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雕刻艺术

点赞:24375 浏览:1158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层中日久逐渐石化而成的一种有机的宝石.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天然纹路,并且经常可见气泡及少数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等.自然的形状、有趣的结构、流动的纹理、不可复制的美等琥珀是生命的见证,凝结着千百万年的生物能量,蕴含着无数神奇传说,散发出独特迷人的魅力.

琥珀的材质因产地而异,产自多米尼加的琥珀最软,尖锐的指甲即可在其表面留下痕迹.我国抚顺和缅甸的琥珀属于矿珀,颜色以深红为主,有荧光,氧化后颜色更深.因其内含方解石,故而质地致密,硬度偏高,易于雕琢.根据琥珀的不同颜色、特点划分的品种为金珀、血珀、虫珀、香珀、密腊和红松脂等,蜜腊是指不透明的琥珀.

我国的琥珀雕刻有悠久的历史.考古发现证明,我国目前知道的最早的琥珀雕刻品是四川广汉三星堆1号祭祀坑中一枚心形的琥珀吊坠《琥珀蝉》.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文物》(1999年第2期16-31页)杂志中报道的《上海松江李塔明代地宫清理简报》中也介绍了出土的琥珀雕刻件.我国辽代非常崇尚琥珀,古代的琥珀普遍采用浮雕、少数圆雕,刀法比较粗犷.立体雕刻件多数是单面雕刻,背面仅作打磨抛光.原料本身的凹凸不平也被保留,可能由于当时工艺和工具的限制仅仅对琥珀原料做了简单的加工,未做进一步的成型处理.作品题材也相对单一,多以动物件和花卉图案为主.

由于琥珀的硬度偏低,只有摩氏2-3度,而且非常脆,特别是矿珀里面又含有一些杂质、裂痕、气泡等,所以要求作者在设计到位的同时在雕刻的过程中要精神高度集中,刻刀的力度要随着琥珀硬度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稍不留神,就会雕废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全凭作者的灵感和经验、以料定稿、要用心读懂每一块琥珀原料的内涵,对琥珀材料准确拿捏,才能因材施技,刻画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因为没有完整的琥珀雕刻技法等经验可以借鉴,自已就摸着石头过河,在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与磨合后,基本上掌握了琥珀的材料特质和雕刻技法,在琥珀雕刻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核雕的微雕技法刻画人物细部、海派牙雕细花技法、高浮雕镂空雕以及圆雕、薄意雕等技法的合理运用,并借鉴玉雕借绺、“俏色”等技法,使作品能准确地体现出雕刻理念和创意.

雕刻前,首先要“相料”.每一块琥珀都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和特征.大小、内部结构、形状、颜色、透明度,纹理等各不相同.这些特征其实就是琥珀的天然属性,“相料”是琥珀雕刻过程中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当对原料有了初步了解后,要充分利用琥珀材料的高、宽、厚外轮廓的高点,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材料.比如作品伏虎罗汉,缘起一个手镯心,在相料过程中发现有一片树叶,属于植物珀.这块料非常独特,材料外形虽然比较规矩,但这片树叶该怎么利用让自已思索良久,偶然一个灵感发现这片叶子犹如猛虎的前半身.围绕着小题大做的思路便创作了群组摆件《罗汉听禅》.完工后的作品罗汉与猛虎相得益彰.经过相料过程的铺垫,开始构思创作的题材、图样,并将大致造型描绘到琥珀上.雕刻时,在打胚的阶段,把画样轮廓外的多余料除去,初步达到设计琥珀作品的基本造型.在这个阶段,对各种造型上的细节应该视而不见,重点是安排和处理好体块在空间中的关系.在雕刻过程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适当放大水的流量,切记不能干做,因为出胚时去料多,磨头与琥珀摩擦发热时不及时冲水冷却,琥珀受热容易裂.在完成了打胚的工艺之后就进入到了细工阶段,在雕刻的过程中通过细致观察材质的变化而灵活运用刻刀,刻刀的力度要随着琥珀的硬度、纹理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调整.细工工艺讲究以方易圆,破大为小.先定凹凸,再定长短.在经过打胚、细工工艺程序的精细雕琢以后,就要着手处理细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足.如人物的面部表情的修整,花卉的、动物的眼睛、嘴角等细微的地方都要仔细再修整一遍.通过精细修整,可以调整这些不足,并使之生动传神,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些容易磕碰的细微部分也要在这个阶段去完成,如人物的指尖、鸟的嘴尖等.花卉、器物的雕镂都要在这个程序内完成.精细修整的实质是对琥珀雕件的审查和完善,对其外观和视觉效果做最后的定稿.经过精细修整的作品就可以进入到刮光、打磨、抛光等工艺了.

琥珀雕刻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琥珀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任何精细雕琢的琥珀作品,表面都有深浅、长短不一的细微痕迹,抛光使琥珀呈现出光洁的外表,散发出自然天成、玲珑剔透的质感.好的抛光技术,会和好的设计、雕刻相得益彰.经过相料、设计、画稿、治形、精修、打磨、抛光等工艺过程,琥珀完成了从原料到作品的转变过程.

“海派”是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的代名词.我国传统的玉(石)雕作品主要有祈福、祥瑞、驱邪等功能,怎样既保留传统又能给当代作品注以新的艺术活力,符合现代人的语言、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是新一代“海派”玉(石)雕创作者们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一件玉(石)雕精品要具备: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和突出个性,正确处理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传承中国文化艺术元素,在民族性的保持中形成新的艺术经典.要在具备雕刻技法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体现“立意高、构思新、刻画精”的理念,就要在作品形式与感觉,材料、艺术精神的结合上重现,就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个好的雕刻者除了掌握基本的雕刻技法,了解其他雕刻门类从中吸取精华,平时还应该注重绘画、雕塑、历史、美学等知识的学习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