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的祛魅与返魅

点赞:10226 浏览:442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个体的生存发展与环境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美学的兴起是生态危机引发的绿色革命在美学领域的回应.生态问题已不再单纯是某一门学科领域的问题,而成为了整个人类的社会问题.研究生态美学,使我更加迫切地认识到了这不仅仅是一场生态危机,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这也是一场精神上的危机.

关 键 词:生态美学;环境危机;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48-02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靠透支地球自然资源的存量取得的,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因此遭到极大破坏,人类在自身得到了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全球濒临灾难的边缘.这一现实强烈的呼唤一种关乎人类生存和命运的美学学问的诞生,人们寄予希望的生态美学成为一种可以重新缔造人类绿色家园的美学理论形态.而祛魅与返魅这一对词语,本来是我们在探讨大自然时所使用的两个术语,我在生态美学的学习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从祛魅到返魅的过程,因此想在此篇文章中谈一下我的观点和看法.

一、对生态美学研究的祛魅

通常西方人将捷克学者米洛斯拉夫·克里瓦称为“生态美学”的首倡者,但由于他用捷克语写作,他的研究成果并不为更多人所知.北美许多学者则更愿意将生态美学的起源追溯到利奥波德1949年出版的《沙郡年记》一书,此书中环保美学的概念虽然不同于生态美学,但却包含了生态美学的主要价值观念,以至于美国生态学家高博斯特在1996年明确提出生态美学的想法大多源于奥尔多·利奥波德,并在他的《沙郡年纪》中达到顶峰.将生态主义原则引入美学研究领域,这可以引导我们进行美学研究时运用一种新视角、新思维方式,这使美学研究获得了一种新的绿色的生命活力.在新视角里,人和自然完全成为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的整体,生态美学的观念承认自然对象的主体存在性,在潜在的审美价值基础上从人与自然平等共存的和谐关系中来探讨美学问题.与之前的美学研究相比,人与自然一分为二,总是分离的清清楚楚.人作为自然的主宰者,是把自然当做可供人类征服的对象来看待的.人的这种主体性主宰性全然剥夺了自然也作为主体的存在意义,自然对人类只是一种功利性的存在.生态美学之前的美学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美的本质成为一种蕴含了满足人类实际物质需要的功利性.生态美学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理性的审美观,自然的情感性在这里得道了充分重视,这是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美学学科由此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转变.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平等的存在,生命是平等的,美肯定生命,这是对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命的肯定.


由此,我们可以对生态美学研究也有了大概认识,也初步完成了对生态美学研究的祛魅.

二、生态美学研究的返魅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到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思想历史悠久丰富而深刻,是人类思想史上罕见的.早在两千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包含着生态审美思想的生态智慧.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提出的三才:天、地、人是世界最重要的三大要素.有天地然后又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它们相互依赖共同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这种思想与现代生态学思想吻合.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可强不为而为之,以至于违背天时.佛家的“万物一体”、“普度众生”思想等等.尤其是道家道法自然的理论,应该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学观念.但是,这种道家的精华在现代意义上的完美彰显,却是集中反映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生态哲学和美学思想当中.海德格尔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哲学美学论著中直接论及到了老庄的“道”,把我国传统的道家思想融入进自己的学术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当代存在论生态哲学和美学思想.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传统生态智慧在西方学者那里完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转型.这使我们想起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同样,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生态美学思维在西方学者那里得到了显现,而在中国之后两千多年的发展时间里不曾见生态美学学科的产生和崛起,这就使我感到困惑,生态美学的发展又走上了返魅之路.中国近现代的美学研究理论根基还是在对西方美学的主流话语进行模仿,长期以来借鉴西方的学术理论资源,很大程度上是以西方理论范畴为基础对中国美学进行重新阐释,带有浓厚的西方话语中心的色彩.

在现实中我们似乎也没有从老祖宗那里继承过来生态环保意识,一个最好的例证就是:当人类第一次专门为环境问题而举行的国际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时,中国由于刚恢复了联合国席位而收到了这次会议的邀请.当时我们国内的宣扬口径竟是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典型的社会弊病,那怎么可能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也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呢?当时的中国政府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席这次国际会议,这就是说当时的中国,连政府都还浑然不知环保问题之重要,老百姓还谈何环境保护意识!无论如何,中国的生态美学意识是落后于西方的.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生态美学研究是走向了返魅的.

