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教授”最需要的是什么

点赞:13262 浏览:567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2岁,也许他最需要的还是继续学习进修,是自由成长,而非被挂上“大师”标签,面对“出成果”的热烈期待.

因为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中南大学本科生刘路一举成名.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中南大学给予他一连串“破格特批”的奖励和荣誉:从本科提前毕业、硕博连读,到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中国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再到近日聘用他担任教授级研究员,提供100万元奖金.

荣誉奖励来得太快、太热烈,甚至有些太大、太重,不知道22岁的小伙子刘路有没有被砸得晕头转向.从他面对媒体的表态中,至少可以看出他的惶然、压力感和对新身份的不适应,尤其是当他被媒体简称为“教授”,甚至被校长当作“大师”谈论时.幸亏,刘路确有从事学术研究者最可贵的淡定心态,没有因为太早的黄袍加身、媒体追逐而轻狂膨胀,让研究数理逻辑的头脑,被诱引迷失到关注100万能写什么房子这样的歧路上来.

大四本科生一年之内跃升“教授”,刘路创下了中国学术界一项最年轻纪录.这样的破格特批,值得称道.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初,高龄研究生出国遭遇教授比自己还年轻的尴尬;相比于多年前,高校和科研院所论资排辈、一人得奖几十人分奖金的僵化体制和思维习惯,足可引为社会进步、有利于创新人才茁壮成长的例证.

中南大学聘请刘路的岗位是“研究员”而不是“教授”――聘用教授还需要其他资质条件,绝不是只要拥有突出学术成果就能充任,更不该是当作“奖励”授予的荣誉地位.在不拘一格降人才方面,今天的高校确已拥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自由度,以至于某些地方已有随意、过滥的嫌疑.破格云者,常常只被当作日趋白热化的国内高校人才争夺混战的一种手段.

我们的高校、社会似乎并没有认真思量过:刘路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热闹追捧、全然陌生的“教授”身份和100万元奖金,究竟是有利于他的学术发展,或是对平静心境的干扰?22岁,也许他最需要的还是继续学习进修,是自由生长,而非被挂上“大师”标签,面对“出成果”的热烈期待.

最年轻“教授”最需要的是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授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我们千呼万唤的可贵创造力,既能被棒杀,也会被炫煞.这样的例子,我们有过方仲永,也有过科大少年班,切须慎重.

(据《京华时报》)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