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角度探析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

点赞:24240 浏览:1085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注度呈逐渐上升之势,而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也是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要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飞young”实践队在全国范围内的部分高校中展开了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通过网络问卷、实地调查等形式共收到3616份有效样本.本文旨在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对主要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给出建议.

关 键 词:行为心理学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

1.行为心理学简介

行为心理学是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毕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人内在的态度、思想、认知等会外在化而决定人的行为,行为心理学正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分析心理,从简单外化的行为窥探人的内心深处.

2.主要调查结论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2.1超九成大学生曾逃过课.

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一战场”,大学生的课堂出勤和参与情况直接决定着其在大学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多少.然而,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严重,仅不到一成的学生表示从未缺过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或许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端倪.受调查学生中一大部分是由于社团活动或学生会工作等事务冲突,权衡上课与否利弊后选择逃课的,抑或自学能力强,另外找时间补课,觉得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一定数量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选择逃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完全听不懂,或是老师照本宣科,还不如自学来的实在,从而对代课教师产生厌倦情绪.如此看来,学校的管理及教师的授课也值得当今的教育主管部门引起重视.很多高校以教师的科研情况作为评价一切的指标,导致教师只重视个人的科研情况,课堂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

然而,另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对上课失去兴趣,感觉上课无意义,所以不愿去上课.对上课失去兴趣源于个人的认知,他们没有认识到或轻视上课对获取知识的重要性,进而产生了上课无用论;认为上课没意义,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从行为心理学上讲,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所以失去了学习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动力也就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渐渐养成逃课的习惯.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逃课现象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如今的高校已经不再像七八十年代时,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课堂学习注意力能高度集中,具有浓重的学习求知气氛.行为心理学中班杜拉认为: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将是非常吃力的,而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者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在此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形象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大学生在看到自己同学经常逃课然后考试成绩很不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当做示范活动的形象性表象,对其进行效仿,这种榜样作用引导行为进行适当的操作,使其从上课和逃课的边缘转化为经常逃课,渐渐地,更多学生倾向于逃课,这样高校中逃课现象就会盛行起来.

2.2七成大学生有过行为.

大学的“六十分万岁”果然名不虚传.一个六十分,引得无数学子不惜为之铤而走险.

在“坦白地说,你有过行为吗?如果有,为什么?”一题中,只有三成同学表示从未考试,超半数的同学表示原因为“不愿挂科”.

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只是依靠考前突击备考.而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难度不断加大,仅仅靠考前突击而去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已经不太现实,所以更多的学生将目光投向了,企图通过来达到目的.行为心理学认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象,整体行为所选择的途径和方式总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则,托尔曼认为在人类身上,这一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也就是说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对待考试不是脚踏实地地上课学习,而是采取考试突击的方法,甚至采取这种违背道德、违反纪律的方法.考试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学校的良好学风,损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

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学校处分,如果侥幸没被处分,反而会助长这种风气.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学生诚信的缺失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造成危害.其实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测试,还包括对人格和态度的考核,如果学生在考试中,又何谈职业道德,更谈不上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了.

2.3四分之三学生认为宿舍氛围对自己影响大.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不仅能让学生们拥有舒适的休息环境,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陶冶学生的情操.

本次调查在“你所在宿舍的学习氛围对你影响大吗”一题中,74.28%的被调查者表示宿舍的学习氛围对自己影响“很大”或是“比较大”,仅有25.72%的学生认为宿舍对自己影响不大.

学生在宿舍里往往会被宿舍的大风气、大环境所影响,甚至是同化.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反应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刺激与同时发生或接近发生的反应自动联结在一起,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没有认知过程.通过对一些学生进行的采访得知,很多学生认为舍友的行为对自身有直接的影响,以周末上自习为例,他们“更多地愿意跟舍友一起去,认为这样会使上自习变得更加有趣味,倘若宿舍同学都不去自习的话,大多数情况下自己也就不去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人手一本”早已司空见惯,在宿舍环境相互影响的情况下,男生宿舍很容易就变成游戏厅,女生寝室则变为电影院,这些很多都是宿舍同学之间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2.4九成大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目标不是什么花瓶,需要制订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促使自己实行计划.制订学习计划是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自我监控学习进度的手段,直接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制订学习计划既可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在大学里,你会制订学习计划吗”一题中,有三成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制定”或是“根据课程表”学习,制订学习计划并能严格执行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一成都不到.

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接受的教育是严格按照学习计划进行的,或者更贴切地说是根据老师为我们制订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进入大学之后,我们的学习形式已不同于高中时代,更多的时间是靠自主学习.从行为心理学上说,这就存在一种抗条件作用,即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撤销其强刺激,并同时使一个新的反应与原来条件建立联系,则会使原有的条件反应更加迅速地消除.进入大学后,升学的压力消失,老师家长的要求降低,没有了既定的学习计划,按计划学习的强化条件消失,使得这一条件反应不能维持;轻松地学习模式便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很快形成新的条件反应.出于此原因,很多大学生不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还在等待着别人的监督和提醒,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自我独立性.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与当代大学生在高中时代所承受的过高升学压力密不可分.

2.5六成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元素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青年大学生的青睐.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校大学生如果能合理利用网络,它就会是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如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交流信息等:但如果不加节制地玩网络游戏,他影响的就不仅是学习,还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浪费大量的金钱.

在“你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什么”一题中,六成学生表示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

在我们的随机实地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示上网时间过多是影响自己学习的最主要因素.课余时间本是大学生用来巩固所学,发展自我爱好,提升能力的时间,但是很多大学生却将过多的时间用在了网络上,这一类同学很难从网络世界中抽身,很容易为自己沉迷网络找各种理由.不仅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而且容易使他们养成凡事都为自己找借口的自私、懒惰心理.这一类同学相对于其他同学而言,往往更容易相信虚拟的网络,这难免会给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虽然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得到很多从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但是网络在提供无数信息的同时,也充满了无数的诱惑和陷阱.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大学生上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目的:一是通过网络辅助展开学习工作等基本事务;二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一些自我提升与发展的信息;三是通过网络进行娱乐,包括看影视剧,玩游戏,聊天等.在行为心理学中,操作性条件作用,即有机体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根据变化对有机体的产生的影响,从而改变有机体的行为.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网络是无处不在的,当大学生每次通过网络放松自己后,获得了身心的满足感,上网这一操作对于有机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后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应用电脑及网络早已成为了大学生进入社会职场必需的技能.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而不是单纯地沉迷于网络,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从心里摆脱对网络的依赖性.同时也要求学校对网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3.对改变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结论,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希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3.1增强自我规划及监督能力.

一方面,大学生要规划好自己的近期目标(可以是一年)和长远目标(可以是四年),还应制订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选择最适于学习的场所(如自修教室、图书馆等),并适时对计划安排做出调整.从学会规划日常作息或学习安排等小事做起,逐步增强自我设计能力,给自己以信心和力量,就会让自己看到希望和前途,注入新的前进的动力,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

行为心理学角度探析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自我监督,力求知行合一.大学宽松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但如果不能控制自己,致使自己陷入懒散与迷茫中而不能自拔,则会使自己在大学一无所获.

3.2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创新.

处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帮助、教育学生提高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摆正人生的位置,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这就对高等院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处于性格发展、定型的年龄,生活阅历少,辅导员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我国高校现阶段开展的班主任制度还不太成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班级的学风管理,此外还要增加学生对就业等各方面信息的了解,减少他们对于专业、对于未来的诸多疑惑,从而能够以一个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向大学生活、面向未来.

3.3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价值.

文化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我们应注重对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学院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使之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价值链,与课堂教学文化一起共同怎么写作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