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电影与青少年素质教育

点赞:10479 浏览:439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

电影《跑吧孩子》海报电影《跑吧孩子》是新加坡首部获得国际电影大奖的影片,导演梁智强把故事大背景放在1965这个特殊年,目的是突显新加坡独立前后动荡不安的特殊社会背景.影片整个故事叙述拿捏准确,融合政治色彩以及童真童趣,以小事连接故事情节,让各层次观众都可以找到情感的归属.影片叙述故事突破传统的表现方法,通过聚焦小孩的瞳孔折射出尴尬的生存现实,暴露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变幻莫测,追求独立的艰难处境,以及实现美好愿望的强大动力.

影片核心人物是哥哥阿坤和明顺.哥哥阿坤去杂货铺借米时不小心把妹妹唯一的鞋子弄丢了,妹妹没有鞋子不能上学,哥哥就只能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妹妹,每天就等妹妹早上放学后穿上鞋子再上学.因为鞋子太大太破,妹妹经常被同学们嘲笑以及老师责骂,跑回家时经常摔倒.哥哥阿坤来不及穿上鞋子,经常迟到被学校老师罚跑.阿坤参加的足球队有一个鞋店老板的儿子叫明顺,阿坤为了向明顺争取队友和妹妹的鞋子,和明顺谈判每天给他和他的球伴做十二个功课,明顺自尊心太强,踢球技术

太差,输了比赛却出尔反尔不给他鞋子.为了给妹妹拿到一双鞋子,哥哥努力争取说服了老师参加了校派赛跑,比赛的第二名奖品就是一双鞋子,哥哥跑了第一名却没有赢得鞋子,最终是明顺在去英国前送给了兄妹两双鞋子,彼此握手言欢,故事以大圆满结局.

一、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写照

导演梁智强将镜头聚焦在新加坡追寻独立的动荡历史时期,在时代大背景的支撑下,用犀利而委婉的镜头讲述了新加坡的本土文化色彩,语言以轻松的笔调,对现实的辛辣讽喻是故事最大看点,为观众呈现的是一部青少年的励志大片.主角阿坤和小芳家庭穷困潦倒,正好赶上工人动乱,麦当劳餐厅的大爆炸,大批下岗工人温饱不济,以主人公努力争取一双鞋子做明线,以社会动荡不安的两级分化背景做隐线,以哥哥阿坤为了帮妹妹拿到一双鞋子而展开故事叙述.片中的主角哥哥阿坤是勤奋、勇敢、正义新加坡人的青年化身,而塑造的名顺是一个虚荣,懒惰、不诚信的富家子弟是马来西亚联邦的化身.故事虽小,情节也不复杂,但对于一个刚独立成长的小国家来说,何去何从,以小故事影射新加坡发展的艰辛之路.阿坤角色表现出来的不服输、不怕苦、坚韧不屈、独立自主的精神真切地表现了新加坡人民的优秀性格,虽然写一双鞋子都艰难,未来之路充满艰辛挑战,但没有放弃和努力.明顺父亲为了支持他的学业,为他从英国写了球组建了球队,还配备了球鞋球衣以及支持球队,虽有漂亮球衣和球队支持,可依旧踢不过阿坤.在艰难背景下,得到一双漂亮鞋子对阿坤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就像新加坡人想摆脱英国统治的束缚,渴望自由独立平等一样不易.明顺家的鞋店里有很多的鞋,阿坤(新加坡人)带着诚意和名顺(马来西亚人)成为团结友好的球队,但因名顺一伙人不满阿坤一伙球踢得好,于是心生嫉妒和他们发生碰撞冲突.电影叙述的小故事里有很多亮点和可观处,特别是在球队第一次要求解散的敏感时期,两队人马相遇,互发狠话,明顺一句“只有你们喝的水是肮脏的,我们喝的水是干净的,”这些带着讽刺鄙视的话语带到了孩子的世界里,同时刺伤了孩子的纯洁的心灵,缩写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激烈纷争,通过小事传递大矛盾.


