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培养

点赞:23099 浏览:1055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1].因此,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名副其实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已纳入高等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可见,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关系着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2].

一、具备良好“师德”的重要意义

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认为: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汉恩·吉诺特感叹: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发现,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笔者以为,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其意义体现在两方面.

1.良好的“师德”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是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师德”是为师之本,良好的师德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给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但这又何尝不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呢?一个人在敢于担当培养别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得首先成为一个道德卓越的人.虽然教师既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也没有非常显赫的声名和财富,但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和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所以,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更高尚的人了.可见,教师必须具备卓越、高尚的职业道德,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总之,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无论自己所处的地位如何、待遇如何,都要努力做到四点.一是具有“安于平凡、默默奉献的恬淡心境;二是富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三是具备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质;四是树立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2.良好的“师德”能使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良好的“师德”是一个标杆、一座灯塔.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尊师重道传统的国家,莘莘学子对教师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敬、仿效的朴素感情,愿意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行为的典范和前进的标杆.教师在举手投足之间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俄国教育家加里宁曾这样比喻: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无数双精细、审视的孩子的眼睛时刻盯视着你.所以,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校教师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与未成年的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在生理逐步成熟的同时,心理也趋于成熟.因此,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开始显露“独立”的端倪.但这不意味着大学生不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而只是从少年时期对师道的“崇拜”和“仿效”转变为对师道的“研究”与“传承”.由于大学生活具有特殊性,例如学术讨论、科研实验等,因此在师生频繁、紧密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会对大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更应注重具备良好的师德,尽可能以比较完美的人格影响和引导大学生.

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有学术的影响力,更要有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仿佛一部好的教科书,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高尚“师德”的思想基础

如今,“师德”建设已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六个角度界定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怎么写作社会、为人师表.这二十四个字,内容丰富、要求较高,涵盖教师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态度和行为等方面,为高校教师确立了“师德”培养的目标.

但当今的高校校园已不再是单纯的学术“净土”,功利观念随着“西风”的吹拂送到每位教师面前,少数“灵魂工程师”的心灵被“功利”攫取,出现了“学风浮躁、学术不端”的现象,严重破坏了人民教师的声誉.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就要具备三个思想前提:甘于教书治学(稳得住信念),乐于学术探索(耐得住寂寞),安于俭朴的生活(守得住清贫).


1.甘于教书治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们的国家、民族带来经济大繁荣、社会大发展,但也夹杂着拜金主义倾向和贫富不均现象.社会上灯红酒绿、权钱交易、唯利是图和金钱至上等负面效应,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教师的“定力”.如果教师抵制不住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因素的诱惑,难免出现心理失衡甚至扭曲的情况,以致无法静心教书治学.因此,高校“师德”修养的第一个思想前提是:甘于教书治学(稳得住信念).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的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怎么写作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可见,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便要做好三点.一是矢志不渝,坚守信念,以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教育事业;二是努力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干实实在在的事情;三是默默奉献,甘为人梯,做学海上的一座桥,让学生踏着自己的身躯走向成才的彼岸.

2.乐于学术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处在科技进步、学术探索的前沿,它不仅承担教书育人的现实责任,更担负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的特殊属性,决定了高校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带领学生到人类尚未认知的领域中探求,破译有益于人类的东西(称之为学术研究),这是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当前,市场经济的功利至上主义已渗透于高校的校园生活,与教师的竞岗、晋职和评优叠加在一起,在教师队伍中的确有浮躁之风存在.一些教师耐不住学术研究的孤独与寂寞,追求学术研究“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了评职称、出成果,不惜学术查重、剽窃他人成果,由此导致职业行为失当,为人师表欠佳,学术道德失范[3],严重玷污学术研究殿堂的圣洁,败坏校园风气,损害人民教师的形象.因此,高校“师德”修养的第二个思想前提是:乐于学术探索(耐得住寂寞).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既然是“探索”,就不可避免要“碰壁”、失败和走弯路,有可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甚至影响自己的名利、地位、经济和生活.但只要我们坚持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学生共同探求自然与人类的奥秘,即便终生无获,我们也给学生与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与探索的基础及秉持实事求是、不图虚名的道德品质.

3.安于俭朴的生活

与其他工作相比,教育工作比较繁重、待遇不高.当有人“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时,教师不是在三尺讲台上讲课,便是在斗室之中研究探索;当夜幕降临人们或举杯相约或花前漫步时,教师还在伏案备课、批改作业,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两袖清风、春蚕吐丝”,便是对教师职业的生动写照.

现实社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现象,身边同事弃教从政或经商、平步青云或迅速致富的事例等其实,浮华社会中的一切对教师而言都是莫大的诱惑.如果心不静、志不坚,不甘清贫、羡慕繁华,便会在金钱、安逸面前迷失方向,守不住道德防线.因此,“师德”修养的第三个思想前提是:安于俭朴的生活(守得住清贫).

安于俭朴的生活,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六十多年前,革命烈士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他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的“清贫观”,既有物质上的贫困、贫穷之意,更有精神上的清高、淡泊之义.拥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美誉的人民教师,应当笑对清贫、乐守清贫,“与其浊富,宁死清贫”(唐·姚崇《诫》),在贫困面前展现应有的节操与品行.做教师,既有辛劳和付出,又有收获与享受.

“师德”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因此,人民教师担负着光荣而崇高的历史使命.可见,教师要认真领会“师德”的丰富内涵,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托起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