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域文化价值

点赞:28961 浏览:1331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文化价值中的文化需要客体和主体的相互关系,围绕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繁荣满足了衣锦还乡的客体需要和海外潮商追求精细的主体需要,探讨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域文化价值.

关 键 词:民间工艺美术;潮汕文化;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民间工艺美术有着其他美术门类之母的称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其工艺制作、形式美感、文化内涵蕴含着独特的区域性.它孕育于不同区域的文化当中,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观念,表达了他们自身的审美趣味,显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之一.文化价值是一种关系,它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存在着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另一方面存在着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当一定的主体发现了能够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并通过某种方式占有这种对象时,就出现了文化价值关系.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从根本上说,文化受制于不同区域的生活方式、风俗传统、行为习惯等区域环境的约束,是一个区域人群的深层意识.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集中体现和潜力魅力所在,是文化特色的品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到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经济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念、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文化正是民族文化本体的区域性折射,不同是生产方式和地域特征形成了是极有影响的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

文化价值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不管是人的文化需要,还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文化产品,都只能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潮汕文化是由讲“潮州话的民系(也就是潮人)所创造的一个文化共同体”.潮汕地区(指今天的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背山面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风格独特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潮汕文化.它起源于潮汕先民,在距今3400年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原生文化:浮滨文化、南越文化,成型于秦汉(受汉文化的洗礼),发展于唐宋(中原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昌盛于明清(海洋文化的渗透),创新于现代(外来文化的影响).潮汕文化是在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吸取了中原文化与古代南粤岭南土著文化的优良成份,同时又受到海外文化的强烈影响,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族群民系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气魄.潮汕文化是由“作为土著的百越文化、作为移民的中原文化、作为侨胞的海外文化”三种文化聚合形成的,文化的融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资源和艺术营养,在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影响下的民间工艺美术,升华出独具特色的艺术色彩和文化价值,酿造了以“潮”字号为代表的诸如潮州陶瓷、潮州木雕、潮州刺绣、潮州剪纸等种类繁多的潮汕民间工艺美术.

二、文化需要的客体:民间工艺美术的繁荣和创新满足

海外贸易成功商人荣归故里的需要潮汕地区东面临海,海岸线漫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域广阔,是著名“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段港,(元朝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说:“万里石塘,由潮洲(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万里石塘一指连通东西洋的贸易航线).这种自然环境对潮汕的历史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发达的海外贸易历史和悠久的“逐海洋之利”传统,使得这里商业气息浓厚并由此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潮州商帮.

明清至民国时期,海上贸易的成功导致祠堂民居的大量兴建而引发建筑装饰工艺附件如木雕、石雕、嵌瓷等地域风格的建立,使潮州木雕成为四大木雕之一,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重要分支潮绣进一步的完善,大吴泥塑跻身三大泥塑.潮汕工艺美术步入全面鼎盛时期,各个艺术种类都具有大批精品遗存于世,其工艺水平之高艺术风格之精让人叹为观止,满足了衣锦还乡的富商巨贾的要求.

从清雍正重开海禁起,潮汕海商迎来了辉煌的红头船时代.清中期郑昌时在《韩江见闻录》中记录潮州民谚红头船“上至天津下至马辰”,指向上往东北方向航行可达天津、日本等“东洋”,向下往西南航行可达马辰(印度尼西亚的重要商港)、暹罗等“西洋”.当时海外商贸的昌盛可见一斑.

文化价值任何时候都是为人怎么写作的,人类不需要的东西不具有文化价值.海外贸易的成功滋生的众多大亨富豪在潮汕人强烈的宗族意识和光宗耀祖思想的支配下,从清同治开始,挟巨资回归故里,建祀堂起大厝.饶宗颐先生在1948年主纂的《潮州志》载:“都市大企业及公益交通各建设多由华侨投资建成.内地乡村有新祠厦屋,更是十有由侨资盖建”.如著名的南盛里(新加坡富商南金生所造)、东里寨(航海巨商郑毓宗所建)、陈慈黉故居(泰国商人陈慈黉营建)、隆都上北村“七落”大厝(七位旅泰潮商一起建造)等,最突出的就是花费14年耗资26万银元建造的从熙公祠(马来西亚富商陈旭年所建)和耗时10年花费30多万银元打造的潮阳梅祖家祠(巨商陈梅生所造),工艺美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衣锦还乡大兴土木的需要.

