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环境育人思想发微

点赞:33043 浏览:1547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及实践中蕴蓄着丰富的环境育人思想,主要涵盖社会环境育人、学校环境育人、家庭环境育人等三个方面.蒙氏关于“有准备环境”“吸收心理”“心理胚胎期”等概念的提出,儿童敏感期和成长阶段的划分等贡献,至今仍对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环境育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96-01

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是20世纪初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之一,与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riedrichWilhelmAugustFrbel)同为近代欧洲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她宣传个性自由,强调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和自觉的精神,“呼吁通过教育改造世界,促进世界和平”①,培养具有完备健康人格的青年.1907年在罗马开办“儿童之家”(CasaDaiBambini),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环境育人②思想及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新教育运动和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社会环境育人思想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社会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她认为教育本身的目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生物目的,即培育个体的自然成长;其二是社会目的,即锻炼儿童适应和利用社会环境的能力.这两个根本目的的完美结合才称得上是理想的教育,而理想的教育应该在“有准备的环境”(PreparedEnvironment)中去开发儿童的潜在能量,使其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充分的发挥.蒙台梭利首次提出“有准备的环境”的概念,这与我们目前常用的“构造环境”的概念大体一致,同属于社会环境范畴之一.因为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是“构造环境”,是人化的自然,这对于感官(或称感觉)发达而思维相对较弱的儿童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儿童对周围的环境的模仿能力极强,虽然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模仿,为此,教育者必须提供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美观舒适的生活设备,实用安全的教学教具,构成一个真实,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环境,让儿童有机会独立、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学校环境育人思想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潜力应以一种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任何压抑这种冲动的教育方式都是必须摒弃的.她猛烈抨击传统教育中用惩罚和奖励逼迫和诱惑儿童屈从的做法,认为这是学校长久以来形成的看似光鲜,实则极为失败的教育方式之一.而真正科学的教育的根本原则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其按其本性去表现自己.在“儿童之家”中,蒙台梭利鼓励儿童自由活动,她认为只有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科学的训练,才能令儿童全面而健康地发展,而学校正应是为儿童创造这种条件的育人环境处所.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功能,让儿童学会创造性地完成自我希望达成的“作业”,而后逐步修正和改进自己,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完成一种质的提升.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一样,都受到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思想的影响,她竭力反对学校对儿童的身心的束缚,主张以儿童为主体,强调顺其自然和儿童的自我教育,“老师必须去引导孩子,但不能让孩子感到老师无处不在”,应“随时准备提供孩子所需的帮助,但永远不要成为孩子及其实践之间的障碍”.当然,她在关注学校环境育人功能的同时,过于重视学校环境的客观作用,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完全忽视教师说理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未免有“环境决定论”之嫌.

三、家庭环境育人思想

蒙台梭利的家庭环境育人思想受到柏格森(HenriBergson)和麦独孤(WilliamMcDougall)等人的影响,她提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彼此密切联系的特点:其一是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蒙台梭利认为人类的成长要经历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成长的“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是在后天环境中成长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其二是心理具有吸收力.她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对外界环境感知的特殊的鉴别能力,即“吸收心理”(AbsorbentMind),儿童可以从与环境互动和情感联系获取印象和文化,不断发现和塑造自己;其三是发展具有敏感期.她将儿童的敏感期分为感觉敏感期(0~5岁)、秩序敏感期(1~4岁)、语言敏感期(2个月~8岁)、动作敏感期(0~6岁)四个层次,并逐一论述了其不同的特点;其四是发展具有阶段性.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均有其特定的身心特点,第一阶段(0~6岁)、第二阶段(6~12岁)、第三阶段(12~18岁).更重要的是,儿童上述心理发展的全部时期,家庭作为第一维度的教育环境一直贯穿其中,所以,蒙台梭利特别强调家庭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她主张“教育应始于诞生”,遗传、家庭环境、教育等因素必须统一起来,而父母就是儿童的决不可替代的启蒙者.父母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生活习惯、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在儿童的感官和心理上发生作用,因而,家庭教育必须改变单纯关注孩子的生活所需的观念,更多的关注“改善孩子健康状况和拯救孩子生命这一积极探索的精神等加强孩子的思想生活,并使其从中获益”.因为思想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类的生活.

蒙台梭利的环境育人思想发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注释:

①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85页.

②环境育人:“环境育人”主要是指环境对儿童的化育及培育.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终生的教育实践主要关注于儿童这一群体,而“环境育儿”概念内涵实难体现其教育理念的普适性,所以,文中以“环境育人”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