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闻网站的困境

点赞:25087 浏览:1174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3年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秩序专项行动,“中国公民新闻网”因“虚检测标注备案信息,未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怎么写作资质,非法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业务等违规采写编发虚检测新闻信息”被依法关闭.此前,自称为全球最大中文公民新闻网站的Chinfest在运行5年之后同样关闭了.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公民新闻网站的蓬勃发展,两家中文公民新闻网站先后关闭,不禁让人思考:中国现阶段是否具备公民新闻网站发展的基础条件?公民新闻网站是否为目前有效的公民新闻平台?

公民新闻网站的困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公民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公民新闻网站的兴起

公民新闻的兴起体现了公民追求话语权,倡导新闻平等自由的内在要求,客观上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多元化与繁荣.公民借助网络技术平台,特别是在互动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由的Web2.0时代,通过论坛、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网站、公民新闻网站等各种平台参与公民新闻报道、意见表达和公共讨论.

公民新闻网站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新闻平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第一,和其他公民新闻传播平台不同,它是一种新型的新闻网站,最大特征是它的主要内容由普通网民担任记者来提供,网站内容由专门的网站编辑人员进行把关,被视为对传统媒体的一次革命性和颠覆性突破.第二,和传统媒体的公共新闻板块不同,它强调公民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是以公民为主体、公民独立自主地进行信息采编和传播的专门性的门户网站,体现受众的传播权、知情权,以及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第三,公民新闻网强调公共性、公益性,与以商业网站为依托,零散的公民新闻依附空间有着质的区别.

公民新闻网站的生存要素

笔者认为,中国公民新闻网站的生存需要三个基本要素:

1.网络环境的完善性

网络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公民广泛参与公民新闻的传统技术壁垒,充分调动了公民参与采集、报道、传播新闻的积极性.但网络媒体的开放与匿名使得各类公民新闻真检测难辨、鱼龙混杂,加之立法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客观现实,往往使得公民新闻变成公民“传闻”甚至公民“谣言”.因此,开放宽松的网络环境必须兼顾有效监管.“中国公民新闻网”未依法获得相关怎么写作资质而运营五年之久,且有采写编发虚检测新闻的情况,实际上也反映了网络监管的某种缺失.

2.公民新闻意识的自觉性

从公民新闻的发轫来看,公民新闻的内在动力是公民话语权的觉醒,敢于挑战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渴望获得更多的知晓权和表达权,这也是推动公民新闻发展的内因.公民新闻网站强调以公民为主体,公民采集、编辑、传播的信息是网站内容的来源,虽然有的网站为公民记者提供经济报酬,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公民参与新闻报道,但公民参与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网站经营管理的成熟性

公民新闻网站在内容上强调公共性、公益性,与商业性网站和专业媒体的新闻网站相比,缺乏直接的经济支持.如何在获得经济支持的同时又保持网站的独立性,是公民新闻网站经营管理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难题.


“中国公民新闻网”成立之初明确定位为公民新闻网,这对推动中国公民新闻发展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但在公民新闻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困境:如何保证网络环境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和监管的有效性?如何实现公民新闻的自觉和自律?如何使公民新闻网维持经营同时保持独立性?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着公民新闻网的生存和发展.

公民新闻网站的模式

得益于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公民意识的增强,世界范围内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公民新闻网站.韩国OhmyNews采用公民新闻内容提供与专业记者把关相结合、商业化运作与独立新闻内容相结合的模式,保证了新闻质量和资金来源.中国台湾Peopo以公共媒体为后盾,采用专业新闻与网络新闻结合、新闻媒体和社会社团结合的模式,解决了网站运营管理的问题.美国AssignmentZero的“众包”模式,凸显了公民的参与和互动.

以上三种模式皆具有独特的示范意义,但将这些模式照搬到中国大陆加以运用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首先是模式运行的社会环境、传媒体制、公民新闻发育程度有差异;其次,模式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OhmyNews早期以商业化模式获得成功,但是严重依赖广告收入产生的弊端由于金融危机逐渐显现出来,使得网站陷入财务危机.Peopo赖以生存的公共媒体在中国大陆现有体制下难以真正具备,而AssignmentZero模式则需要公民极大的参与热情和一定程度上的媒介素养,这也很难在一日之间得以实现.因此,中国的公民新闻网站需要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性的发展模式.

