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教师对“Advancesinurbanplanning”课程的教学设计

点赞:7374 浏览:232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外籍教师直接参与本科生教学,在课程的目标与重点内容设置、教案撰写、授课方式、与学生的交流方式等方面都引入了不同的教学过程设计风格.客观分析了外籍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与困难.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资源优势,有助于协助我们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关 键 词 】“Advances in urban planning”(城乡规划新进展) 外籍教师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48-0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在前期项目合作的基础上,聘请德国莱布尼茨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Isolde.Roch教授为“柔性教授”.受聘期间,I.ROCH教授于2011年秋季学期和2012年春季学期分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8级和2009级本科生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生讲授“Advance in urban planning” (城乡规划新进展)英文专业课程,课程总计32学时,课程同时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本人为助课教师,参与了全部的课程环节,深深感受到外籍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结合研究成果和多方建议,“写作”课程教案

“Advances in urban planning” (《城乡规划新进展》)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双语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跟踪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吸收该学科领域理论与方法的前沿和代表性成果,同时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翻译城乡规划的科学类英文科技文献,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双语课程本身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和掌控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1].

自任聘以来,ROCH教授以自身几十年的教学成果、研究成果和心得为主,用长达一年的时间编写了专门的课程教案.为了合理把握课程内容,借国际会议和项目合作之机,与多位专家就课程专题进行交流讨论.

最后,结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课程教案设计了以下七个专题:规划者所需具备的素养,中西方城乡规划理论和规划体系的发展与对比,城乡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有机集成,全球环境变化和全球城市空间网络形成背景下本土性的城乡规划与设计,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西方城乡规划与管理,矿区城市与区域的集成规划,中西方城乡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规划者的要求等.教案以学习理论、概念的思维技巧为主,融入了大量的不同时空尺度下主流规划理论以及不同流派规划理念指导下的中西方典型案例,极大地完善和充实了课程内容,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2.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课程的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专题报告、主题讨论、课外实践、课外交流等多种方式展开.

主题讨论(研讨课)的核心在于通过多层次互动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开展这种教学法之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就某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和“关注点”有深入的了解,并能总结和分析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在欧洲多国的教学经验、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中国的教学环境,Roch教授对主题讨论课的教学方法贯穿了“Seminar研讨式教学”和“Team Training团队训练”的基本思路.“Seminar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有目的、有组织,但又平等和自由的相对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2-3].“Team Training教学法”是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组成团队对某一专题或案例分析、讨论的训练形式,其核心是充分挖掘每个课程参与者(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思维的认识互动,从而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目的[4].而二者可以相互融合,主要方式是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对某一主题进行研讨训练.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第一,制定研讨内容与目标.通常根据课程内容中相关理论和实践涉,结合国内外城乡规划中某些热点问题展开.第二,设置重点并安排时间.在内容和目标下,确立2-3个核心的关注点,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开展资料的检索和讨论.一般提前7-10天的时间布置任务,保证学生有相对充分的准备时间.第三,确定研讨的可行方式.可以包括学生团队的主题报告、其他成员对主题报告补充报告,团队之间互相讨论或者正反方讨论,全会讨论,对核心或争议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后期安排等六个环节.第四,教师点评,表扬出色表现.Roch教授在研讨课程中特别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认真体会学生每一点的付出,并且毫不吝啬地对其进行表扬.第五,整理结果.师生共同整理研讨课的结论.第六,教师对整个研讨课进行最后评估.从每个团队所做报告的创新性、可理解性、对讲座补充性(合作意识和能力)、表达形式(口头和书面表达)等方面为评判标准给出研讨课的成绩.

“Advances in urban planning”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课外实践的主旨是以实践和接触现场的形式来强化课程中某些重点内容,了解本专业的某些实际工作环节,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中,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5].Roch教授的实践课程主要安排在徐州市相关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单位,包括城市规划局、城市规划设计院、交通运输局、环境保护局等.整体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实践和总结三个方面.前期准备主要是根据各部门的职能范围和课程实践主题来确定实践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要求包括对实践单位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对实践单位的要求包括主题讲座,学生可能参与的实践项目,资料收集等.受课时的限制,现场实践主要以现场单位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的方式进行.

课外交流一方面是关于课程内容以及所布置常规作业的检查,另一方面是课余的交流,内容非常广泛,关于中西方文化、生活习惯、教育方式、就业、饮食等方面的交流.方式和时间都很灵活,邮件、Skype、校园草地上的座谈,课间、食堂、散步时等 3.教学效果及师生感受与体会

外籍教师对“Advancesinurbanplanning”课程的教学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生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从两个学年的教学效果来看,整体的教学方式比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都普遍反映真正接触到了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的系统理论和前沿思想,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主题讨论课和课外实习等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感觉专业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中西方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流变、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对比,学生比较客观地认识了中国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下城乡规划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现实困难,也理解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乡规划发展所面临的来自于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生态意识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学生对专业未来发展前途的信心,有效激发了学生努力投入专业学习、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I.ROCH教授也非常认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取得的成绩,对学生在所有教学环节中的努力和付出表示感谢,并称赞学生为“有思想的中国未来的规划学家”.

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是现实存在的.其一,全英文的授课环境和教学模式对中方辅助教师和所有学生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语言限制、文化背景不同、新专业知识、新教学方式等都需要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去接受和适应,学生自身英文水平不同更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其二,主题研讨课程中,学生对研讨主题的理解与把握、文献阅读与材料的准备、英文表达报告,以及一个学生陈述观点之后的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等方面都对学生的专业掌握、英文表达(书面和口头)、时间投入等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的深入引导以及师生的努力程度考验着每一节课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目前主要采取了本校教师辅助、协调的方式.具体而言,包括课前中文预习,课中随堂难点翻译,课后重点中文复习的辅助方式.课前,指导学生预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英文教案和课件,对于专业难点进行必要的中文讲解.课堂,辅助调节掌控教学节奏,在学生听不懂、不太理解而又无法与外教良好沟通的情况下,给学生以中英文提示,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与外教沟通交流.课后,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和外教进一步交流,强调学习的重点难点,确保学习效果.

4.结语

外籍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鲜空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带动我们思考自身的教学设计思维及教学构架.取长补短,合理吸取其教学过程的思想精华融合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与之接轨,又维持我们自身特色,具有很强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