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管理

点赞:5392 浏览:202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术交流活动是高校开展学术科研活动的必要基础,本文介绍了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的内容,总结了在学术交流活动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所在学院的学术管理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管理的对策.

关 键 词: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管理问题及对策

学术交流是指针对规定的课题,由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参加,为了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进行的探讨、论证、研究活动.可以采用座谈、讨论、演讲、展示、实验、发表成果等方式进行.随着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各种学术会议数量猛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如何加强管理,确保效果和学术水平,使高校在这方面投入产生最佳效益,是各高校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我院学术科研管理实际情况,谈谈学术交流活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一、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

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包含举办学术会议),出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校内部交叉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前两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

1.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由高校主办或全国性学术团体委托高校承办,面向各(全)国征集论文且有该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

(2)开展合作研究、学术报告、培训及访问考察:校外专家学者接受邀请,到高校作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科技信息等内容的合作研究、学术报告、培训及访问考察;

2.出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1)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由其他单位主办的,面向各(全)国征集论文且有该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

(2)参加合作研究、学术报告、培训及访问考察:受邀请到校外作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科技信息等内容的合作研究、学术报告、培训及访问考察;

二、学术交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管理难点

1.存在的问题

(1)学术会议是一项严肃的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相互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基于相应的活动主题有着重要意义,学术交流活动应由具体职能部门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组织进行.目前我国学术会议种类繁多,组织方式发生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学术会议应运而生,现阶段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衍生出非正规的、巧立明目的各种学术活动.此类学术活动组织紊乱、学术气氛淡薄,交流、探讨等学术活动流于形式,往往难以达到科技学术交流的真正目的.

(2)对学术会议论文的选择性不强,论文把关不严.由于学术会议组织者的参差不齐,有些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不经过各单位管理部门而广为散发,甚至寄给个人,事先无计划.根据实际收到的论文数量组织会议.对论文的质量把关不严,来者不拒.会议通知更是五花八门,留出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会议交流形式栏目,让与会者自行填写,还检测以出版论文集、推荐发表之名以达到吸引与会者的目的.

(3)部分科技工作人员不注重学术活动的学术水平,存在只追求开会次数或注重外出旅游观光的现象.会址偏重旅游景点,会费开支增大.当前会议往往以会养会,除安排学术交流外,还组织旅游、馈赠礼品,会务费收取较高.加之会议地点远离内地大城市,而且安排在高级宾馆饭店,大大增加了差旅费的开支.此外,同一会议同往人员增多,更是加重了高校的负担.这一状况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反而退而次之,难以达到学术交流的预想效果,还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

2.管理的难点

(1)鼓励参加与适当限制的矛盾.参加科技学术交流是促进学院科研工作的必要手段.事实上,很多学术会议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这样的会议学院应给予鼓励.但由于当前学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必须区别对待,对某些会议进行限制.由于管理人员对专业会议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十分了解,在批准参会人员时,未将一些会议参加人数加以限制,未对参加学术会议严把关,碍于情面而不进行筛选.同时高校部分老师对学术会议的选择性不强,部分与会人员不注重学术活动的学术水平,只追求开会次数或注重外出旅游观光的现象.鼓励与限制在具体管理环节中很难把握,管理者处于两难境地.

(2)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接受邀请,到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由于氛围尚未形成,一部分学术交流变成了少数人的学术讨论,没有达到全体学生老师皆收益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学术交流的实际效益.并且学术交流后未按要求将相关材料上交单位科研部门,此类学术交流的效果管理人员很难把控.

(3)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实际效果不佳,回校后形成实际推动效果的寥寥无几,在高校内部进行学术交流的气氛尚未形成,一部分学术会议资料未按要求上交单位科研部门,没有达到“一人与会,众人受益”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学术会议的实际效益.

(4)经费有限与开支过大的矛盾.高校的科研经费有限,加之当前学术会议开支逐年增加,学院不可能满足所有要求参加学术会议人员的需求.要使有限的经费合理支出学术会务费及差旅费.保证学院科技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常常难以做到两全其美.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方面继续支持科研人员利用学术会议将反映高校学术与科研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行广泛交流以提高高校学术地位,同时本着通过交流开放思想,启发思路以加快高校技术创新和研究工作速度的原则.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以增加参加学术会议的实际效果.

1.加强会议经费管理,保证经费有效投入.

按照第十五次校党代会的“以学术为本,共建学术繁荣”的精神,学术质量是学术会议的生命力所在.为了更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各信息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我院加大了对学术交流活动资助,近年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互动充分的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但学院科研经费有限,我们在学术会议经费管理中采取按研究所(教研室)定额分配等原则,超出部分计研究所成本核算消耗之中.这就促使研究所所长审批会议时要全面衡量、择优而定.机关审批报销时,差旅费按会议通知实际天数加直线往返天数计算.2.鼓励学术交流,保证学术影响

学院要求每个研究所每四年至少应举办一次以上学术会议,鼓励举办跨学科、交叉性学术活动.积极争取举办或承办高层次的国际性、区域性学术活动,着力构建多边交流、区域交流等多种学术交流平台.开展的国际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其主题必须有利于学院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对提高学院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会议主题所涉及的学科或技术领域,学院必须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即已形成有一定人数的学术研究群体,承担有省级以上研究课题或已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学技术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实施分类管理体系,提高参加学术会议的整体水平.

由于目前学术会议种类繁多,如果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学术会议分级、分类标准,对于控制学术会议数量,规模,对于各单位加强对参加学术会议管理必将提供极大的便利,更有利于提高学术的水平和社会效益.综上所述,为规范管理,鼓励广大老师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我院学术会议分级参照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布的《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第二版).本目录包括计算机学科目前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及期刊目录和一个综合类的国际学术期刊目录,是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录中,刊物和会议分为A、B、C三档.A类表示国际上极少数的顶级刊物和会议,鼓励我国学者去突破;B类是指国际上著名和非常重要的会议、刊物,代表该领域的较高水平,鼓励国内同行投稿;C类指国际上重要的、为国际学术界所认可的会议和刊物.

4.加强质量监控,提高参加会议交流论文的水平

(1)要求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论文必颁在大会报告、并且在申请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时.在申请表后附会议论文复印件且由所长在论文后签署对论文水平的评价意见.

(2)实行会前申报制度.承办学术会议的具体实施单位(系、所等),必须于会议前2个月向学院科研办提交承办学术会议的报告,内容主要应包括:会议名称、主题、主办单位、会议时间、地点,会议组织机构、经费来源、日程安排、拟到会专家学者名单,提交论文情况等,并附政府及学校主管所门、学会或委托单位的批文等.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须至少提前2周向学院科研办提交相应或相关的材料.


(3)实行会后报告制度.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结束后,承办系、所须向学院科研办提交下列资料:①1000字以上的会议综述1份;②会议资料(包括音像资料等)1套;③会议经费决算表1份.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提高参加学术会议效果的管理措施:一是实施分类管理,提高参加学术会议的整体水平:二是加强质量监控,提高参加学术会议交流论文水平;三是加强效果管理,提高参加学术会议的学术效益.通过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学院科技干部参加学术会议的实际效果.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基金资助(JGZZ12_01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资助(NR201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