依托专业媒体发展公民新闻

就中国社会发展阶段而言,虽然我国具有公民新闻网站发展的网民基础,公民社会也正在逐步形成,但是我国公民新闻的发育仍然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新闻网站还有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要建立完全独立的公民新闻网站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在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新闻网站诞生之前,依托专业媒体发展公民新闻是目前的最优选择.

1.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的融合趋势

美国学者SteveOuting认为,公民新闻网站最理想的发展模式是媒体的专业化内容与公民记者提供的内容有机融合,彼此补充,共同呈现.

在专业媒体新闻和公民新闻融合发展方面,“iReportforCNN”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样本.“iReportforCNN”是一个全球民众均可以通过网络上传突发性事件的图片和视频的公民新闻平台,每期节目内容分为三段:硬新闻、新闻评论和软新闻,内容形式包括声音报道、图片报道、网络视频工具连线报道等,内容全部都由公民提供.CNN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新闻素材的采集、测评、核实和把关方面.每年有12,000余条iReport内容被CNN采用.“iReportforCNN”一方面为全球的公民记者提供了自主参与新闻采集、发布、传播的平台,调动了公民记者的积极性,推动了公民新闻的进步,同时挖掘了专业记者无法面面俱到的新闻来源,开创了新颖的新闻报道方式;另一方面,则利用CNN的专业媒体优势对纷繁复杂的公民新闻进行把关,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实现了专业媒体内容和公民新闻内容的互补、融合和共赢.鉴于全球公民新闻的发展,中国传统的专业媒体陆续开始探索并实践公民新闻.如杭州电视台推出“新闻自由拍”,《成都商报》社会新闻版开设公民报道专栏“城事e闻”,打出“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网友都来发布新闻”的口号;在《中国日报》支持下成立的直播网(.moobol.),以“把你看到的拍下来”为口号鼓励网友用数码相机和手机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重庆商报》在腾讯开设微视频博客等.

2.专业媒体对公民新闻的热情欠佳

客观而言,类似的公民新闻实践,在中国众多的传统专业媒体中只占极小比例.除了在地震等突发性事件报道中集中凸显了公民新闻的价值,公民新闻仍然只是传统新闻的调味剂.传统专业媒体表现出拥抱公民新闻的高姿态,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显得十分务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民新闻难成气候.

“iReportforCNN”的成功以及全球范围呈现出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融合的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民新闻对于传统专业媒体的冲击.《自媒体》(WeTheMedia)的作者丹吉尔默这样总结“公民新闻”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草根新闻从业者摧毁了传统媒体对于新闻的垄断权,并将新闻从说教变为对话.”在如此趋势下,中国的专业媒体为什么缺乏与公民新闻融合的热情呢?究其原因,一是公民新闻的价值有限.由于公民记者普遍存在媒介素养和新闻专业能力的缺陷,其提供的新闻价值往往是有限的,这对惯于发挥议程设置作用的专业媒体而言是缺乏吸引力的.二是双方地位悬殊.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不对等的价值交换,反映的是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公民新闻在专业媒体长期累积的优势面前缺乏话语权.三是传统媒体展示平台的局限性.由于手机、相机等拍摄设备的普及,公民新闻更多表现为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传统媒体虽然开设了网站,但对于广泛吸纳类似的公民新闻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

3.网络媒体在公民新闻实践上积极探索

相比之下,腾讯、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在公民新闻的实践上显示出不断的创新性与推动力.这些门户网站相继开设的论坛、博客、播客、拍客、微博,为公民新闻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平台.以腾讯拍客为例,该栏目不仅有指导性质的“拍客入门”,还对拍客作品画面、背景音乐、内容真实性等问题提出规范标准.并且,详细设置奖励机制,登上腾讯网首页“今日热播-小图”的拍客新闻最高可获奖励2000元.腾讯拍客以奖金为激励机制,吸引了大批拍客的加入,作品内容涉及广泛,践行“记录行进中的影像中国”的主张.作品质量上严格把关,使一些腾讯拍客新闻成为央视等传统专业媒体的资料来源.腾讯拍客客观上成为公民新闻的集聚地,激发了网民参与公民新闻的热情,引起了传统专业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结语

在公民新闻网站尚难以独立支撑时,恰恰需要中国专业媒体对公民新闻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专业媒体对于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应该具有自觉的责任意识.随着公民记者媒介素养的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热情的高涨,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公民新闻成长的土壤日益肥沃,专业媒体新闻和公民新闻才能真正实现互补和共赢.在此基础上,探索并实现中国的公民新闻网站经营模式将会有更坚实的基础和更深远的意义.

【本文为海南大学“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之“海南文化软实力科研创新团队”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