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点赞:8871 浏览:337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德育》2013年第12期发表了“落实新纲要,务求新推进—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教授”一文,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结合自己30年的教育管理实践和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探索,我认为孟万金教授的这篇文章,堪称是基层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纲要》)的指南.我们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就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灵魂.

其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彰显新《纲要》的核心理念.孟万金教授提出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理论体系整合吸取了“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等思想精华,切中传统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要害,将研究和教育的重心确立为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内在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奠基幸福人生,这与新《纲要》明确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完全吻合的.因此,落实新《纲要》,必须全力推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其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通常也称为“心育”,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主要是指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及手段,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其心理素质的各个层面进行积极的教育与所需的辅导,从而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促使其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实践.可见,心理素质始终占据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核心位置,心育是素质教育的重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各种现象,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手段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从而为幸福美好未来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营造和谐向上的阳光心态,这其中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性、前瞻性和方向性.

其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以下简称《纲要》)是90年代乃至20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这一文件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之后,随着国家一系列文件的出台,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也进一步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对整体素质而言,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切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开发潜能,提升品质,以其塑造的求知力、思维力、友善、宽容等积极心理品质,有效促进智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促进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可以说,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总开关、总根基,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其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难题的有力抓手.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开放多元的环境下,激烈的竞争,传媒的影响,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都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加之某些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有的学生一上考场就紧张,发挥失常;有的由于家庭变故,造成心理畸形,对人对事冷漠无情;有的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时代难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并明确要求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与之呼应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中小学着重培养15项积极心理品质: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真诚、执着、爱、友善、领导力、合作力、宽容、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和信念希望.通过这些“正能量”的积聚,调动学生积极的健康的因素,客观地评价并悦纳自我,有效培养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挫折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学习效能,减轻学习负担,体验幸福快乐人生.因此,可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难题的有力有效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