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经营成功的商人后代继承家业后为祭祀先祖所建)以精美绝伦的木雕和石雕闻名中外.这个祠堂里面璀璨夺目满载辉煌,梁枋、梁桁及柱间布满了富丽堂皇琳琅满目的潮州金漆木雕装饰让人目不暇接,定睛细看,玲珑碧透精妙入神;举目远望,雍容华贵庄重大方.而石雕的杰出代表就是前面提及的从熙公祠和梅祖家祠.梅祖家祠因倒挂在屋檐下的6只石雕花篮也被称为“石花篮祠”.当时为了展现潮汕石雕技艺,专门聘请具有“石雕之乡”美称的潮阳泗美村石雕名匠前来雕刻.据说每雕刻一只花篮则耗时长达一年多,雕刻时大小铁椎用了30多支,最小的铁椎只有铅笔芯大以便伸进“篾缝”里雕刻.

潮汕地区的独特美术品种嵌瓷技艺也是突飞猛进.嵌瓷创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代,是采用各种釉彩光泽的陶瓷片,经剪取敲制、镶嵌、粘接、堆砌而成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人物等浮雕或立体雕效果的建筑装饰品,多立于屋顶,营造了一个“鸟革翚飞”的奇异世界.潮汕地区日照时间长,雨水又充沛,嵌瓷经日晒雨淋后历久弥新色彩更加鲜丽.潮汕许多乡土民居也以嵌瓷作为屋顶装饰.潮绣抽纱工艺的形成是潮汕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一个创新体现,是传统的潮州刺绣工艺和欧洲抽通工种融会贯通巧妙结合的产物,以其精巧轻盈淡雅而被誉为“南国之花”.

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域文化价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艺美术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文化需要的主体:海外侨胞文化的介入决定

民间工艺美术的精细性潮汕地区拥有富饶的潮汕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夏季温高无酷暑,冬天和暖有阵寒”.从元始,迁入的闽南移民和本土的土著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潮州民系.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入,地少人多闹起了地荒,生存环境日渐严峻.到清乾隆中叶,已到粮食不敷自给的局面.“耕三渔七,商船贩舶往来如蚁”,是明清时期潮汕人因生计所迫不得不做起了朝廷海禁时不允许的海上冒险生意的真实写照.激烈的生存竞争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想求生存谋发展就得精益求精,因此“耕田如绣花”成为潮汕农业生产最突出特点.在这种精细情操的熏陶下,行为方式和审美要求也逐渐发生改变.人口和环境的矛盾使潮汕人不仅转向经商和海外贸易,也转向手工业等其它行业,精雕细镂的民间手工业艺术风格应运而生.

任何文化都由其自身发展出来的象征和符号来表现,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Geertz)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

文化价值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人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也是文化价值的承担者.不管是人的文化需要,还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文化产品,都只能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人们创造文化需要和文化产品的能力,本身也是文化价值,而且是最本质的文化价值.

在海外侨胞回归故里彰显身份的大型建筑中,工巧精细成了建筑构件等工艺美术的评判技艺高低的标准.侨胞文化的主体需要加剧了文化产品争奇斗艳追求精细风格之风.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着主人有财力去要求工艺品的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给能工巧匠提供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使得技艺水平精益求精美奂美仑;因为艺人有时间去推敲技艺的精湛有动力去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如从熙公司的建造,主人为了使石匠安心工作,专门建屋相送,开工时好烟好酒敬若上宾,待工匠吃好睡足精神饱满时候才让动手干活,稍一疲倦即令歇息磨刀.精美绝伦的石雕就是如此“慢工出细活”的雕刻而成.

这种强烈的主体需要刺激了激烈的竞争也刺激艺人推陈出新.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工匠的才能,主人通常会请两班艺人同时动工意在比试技艺高低,施工之时各自用布和竹篾隔开直至竣工之时才拆去,让大家评判优劣,优胜者获得约占总造价三分之一的奖金.“输人不输阵”的理念使得艺人的工艺能力不断提高越雕越精,形成竞奢斗巧之风,使精巧细致的美学风格和文化价值取向愈加强烈.

