次级断裂控制明显,具有一定的成矿前景.

青海省乌兰县霍德生沟一带伟晶岩地质特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球科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伟晶岩分布

研究区伟晶岩都集中产出,根据其分布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个分布区.Ⅰ区分布在霍德生北坡西,主要为碎裂化或糜棱岩化的钾长花岗伟晶岩,共出露七条伟晶岩岩脉,岩脉走向290°—305°.宽1—2m,长约20米.围岩是混合岩化黑云片麻岩.Ⅱ区分布在霍德生北坡中部,共出露四条伟晶岩岩脉.位于断裂北侧的达肯大坂岩群与额肯片麻岩体的接触边缘带.呈右行雁列状产出,走向约260°.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围岩为混合岩化的片麻岩.Ⅲ区分布在霍德生北坡以东,共有十九条伟晶岩脉沿断层带展布.岩脉主要有两组走向,大部分走向平行构造带270°—300°,少数走向170°—190°与构造带小角度相交.两类不同走向的伟晶岩脉表明是两期的岩浆热液活动作用.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粒二长花岗伟晶岩和钾长花岗伟晶岩.围岩有钾长花岗岩、混合岩化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

综上,伟晶岩多以脉状或透镜状产出,局部呈雁列状排列,并且成群、成带分布在研究区的三个区域.岩脉主要产在额肯片麻岩体、达肯大坂岩群、钾长花岗岩中,其产出状态与附近构造密切相关,主要受断层控制分布在断层两侧.

伟晶岩岩石学特征

1.伟晶岩矿物组成

研究区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花岗伟晶岩和钾长花岗伟晶岩,钾长花岗伟晶岩沿构造带可分为碎裂化与糜棱岩化.

碎裂化钾长花岗伟晶岩中主要矿物为钾长石(49%-50%),石英(47%-48%),绢云母小于1.1%.钾长石呈它形粒状,格子双晶清楚,波状消光,大小4—5mm;石英它形粒状,粒径0.6—1mm,团块状集合体与长石混杂集合体形成伟晶结构.

糜棱岩化钾长花岗伟晶岩主要为钾长石(49%-50%),石英(47%-48%),斜长石2%—3%.岩石受动力挤压发生碎粒化产生韧性变形.钾长石产生裂隙,晶体拉长具有明显的微波状消光.石英全部被动力挤压碎粒化重结晶,受剪切应力作用显示带状定向分布形成微定向构造.

中粒二长花岗伟晶岩主要矿物为钾长石(35%-36%),斜长石(36%-37%),石英(27%-28%).钾长石它形粒状,具格子双晶;斜长石它形—自形粒状;石英不规则它形粒状杂乱分布.由于岩石晚期受到构造动力脆性破碎造成长石产生裂隙和部分石英重结晶.

综上,几种伟晶岩矿物组成各不相同,蚀变程度也不相同,部分遭受了构造挤压变形.岩浆侵入时与不同的围岩发生各不相同的接触交代致使形成的伟晶岩矿物组成不相同.

2.伟晶岩结构构造

野外观察伟晶岩为块状构造,伟晶结构.矿物颗粒不规则,局部见微定向构造,霍德生一带伟晶岩的结构带发育较好.上述结构带中,花岗结构及伟晶结构属原生结构带,并常为未分异伟晶岩所具有,其他结构常常在分异结型伟晶岩中发育.

伟晶岩成因

伟晶岩成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残余熔浆结晶说,认为伟晶岩是由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产生的富挥发分的残余岩浆—热液(伟晶岩浆)结晶而成;第二种观点是交代成因说,认为含稀有矿化的伟晶岩,不是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而是外来热液的结果.

区内伟晶岩成群成带分布.Ⅰ区伟晶岩走向与构造线大致平行,岩石碎裂化、糜棱岩化.根据其岩脉产出的宏观特征与岩石特征以及矿物组分特点可知伟晶岩的钾化与后期的花岗质岩浆热液密切相关.并且后期接触交代围岩的热液与附近的闪长岩有关,可能是花岗质岩浆后期结晶分异出来的热液上升侵位围岩,与围岩接触交代使富钾,并且遭受了同期的构造运动中岩石韧性变形使其糜棱岩化、碎裂化.Ⅱ区伟晶岩大部分呈雁列状展布,局部与雁列带小角度穿插,岩脉产于片麻岩中,附近存在闪长岩岩体.所以该部分伟晶岩应是花岗质岩浆分异的残余部分侵位于次级断层或节理,与围岩接触交代形成的.Ⅲ区伟晶岩主要沿断层带分布,走向与断层走向平行,主要为二长花岗伟晶岩,钾长石为他形粒状,由于遭受动力挤压导致石英重结晶,长石产生裂隙.所以,该部分伟晶岩与附近的花岗岩岩体有关,在构造运动期,花岗质岩浆沿构造带侵入,在结晶后期,岩浆结晶分异出的热液与围岩接触交代形成.

总之,伟晶岩的分布整体受构造带的控制,在构造运动中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的残余部分沿断层带或次级构造带侵入围岩,按照不同的地球化学阶段进行结晶分异及交代演变,使富钾(长石)形成钾长石花岗伟晶岩或二长花岗伟晶岩.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作者简介:王岗(1988—),男,甘肃庆阳人,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构造地质学专业201硕士研究生,构造与成矿;王洪强(1986—),男,黑龙江牡丹江人,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构造地质学专业201硕士研究生,构造与成矿;王侃(1989——),男,陕西安康人,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构造地质学专业201硕士研究生,构造与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