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的

点赞:21124 浏览:946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民间美术在近几年已走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课堂,但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上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高校美术专业的民间美术课程仍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了解民间美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变成了不深入探究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的挡箭牌.本文从美术专业设置民间美术课程的目的入手,提出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不可浅尝辄止的观点,结合高校美术专业的特点着重探讨了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裨益.

[关 键 词]美术教育民间美术教学活动

“民间美术”是对某一民族古老文化的忠实而具象的表达,她在展现某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某地域的今日文化.“文化”不仅是名词性的,也是动词性的.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消失.值得欣喜的是,正当社会各界都在为日益衰退的民间美术品类嗟叹不已的时候,许多高校已开设了民间美术课程,甚至设置了本、硕民间美术专业,这无论是对于高校的特色专业发展,还是对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与创新而言都是及时的、也是必需的.但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还是作为一门课程,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体系、严谨合理的教学过程设计将无法保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教学的实现.

高校美术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间美术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高校美术专业设置民间美术课程的目的

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是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高等美术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强调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审美倾向和思维模式得以逐步形成,可以说基础课程目的的有效实现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艺术发展方向.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在现阶段基本上还是沿用西方的美术教育结构模式和方法,尤其是美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如:素描写生、色彩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多源自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和理念.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西方文化的思维状态之中,传统的中华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备受冷落.这种状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美院在“年画连环画系”基础上创建了“民间美术系”后开始发生改变.国内许多高等美术院校相继开设了“民间美术”课程.但直至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才将“具有人文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使命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善于探究的学习态度.”[1]确定为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之一.在这种培养目标与要求下,民间美术课程终究有了一个正当理由登入高校美术教育的殿堂.但是,只有目标与要求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民间美术课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下,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世界文明的趋同性特征越发显著.在建筑、服装、日用品、文化用品、工业产品等方面所充斥的西方元素使得中国年轻的一代自幼年时期便全方位地接受了西方的文化,而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传承却显得局促多于镇静,困惑多于清醒.今天,高等教育所面对的正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一代,能否在教学中吸引这些年轻人,成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二、基于美术专业教学背景下的民间美术课程不可浅尝辄止

美术专业教学体系,是一个包括专业教学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的统一整体.民间美术作为专业基础教学环节的一门课程,其设立的目的就是将源于西方思维方式的传统的美术专业造型、色彩训练,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思维方式相结合,共同为其后的美术创作奠定基础.一、二年级是美术专业学生艺术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基础训练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绘画表现方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尽管高等美术教育的改革工作也在大跨度地向前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当代性与实用性都有了很好的进展,但总体框架仍囿于西方传统模式之下.而民间美术进入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必要性虽然得到了业内的充分认同,但高校美术专业的民间美术课程依然较多地局限在考察、欣赏的层面,并没有在更深层次上得到践行.

显见的是,作为广大劳动民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形式,许多民间美术品类在中华大地上已传承千年,其所反映出的并不仅仅是美伦美奂的形态与色彩,而更多是它充分体现着的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浅尝辄止的民间美术教学对前、后置课程的衔接作用、对美术专业学生基于民族精神内涵的艺术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对新一代美术人才文化自觉观的养成并无裨益.

民间美术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所谓的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文化.它在某段历史阶段会呈现相对的稳定性特征,并与特定地域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民俗文化与民族文化等紧密关联.然而多数院校的民间美术课程多强调通过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与分类,而对如何引领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某一地域内的民间美术品类则多有不同程度的忽略.大而全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时间限定下必然只能是泛泛而谈,且多于空谈.因此,结合本地资源与专业特色,强化民间美术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三、民间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

在美术专业教学中设置民间美术课程的目的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开拓艺术思维、丰富艺术语言、提升艺术创新能力等.因此,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关注身边的民间美术形式,到民间采风是必须的.我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采风,我们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层次地接触民间文化,亲历民间美术品的制作过程,搜集原汁原味的民间美术形态,而且可以结合前、后置课程引导学生对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进行必要的整理、归类与提炼,并能够运用现代的构成规律和方法,赋予民间美术形式以新的创意.这个过程正是教师带领学生从对民间美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透过丰富的民俗活动抓住民间美术的本质与规律;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中,切实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美术专业课程具有短学程化、技能化等特点,教学活动的场所也具有非课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此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民俗博物馆、民间作坊,以及参加民俗活动并参与制作民间美术品等,都可成为有效开展民间美术教学的空间.这种现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形式不仅符合美术专业教学的特点,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严谨、科学的教学过程设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校外教学形式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灵活性都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能够根据教学目的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有节奏地合理组织民间美术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并具有引导学生学习和参与民间美术实践活动的能力.

结语:

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体系中逐步融入中国的文化精神,是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更是我们必须慎重对待的迫切任务.基于此,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在现有的民间美术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筛选、整理、比对和总结,提取出符合视觉艺术表现基本原理并有着浓厚民族精神的民间美术形式规律及特点,并与现有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相结合,取其与之相适应的核心造型特点和形式法则,进行融入和替换,进而建立或改进部分美术专业基础课的训练内容,以期达到在基础课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中国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培养和熏陶.

注释

[1]网站2005-3-21,发文字号:教体艺[2005]2号

责任编辑:刘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