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看大学生科创竞赛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有效作用和实现途径

点赞:11040 浏览:314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最重要的使命,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培育创新成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立足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对上海市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的情况分析,论证大学生科创竞赛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作用,总结了科创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竞赛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 大学生 科创竞赛 创新 人才培养 途径

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全国高校中蓬勃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前身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是由上海团市委、市学联共同主办和上海金融学院承办的一项面向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大型校园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经过五年五届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逐渐成为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大赛以“参与、实践、创新、成长”为主题,旨在激发大学生探索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促进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本文拟从组织、参与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的具体实际出发,对高校科创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有效作用进行论证以及对竞赛实现途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科创竞赛是高校创新教育体系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动力因素

何谓创新人才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七条标准,简而概之,创新人才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则更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以上几方面有效的推动了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创新教育体系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动力因素.


1.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新动力

根据激励理论的目标引导原理,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伸一伸手再努力跳一跳就可能摘取的目标物时,他就会受到正面的激励并努力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大学生科创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可激励的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渴望.于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新动力.首先,通过竞赛学生们感到自己受到关注,自身的创新潜质被激发,自信心增强.上海市市场营销大赛先后有近400支小组约2千多名同学参赛.参赛学生的整体表现和素质获得了专家评审团和各高校以及媒体的高度赞赏和好评.其次,通过竞赛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成为参赛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团队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创新团队的灵魂.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要求参赛项目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竞赛,要求学生至少5人组成一个竞赛小组,开展至少为期一年的市场经营实践项目.从寻找项目到开展实施项目计划,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密切合作.没有集体合作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参赛项目就无法开展,更无法走向竞赛的舞台.

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看大学生科创竞赛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有效作用和实现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竞赛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是助推教育体制改革的引擎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体,过分强调教师教学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学生人格的自我塑造,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创新意识,理论上皓首穷经,实践上循规蹈矩,只能从业,不能创业,只会模仿,不会创新.正像徐匡迪院士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是读书、做题目、考试.这种办法注重的是继承,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填补了这部分空白,为学生创新人格的自我塑造提供了有利机会.一方面,学生通过竞赛磨炼了意志,增强了竞争意识,明白了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放弃,而这些正是创新人格中重要的内涵.2008年,上海市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特等奖“甘肃苦水玫瑰”的项目组成员曾经利用寒暑检测在甘肃省苦水镇进行实地调研,历时两年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积极营销推广甘肃苦水玫瑰,并为苦水镇当地的农民带来了的经济收入.项目组成员普遍认为通过竞赛自己的意志坚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也增强了.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体制因竞赛逐渐改革.长久以来,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如今,学生科技竞赛的奖项也得到大部分高校的认可,将其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一项考察要素.当然,目前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除获得竞赛奖项以外,学生的创新素质很难被量化进行评定.

3.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助燃器

拥有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关键要素,举办竞赛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兴趣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创新实践的机会,从而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整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美国大学的研究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外”. 首先,竞赛增强了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上海市市场营销大赛要求学生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标,撰写和陈述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注重考查学生在课外所作的调查研究,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如新闻晚报的评论所说,通过参加市场营销大赛,参赛的学生更加注重实际问题.其次,竞赛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从毕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来看,那些在校园里接受过市场营销大赛锻炼的同学,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合作和工作能力,2009年,上海金融学院的两名毕业生成功地开办了两个创业项目,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正是在参加市场营销策划大赛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的.

4.竞赛有利于在校园内营造创新的环境,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的催化剂

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能,当其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就需要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造力的环境.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对大脑功能的开发是很不够的,尤其右脑的开发几乎没有进行.因此,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在校园中营造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参赛学生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第二课堂,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参赛学生总结参赛项目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回到第一课堂学习,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断创新.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带动了整个第一课堂的创新氛围.

二、完善大学生科创竞赛,引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探讨

大学生科技创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重视,其有效性也在国内外教育实践中得到验证,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院校都将组织学生参赛和举办校园竞赛活动作为激励创新人才成长的一个新途径.但由于各种限制因素,这种作用和效用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第一,数量有限的竞赛活动无法全部覆盖到全体大多数学生,竞赛的受益面还偏小.经调查,上海金融学院5.8%的学生曾经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有待提高.第二,随着科技创新竞赛的不断增加和拓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竞赛中来,教师资源越发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对辅导老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第三,各高校的教师激励机制还没有健全,缺乏针对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从长期来看会抑制教师的热情和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第四,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限制大学生科创竞赛的重要物质因素.当前,学生科技竞赛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和企业赞助.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其他方面的投入是极其有限的,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第五,各个学校由于历史、专业地位和行业背景等原因,拥有的企业资源差异很大,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借助更多企业的力量.就上海市市场营销大赛而言,大赛可依靠的企业资源相对有限.随着大赛的发展不断壮大,竞赛宣传不断扩大,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资源.第六,参与竞赛的部分学生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没有经过系统性的长期项目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报名参赛,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竞赛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功利性追求.

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使竞赛进入到良性发展,笔者针对目前竞赛中的限制因素提出几方面完善建议.

首先,多途径提高竞赛参与率,扩大竞赛受益面.如学校依托某个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大型综合性的校内外竞赛活动,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专业和办学特色及自身条件,创办适合本院系学生特点的竞赛活动,或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相关的竞赛活动.只有竞赛项目的多样化,更多数量的竞赛平台,获奖项目的增加,学生才会有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和热情,竞赛活动的覆盖率和收益率才会提高,科创竞赛才会有价值.另外,组织一些辅助竞赛的科创活动,使学生们更加了解科创竞赛,提高竞赛在学生中的知晓率,例如以辅导竞赛项目为内容的讲座,参赛项目交流会,得奖项目总结宣传会等.

其次,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护辅导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学校可以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以提供教师培训和去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作为激励的手段,学校应该设法为教师培养和到企业挂职锻炼提供必要的资金、条件和机会.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再次,提供物质保障,维持竞赛的良性发展.必要的资金、场地、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学校加大对学生科创竞赛资金投入的同时,学校更应该拓宽对外交流的渠道,开展校企联合、校校合作,更多的整合社会资源,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充实的物质资源保障.

最后,注重竞赛项目的实践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非获奖的能力,尽量减少比赛的功利性.竞赛除了规定参赛项目前期开展的时间(一般应至少一年),还应该重视参赛团队开展社会调研的过程和质量.一届竞赛的结束并不表示参赛项目的终结,一个科创项目一般在两三年后才能发展成熟,显现它的实际效益.因此,竞赛更应该关注参赛项目的持续发展,培育出能够产生具体社会效益的科创项目实体,而不是仅仅以评比出获奖项目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