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五步教学法

点赞:6152 浏览:1854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了让学生对《学前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并“愿意学”、“学得好”,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作者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教学需求,从内容、幼儿发展阶段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着手,改进教学,探索出一套“实用”、“管用”的方法,简称“五步教学法”.

关 键 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五步教学法

《学前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对学前教育师资的职前职后培养,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乃至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该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且需要在实践中体现理论的特点,加之传统观念对于专业技能(弹、唱、跳)的过于重视等原因,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该门课程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着力“活化”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师生共同探讨,重构了学科知识体系

1.教师梳理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目前,我们采用的教材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五大领域的活动设计与指导(分领域撰写).就学科体系而言,是较为完备的.以《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与指导》为例,包括绪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目标等十一章.如果逐章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因而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和取舍.首先,突出重点教学部分,根据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作为重点讲授和实践的内容.其次,设定自学内容.例如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理论基础、科学教育活动资源改为课后自学,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内容较简单易理解;二是诸如理论基础等内容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前导课程中已经学习;三是补充课外知识.再次,适当补充.现用教材列举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但未能按年龄阶段有效分队,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在校生理解,因而,我们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师用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作了一定的补充.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五步教学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学生评估学习内容,体现主体性.开学初,教师便将修订后的教学内容初稿提供给各班,并告知在第一次课堂面谈,要求以寝室为单位派代表发言.讨论后,学生提出了许多意见,如删去集体数学活动“时间和空间概念”中的“空间概念”而补充“时间概念”的学时,因为大家对“年”、“时钟”、“一分钟有多长?”等对幼儿来说较抽象概念的教学感到更为棘手.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整理幼儿发展年龄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

了解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合理期望,是组织好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学前师范生应具备和不断充实完善的基本功.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研人员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对幼儿发展的正确理解和把握.鉴于此,我们专门给出6课时研读幼儿发展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我们将此部分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各年龄段、各领域的幼儿发展目标和典型性表现.尽管《指南》给出了5大领域11个子领域32条发展目标和若干个典型性表现,但根据当地幼儿园的教育实际及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相关幼儿教师参考书,以《指南》为蓝本,作了一定的补充,使每一个目标在各年龄段的表现更具体,更有操作性,也算是“本土化”的处理.

能牢记学前儿童的发展目标及典型性表现必将为专业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已经梳理好的幼儿发展阶段特征.也就是说,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三、收集整理,归纳一般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从未有过教学经验的学前师范生而言,基本方法的积累非常重要.然而,时间和空间条件不允许我们在实践中慢慢积累,吸收前人经验,归纳和总结基本方法当是重要途径.目前,五大领域教学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不论是哪种形式、哪种内容,归结起来都会有一般的教学方法.因而,我们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按教师给定的领域或是领域内的某个子领域收集、整理八至十篇教案,重点对导入环节、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活动延伸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归纳.在下一次课堂上,以随机点名的形式抽查完成情况.这样保证了人人都参与,课堂互动环节才也有了更多的知识生成.下表是师生共同总结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基本方法.

表音乐欣赏各环节基本方法

四、层层递进,模仿中积累教学智慧

基于学生的学情及目前幼儿园教学多以现成教材为参考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学生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能力的培养拟定为“模仿教学”,在模仿中体会教学的意味,积累教学的智慧.整个模仿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由视频到教案;参与人员,由个体到小组;教学形式,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教学场所,由学校到幼儿园.

1.教学内容,由模仿教学视频到模仿教案.为了让学生较容易地进入模仿教学的状态,我们选择从模仿学视频着手,待学生对幼儿园活动的组织有感性的认识和体验之后,再进入模仿案.之所以强调“同一视频、案”,原因在于经过几年积累,我们发现这种“同一性”能有效增强实训效果,只有大家熟悉了,都认真准备了,才会用心看别人试教,才会在研讨环节有更多想法和认识.在2010年修订的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学前儿童活动设计》共144课时,分三个学期完成.我们在第一个学期和第二个学期前半段,主要是进行教学视频模仿,后半段主要以教案模仿为主.

优质的教学案例好比一架扶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探索和收获教学活动的乐趣和智慧.教学视频,如中班的歌唱活动《快乐小乐队》、社会活动《找路》,教案科学探索活动《笔宝宝站起来》、综合活动《一分钟有多长》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实训学生,由个人参与到三人小组.在共同分析视频、教案,梳理出关键知识点后,紧接着就应实际操练.我们把参加模仿教学的学生由“个体”逐步过渡到“三人小组”.在此过程中,“个体参与”是关键.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个体参与”特指在模仿视频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准备到试教都由个体独自完成.因为模仿现成的教学视频相对简单,引导学生“背”课、“记”课的过程体会原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智慧.

经历七八周的个体视频模仿之后,便开始“三人小组”模仿学习,其主要学习任务是“教案模仿”,共同完成选择、修改教案,撰写说课稿,教学准备,执教,课后反思等工作.相较于“视频模仿”,这项学习任务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更能体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另外,此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在交流中成长与进步.

3.教学形式,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一课多研”与“同课异构”都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常用形式.“一课多研”,即不论是模仿视频还是模仿教案,我们都坚持每一次课后,先反思,再集体点评(此时,前期人人准备的作用便发挥出来了),提出应修改和完善之处,并要求执教学生在下一次课前提交修改后的教案稿,未执教学生要在原教案稿上用醒目的标记做教研笔记.下一次课前再抽一两名已试教的学生展示,以评价改进意见是否得当.为防止疲劳效应,同一活动一般进行两次课的试教.每次课上记录表现较好的学生留待实习、见习期间再组织学生执教、观摩.


“同课异构”也是幼儿园主要教研活动形式,比“一课多研”高一层次.在课堂中,主要是指对同一份教案,提出不同的改编意见,可以改动部分,也允许全部改编.学生对于“一课多研”之后的教学案例改编较少,而对于新案例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主要集中于改变导入方式、活动延伸等较容易把握的环节.也有个别案例,学生在实际执教之后,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即“改教学目标”,这就意味着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的全部改编.

4.教学场所,由学校走向幼儿园.幼儿园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我们利用见习、实习、国培顶岗置换项目等机会,引导学生带着在学校里“磨”好的教学活动到幼儿园“试水”.例如,利用担任2011年顶岗置换进贤县片区指导教师的机会,组织学生将在课内模仿的《快乐小乐队》、《毛毛虫和蝴蝶》、《中国功夫》、分享阅读《我爸爸》在幼儿园中试教,同样采取现场点评、平行班执教,在“一次教学—发现问题—二次执教—发现问题—三次执教”行动研究式的“一课多研”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也逐渐领悟到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向其他领域延伸和拓展的,为其今后的教学和专业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尝试自主设计教案,组织教学

在学生经历前面很长一段时间的模仿和改编、仿编教案之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便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设计教案.即教师给定、学生自选一个题或一个案例,从设计教案→说课→组织教学→反思→由学生个人或三人小组完成.这个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创造力及机智的环节.由于教育价值观和对幼儿年龄特征理解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案例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个环节,同样强调案例的共享性.即每次呈现的案例,应是全班同学都做过充分准备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有效自评与他评.

通过以上环环相扣的“五步教学”,基本上实现了学生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之间的无缝对接,学生不仅基本掌握了幼儿园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方法,而且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教育的智慧,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