“一条牛索激死三个师父”就是对精细文化价值不断追求的体现.从熙公祠门楼上“士农工商”石雕方肚里,伏在牛背身上的牧童手里所捏的那条双股相缠约16厘米长的悬空牛索,细如牙签,绳上股数清晰可辨,穿过牛鼻竟弯曲自如.有两个师父用很长时间来雕刻它,但无论怎样小心谨慎都功亏一篑,每每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时却不小心弄断,师父们十分懊恼觉得对不起主人,遂不辞而别.第三位师父吸收前面的教训,改用泡水细磨轻刮的方式才成功.

名闻海内外的潮州木雕也是处处体现潮汕精细文化的精神.潮州木雕与我国其它木雕流派的最大区别是采用镂通雕技法,尤以多层次纵横交错的镂通雕最具特色.通雕层次一般是两三层,最多的可以达到十几层,视材质厚薄和雕刻技艺高低而定.由于多层镂空通雕的作品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精细华美玲珑剔透.精细的潮汕文化审美观念通过精细的镂通雕得到表现,精细的镂空技艺在立体镂空通雕的虾蟹篓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蟹篓被雕得通透纤薄层次分明,疏密相称惟妙惟肖.刀法精细之处更在于“篓中篓”的雕法,即在一个蟹篓内再雕一个蟹篓,“内篓”里再雕个“内篓”,三层精雕细琢泾渭分明的龙虾蟹篓,每个蟹篓上的木雕篾条薄如纸板,有时最薄处只有1毫米,却还可辨别出路径、穿插、起伏.

潮州陶瓷的通雕和瓷花工艺是精细文化价值的另一种阐述.通花瓷是潮汕地区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品类.因其通体雕镂,又如潮绣抽纱中的钩织抽纱通花作品般玲珑剔透故取其名通花瓷.瓷花是用精制的瓷泥,靠手工一瓣一瓣地捏制而成.捏塑的花瓣薄如蛋壳蝉翼,细若发丝,轻盈如鸿毛,精细程度甚至达到“掷地而不破,落水而不沉”出神入化的境界.“薄如纸,细如丝,永不凋谢的鲜花”的技艺让人击节叹赏,极显潮汕文化的精细内涵.

潮汕剪纸是精细文化性格的另一彰显.潮汕地处南国,剪纸不仅具有南方剪纸的秀美灵动,而为求精致和细腻在剪纸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线条和“刹丝”上独具匠心.(“刹丝”即锯齿纹,由于潮州剪纸中的锯齿纹极为尖细,故潮州人又称呼它为“刹丝”,“刹”是个相声词,即是用剪刀把纸剪成一条一条丝的动作的声音)每一条锯齿纹,长短形状几乎都一样,整齐得你以为是机器的模胚做出来的一样.线条讲究纤细,历代流传下来的剪纸纹样经过每一代人的手,形象越剪越细,线条越剪越细,最后形成了游若细丝的审美风格和追求.用线的俏巧与流畅使画面更加玲珑剔透的潮州剪纸更具有简洁清新通透细致的美感.

四、结语

文化价值不仅是满足个体文化需求的事物更是社会产物.任何社会形态都有该社会特有的文化需要,这种文化需要只有通过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动来满足.民间工艺美术是根植于民间文化的一种创造活动,是自我创新不断发展的文化有机体,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往往表现出鲜明而完整的区域性文化价值.潮汕人精细文化心态就是通过潮汕工艺美术精致典雅的艺术创造活动来表现.没有文化消费也就没有文化生产,没有文化生产就没有文化消费.作为人们行为和行为物态化显现的是显现文化,而作为精神意识集中体现的是隐形文化,两者都以生产方式和地域特征,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地域文化.潮州商人的文化消费和潮汕工艺美术的文化创造,一起显现的文化方式(物态的木雕陶瓷等工艺美术形式)和隐形的文化(潮汕精细文化性格)构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