三、对术语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的解析和释疑

在我国,生态美学的提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时间比较短,研究上也尚不充分,在许多问题上有待于深入研究探讨,所以不可避免存在争论.

20世纪60年代,严峻的环境危机催生了波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研究领域的环境转型.现代西方环境美学便在这种转型大潮中诞生并迅速发展成为当前全球美学的主要美学形态之一.与此同时,与环境美学有着相同历史使命的生态美学也发展兴起.从环境美学到生态美学,并不意味着生态美学将要取代环境美学,环境的内涵和外延远比生态广泛,生态是环境的一个维度,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维度.而在90年代之后的中国兴起的生态美学与由利奥波德开创的西方生态学传统并未脱离关系.西方环境美学是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参照和资料来源.本来,从美学的自然生态维度来说,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都属于自然生态审美范畴,是互相融合的关系.而且美学领域的研究范围从来都是广阔而不狭隘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等他们尽管名称不尽相同,但是形体上来讲都是一种包含了生态维度的美学或者文艺学研究,他们相互之间是互补与共存的关系.我国第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生态美学学术论文是1994年李欣复教授发表在南京社会科学第12期的“论生态美学”一文,文章介绍了生态美学的产生、基本原则和发展前景.作者在论述生态美学的产生时指出,“生态美学是伴随着生态危机所激发起的全球环保和绿色运动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研究地球生态环境美为主要任务和对象,是环境美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生态美学的祛魅与返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态美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曾繁仁先生指出,生态美学不是一个新的美学学科,而是美学学科在当前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发展和新的延伸,是一种包含生态维度的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

陈望衡在《环境美学》一书中提到,环境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首先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环境美不是一种美的形态,而是一种综合的美,一种复杂的美.而环境是整个地球生态的一个断面,可以纳入生态系统当中.

王诺在《生态美学:发展、观念与对象——国外生态美学研究评述》中提到:国外生态美学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般认为,1982年由艾伦·卡尔森和巴里·萨德勒主编的《环境美学:阐释性论文集》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出版,标志着生态美学或者环境美学的兴起.生态美学也好环境美学也罢,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两者的逻辑起点都是生态整体主义.

徐恒醇在关于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的名称问题上是这样写的,他认为两种美学都研究环境,但他们是不一样的,生态问题不只是出现在环境之中,生态学作为一种维度与美学结合,的确开辟了美学新局面,但是不能归属于环境美学.

其实首先在西方兴起的环境美学主要就是指在生态方面,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恰好是借鉴了西方生态美学研究这一部分的内容.总结回顾近20年生态美学的发展,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国生态美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国内外生态审美资源的掌握和研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学界在国际生态美学界也没有发出自己独有的令人瞩目的声音.

诚然,我们的初衷都不是旨在争论生态美学是直接诞生于中国还是从西方引进的.可笑的是按一般常理来讲,后者因为前者的前车之鉴理应当避免走前者所付出过代价的弯路,我们先不论理论上产生的先后,已确认的事实是生态环境危机首先在西方产生,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实在令人揪心.

四、生态美学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

用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日常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起一种健康纯净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人类由追求物质财富上的富有转向追求精神的丰富充实,才能达到人性美的真正回归.试想,如果在某一天,我们发现人类社会已经没有能力解决由我们自己所酿成的问题,就像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那将是怎样一种极可怕又可悲的末世图景啊.所以,当下我们急需的不应是争论生态美学是首先在欧美国家产生还是先在中国本土发芽的问题,而是端正态度,从人类的深层思想层面剖析,转变我们的环境价值观和对自然环境的意愿.我们都不希望我们未来生活的世界是一片寂静的荒漠,至少我们的心灵就不应当处于一种荒漠化状态,我们需要用绿色纯净的心灵去唤回绿意盎然的大自然,还它清洁安宁,也使人类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这是一个人类与其他生物共享的世界,我们既要促进自然生态的平衡,又要实现精神生态的平衡,从而在这一过程中绿化自身,纯净心灵.

生态美学实际上是新时代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审美状态,这是一种绿色审美的人生观念.它将为现代人的生存提供一种新的精神引导.尽管生态美学迄今还没有发展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但它必定是一个具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新的美学理论形态,我们相信,生态美学的研究必定会更加完备成熟,也一定将走向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