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

点赞:25461 浏览:1177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就在营销泛滥、营销乏力的同时,“不营销”,向我们展示营销的另一境界.

营销本质是客户、产品、企业之间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是追求“天下大同”,按“天人合一”的营销理念回头来重新认识营销的话,客户不再是孤立于企业之外的客户,甚至连“上帝”也不是,客户的身份应该是“主人”,产品使用的主人;产品也不再是从属于企业的产品,而是为客户“代加工”的产品,甚至可以说是为自己加工的产品;企业的属性也就变成了一个怎么写作客户的特殊组织,按“主人”的要求组织产品生产,做得好的话会得到“主人”的赏赐,而企业的归属权也不再仅仅属于企业主,更广泛意义上的归属权应该是归属于客户、某一特定的客户人群.试想,为“主人”、为自己开发产品还需要营销吗?

CSA社区农场模式下的产品不需要营销,自产自用的“小农经济”成为新的经营模式.

CSA也是舶来品,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方兴未艾,成为现实版本的“农场”.在这个现实农场里,传统意义上的客户定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客户不再仅仅是产品的购写者,还是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社区农场生产的蔬菜不需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销售,在这里,产品的营销环节被彻底取消了,收获的萝卜、白菜归“社员”所有,直接拉回家就可以,更不需要“偷菜”.


CSA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直销模式,比一般的直销企业更“直销”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般意义上的营销理念得以颠覆,产品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客户的概念发生转变,既是产品的终极购写者、使用者,也是产品的销售者、生产者,甚至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管理者.在这样的模式下,产品处于相对的“不营销”状态,营销的重点从产品转向了销售网络,从产品转向了“人”.真心实意为客户怎么写作、为“人民”怎么写作,“不营销”就可以.

营销成功方程式里,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不营销”.

管理界现在流传一句名言,“过去属于德鲁克,未来属于稻盛和夫.”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创始人、兼有企业家与哲学家身份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以东方式的文化理念阐述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成功方式,其解释的三个节点与众不同,别有新意,给我们提供了系统成功与节点关系的另一种思维视角.

这个成功方程式是这样的:

人格/理念(-100~100)×能力(0~100)×努力(0~100)=成功

如果把这个方程式归结为营销成功方程式,我们会发现,正如稻盛和夫的观点,决定营销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先天和后天的能力,不是持久的、不低于他人的努力,而是人的性格和理念,能力和努力都是正值,最次是0,而性格和理念却横跨-100到+100,最次是-100,再卓越的能力,再持久的能力,即使做到了最高的100分,与负数的性格和理念想乘,结果也是负数,必然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性格和理念需要营销吗?不需要,但可以培养和改变,使之成为正值.

套用这个成功方程式,我们对比一下那些近年来“兴也勃乎,亡也勃乎”的消失企业,他们的营销理念不可谓不先进,营销手法不可谓不超前,营销投入不可谓不重视,但还是昙花一现化作流星,问题出在哪里呢?急功近利的一夜暴富心理,投机取巧的豪夺心态,正应了稻盛先生那句名言“人只为己,天诛地灭”!

“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产品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不营销”,是一种对待事业的心态,是一种横向联合、纵向穿插、利益共享的合作方式,是真正把“客户至上”放在心里,而不是挂在口头的切实行动.

责编/林学勤 E-mail/chinamanage@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