·外国电影评论刘义军雷晓:探索励志电影与青少年素质教育阿坤兄妹二人在争取鞋子时,也在努力寻找妹妹的鞋子.故事围绕一双小小的鞋子展开,阿坤裸脚跑在路上被玻璃石块刺破流血的场景,裸脚参加长跑比赛,妹妹裸脚去找大婶告诉自己妈妈快要生产了的焦急.哥哥阿坤和妹妹小芳在村头垃圾堆里找被丢弃的鞋子,正好赶上和反对压迫的工人公然对抗,这就是1964年7月21日新加坡历史上著名的种族大.在寻找鞋子的途中,亲自目睹自己的父亲遭人打骂,爸爸告诉孩子是自己的错,因为正面临严峻失业以及工人动乱敏感社会时期.导演用寻找鞋子放在社会大背景,呈现种族大,以小扩大,细节处见真伪,小事中影射寻找独立自由的艰辛困难.

二、关于谈判的现实对立

在这个鲜活的社会背景下,新加坡追求的、和平、进步、公正、平等五大理想,在这个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以争取一双鞋子的孩童为主角,与这双鞋子密切相关的两个群体为辅助角色.明顺是一个自尊极强,聪明傲慢的小孩,他仗着有一个富裕的爸爸,在学校里目中无人,随意更改比赛规则,明顺和阿坤两个帮派曾为了球队的继续下去曾几次开谈判条件,所谓的谈判就是“你赢一点,我输一点,你退一步,我让一步”,先是以球队做诱饵,为了给阿坤为代表的理想派为他们做超负荷的作业,他们谈判的片段是为了争取自己合理应得的利益,但以一个不平等的条件为前提.为了给妹妹争取一双鞋子,也为了球队球队发展,哥哥阿坤答应七双鞋子,一个人做十二个功课,妹妹问哥:“他们让你做那么多功课,是不是欺负你呢?”哥哥说:“不会,大家都有好处.”妹妹问:“是否有问题?”哥哥说:“吵架就是我们的沟通方式.”有钱的明顺借着自己的家境来强迫阿坤一队屈服,甚至要求阿坤写好作业拿给他们,有求于他的人都只能顺从他.而阿坤的爸爸穷困潦倒,靠借钱度日,被流氓欺负也只好忍气吞声.在影片中,竞赛和友谊始终交织,制造悬念、矛盾和,作为同龄的孩子,个人性格差距也突显出来.明顺和阿坤把球队当做友谊的团体,当做梦想的象征,而明顺的随意指派队员,不尊重球员的擅长特点,明顺功课做不好,可以像阿坤谈判给他做功课,而阿坤遵守信用,努力为他们做功课.他们写纸条让他们穿一年,而此时的阿坤的牺牲是值得的,彼此各有所需,妹妹终于有了新鞋子,可是要等到大学才能穿,因为鞋子太大,两又发生了冲突,为了缓解矛盾,他们开始了比赛踢球.

三、关于比赛的输赢差异

为了赢一双鞋子,阿坤接受了名顺等人的挑战,参加了比赛,比赛规则是只要阿坤他们赢得比赛,就可以去名顺家鞋店拿一双鞋子,阿坤等人为了争取妹妹的鞋子,非常努力的踢进两个球,名顺的人马踢错球门而输了比赛,虽然是阿坤等人赢了比赛,明顺却随意更改比赛结果.名顺与阿坤再次决裂,阿坤不再为名顺写作业.名顺被父亲责骂,收回球队的衣服鞋子,要送名顺去英国读书,阿坤等人学习优秀而受到表扬.关于比赛新加坡在争取独立的路途中,处处受到马来西亚领导的打压,即使新加坡人努力争取和平处事,还是没有办法立即改变当时的社会局面.为了帮妹妹赢得比赛,哥哥努力争取感动哮喘发作老师参加学校比赛,因为二等奖的奖品是一双鞋子,名顺为了和阿坤争得比赛的输赢而参加比赛,阿坤拿了第一,奖品就是一块奖牌,而鞋子却给了第三名的明顺.好胜的明顺十分生气,而阿坤试图和明顺换鞋子时,明顺却赌气扔了那双阿坤梦寐以求的鞋子.在这场比赛中阿坤赢了,他终于赢得名顺,虽然他只是想拥有一双鞋子.这场比赛的胜利预示着新加坡的完美蜕变,终于从马来西亚的束缚捆绑中挣扎摆脱出来,一个崭新充满希望的明天正在眼前,一条挑战荆刺之路正等待谱写新篇章.四、关于纯洁感情的归宿

影片叙述背景突显出上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的社会背景、人口结构、语言环境以及教育制度的独特性,阿坤兄妹的生活遭遇仍是故事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也为中心思想赋予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影片以中学的哥哥和小学的妹妹交替换鞋上课为镜头切换,音乐响起,镜头不断在两个小孩之间切换.妹妹为了赶上哥哥上学,不顾老师的责骂,哥哥努力帮妹妹找一双鞋子,当得知同学的旧鞋子在胡同垃圾堆时,哥哥遇到正在叛乱打斗的恶势力,即使他身体娇小,也全力以赴.为了给妹妹争取到一双鞋子答应名顺不平等的谈判条件,为名顺及余党写作业;为了让妹妹高兴,哥哥把学习的奖品一只钢笔给了妹妹;为了赢得一双鞋子,哥哥打着赤脚参加比赛.在一些诙谐喜剧情节里,总会出现那么些角色立场分明的小角色,要么是在争吵的时候起哄,要么是到危难时候出些馊主意.小黑,小红点,肥猪都是阿坤的好朋友,他们都努力帮阿坤想办法.争取明顺成功.青少年间的友情难能可贵,在阿坤上学迟到,校长罚阿坤扫地打扫办公室,朋友们都帮助他.在剧情中,也显示出兄弟情深,名顺和阿坤两对人马看似对峙的群体,在剧情中也无时不透露着他们之间的感情.妹妹穿着哥哥的鞋子掉到水沟时,名顺友好的为她拣起来,吵架也是他们之间一种沟通方式.当明顺离开时,却意外送给了他们兄妹俩一人一双鞋子,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少年友谊.剧情中,也无时不透露着夫妻情深,在动荡不安的背景里,爸爸还是努力在工作,即使没有饭吃,也要给怀孕的妈妈炖补品;哪怕在外边受了欺负,回去还是积极努力的在安慰对方.剧中还有难能可贵的母女情深,妹妹为了去喊接生婆,不顾艰辛万苦,小孩终于顺利诞生,同时也是新希望的诞生.

电影的主题歌曲《拥有》歌词写得好:“看不到你眼里的泪滴,却听到你坚强的呼吸.多少汗水和多少经历,也听不到你疲惫的喘气.你跨出的脚步越是艰辛,我们的心就更加靠近,就这样傻傻地继续前进.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我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轻易地低头.我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放弃的念头.不管路要怎么走,不管是谁牵着谁的手,只要我们的心紧紧相扣,我们就什么都拥有,都拥有.”整个曲调充满信心和坚韧,故事的结尾是引人深思的一段对白:兄妹俩穿上新鞋子,走在路上面对泥泞的小路,穿过曾经走过无数次的小路,他们想到了一个问题:没有鞋子的时候,我们知道路该怎么走.但有了鞋子的时候,我们又知道路该怎么走吗?这是新的历史里程碑,当新加坡没拜托马来西亚束缚管制时,在寻找独立的梦想;如今真正的独立出来,后面的路却漫长艰辛,但也有能力、信心和决心,走好这条康庄大道.

励志电影与青少年素质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鞋子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责任编辑: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