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摄影技术与美学风格

点赞:22919 浏览:1057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摄影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整部作品的美学风格,在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与岩井俊二的作品中,两种不同的摄影风格发挥到极致形成迥异的个人美学风格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关 键 词]小津安二郎岩井俊二摄影技术美学风格

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摄影技术的支持,正如一部文学作品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支持.镜头是电影的语言,蒙太奇则是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在影调、色调、光线、线条等镜头语言和蒙太奇的组接下,一部电影诞生了.所谓风格,指的是艺术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艺术家都会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本文试以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和岩井俊二的作品为例分析不同摄影技术带来二者不同的美学风格.

一、运动与静止的“韵味”

电影与照片的区别就在于电影是运动的影像,电影通过一系列运动的影像,讲述一个故事,传达一种感情,这种感情传达的方式则因人而异,于是就有了不同的运动形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镜头的运动能够模仿人的主观视角,增强画面的动感.推镜头如同人的视线集中在某一物体上,使画面由大范围景别向小范围过渡.拉镜头则能表示视线的离开,把被摄主体在画面由近至远由局部到全体地展示出来.摇镜头指摄像机的位置不动,只作角度的变化,多用于表现环境.跟镜头有跟踪的效果,摄像机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进行拍摄,使运动的被摄主体始终在画面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进入到画面中.


日本导演岩井俊二作品一个突出的摄影特征便是镜头的不规则运动.他的镜头并不是规则的推拉摇移运动,而是不规则的晃动.我们都会记得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在田野中不断摇晃的镜头,戴着耳机听音乐的少年也随着镜头的晃动来回倾斜(见图一),这种镜头晃动打破了严谨的四平八稳的构图,塑造了新的画面运动形式,以不规则的晃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不安,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燕尾蝶》用永远不安分的晃动镜头展现了那个肮脏、龌龊的世界,也升华了沉重的主题.其中雅井到街找医生的一段,以摇晃的镜头、跳切、残酷的表现了无家可归的移民的黑暗的生活状态,把那个地方的恐怖用快镜头使之人物意象化,转成视觉上的一种残留狰狞,使人心惊胆战.岩井俊二把这种镜头运动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影片独特的韵味,肮脏、昏暗的画面虽然并不优美,但留下的是深刻的思考.

另一位知名导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则重视画面的构图,因此多不采用摇镜头,而是多采用固定镜头表现画面中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固定镜头使画面更加稳定,更符合人的观看心理,叙事更加流畅.小津安二郎以略带仰角的视点、固定不动的镜头观察世界,对待人生的喜怒哀乐,在他的镜头下,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细腻而缓慢的流淌在画面上,不动声色的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见图二).影片《物语》作为小津安二郎的经典之作处处体现出导演在镜头运用上的匠心独运,固定的镜头符合影片缓慢细腻的叙事风格,讲述着平凡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固定镜头中人物的造型也错落有致,体现出画面的秩序感、美感,形成小津安二郎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

二、浪漫主义情怀与现实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往往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谈的,其实不仅是文学,在各门类艺术中都存在着这两种美学风格.所谓浪漫主义,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而现实主义一方面重视对生活原生态的再现,另一方面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同时创作主体一般不直接抒发情感,而是将情感隐藏起来,使接受者通过艺术欣赏感受创作者的情感态度.

电影现实主义的鼻祖是卢米埃尔兄弟,在形式上,他们的影片大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的,客观的记录着周围世界的运动.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以及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应当从“电影本体论”出发,研究电影美学,他们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电影所具有的“当场抓住的自然”的“照相性”,视为电影的本性.

电影浪漫主义的开端者梅里爱开始使用专门的演员、布景、道具、化装等手段拍摄电影,开辟了与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写实完全不同的电影创作道路,使电影冲破了客观纪实美学的束缚,开始加入人的主观情感和态度.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其实也是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萌芽.

岩井俊二在摄影技术方面的运用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美学精神,在《燕尾蝶》中他以极度的晃动镜头、逆光、快切营造出一个导演眼中的钱镇世界,一个混乱、肮脏、丑陋的世界,但是正是在这种世界中,雅井从一个毛毛虫变成一只蝴蝶,正是通过这种对比体现了导演对金钱的态度,对这种世界的态度以及对生活在这种世界的人的态度.而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看上去永远摇晃不安的画面、逆光拍摄都是一种非客观的摄影技术,影片正是通过这种非常规、非客观的态度,在一个个不稳定的镜头中展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表现出少年青涩的困惑,人情的凝聚和散去,不露声色地剥落出一个残酷的青春故事,被誉为“残酷青春”的代表之作.

电影摄影技术与美学风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作品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相反,小津安二郎则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审美风格,通过稍带仰角的固定镜头细腻的观察剧中人物,较为客观的反映当时日本人的生活状态.在《物语》中令人称道的一段是一家人围坐在母亲遗体边的那一幕中,几个人物错落有致,大家都差不多朝着一个方向坐着,形成一种静态的美感,随着情节行进,有人加入,有人离开,而画面始终保持着原来的构图,体现出导演严谨的美学态度(见图三).

图三

三、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作品总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贝尔认为,之所以说艺术的本质是在于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因为只有这种纯粹的形式关系,才能唤起审美感情,而再现、记述事实、描述故事情节等等.所以说形式应当能够充满韵味,恰如其分的表现内容.在电影中,形式往往体现在电影镜头的设置、镜头的运动、画面的构图、光线的造型等各个方面.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于和谐,在于秩序与规律.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镜头的角度、机位设置、人物在画面中的构图乃至蒙太奇简洁都充满了秩序感和规律感,小津安二郎把镜头对准寻常家庭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冷静细致的观察人类细腻、真实的情感,使日本人传统的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或明或暗细腻地贯串渗透于整部作品中,以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引发出感慨并让人有所感悟,影片韵味无穷,隽永深长.

而岩井俊二则以虚幻、飘渺、动荡的摄影风格见长,通过特有的逆光拍摄和手持镜头的晃动带来独特的美学风格,从摄影的角度看,逆光摄影是一种非正常的摄影技法,往往呈现的不是人眼正常观看的结果,而会是背景正常,但前景漆黑一片,形成剪影的效果,岩井俊二的逆光则是同一提高量,既能看清人物的面容,也让人物的轮廓与过度的背景相融合,太阳光下人物轮廓形成一道光芒,这种内敛、朦胧而消极的光线效果往往更能表现故事中主人公的自闭、不多言但内心又充满了的性格特征,是岩井俊二个人特质的一个外化表现,也是其美学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摄影技术单纯的作为一种技术谈不上审美,是镜头后面的人的思想使技术不只是客观记录,而且将创作主体情感的注入成了真善美的统一,使作品具有了艺术价值和魅力.不同的创作主体由于对生活的感受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生活,使作品具有了不同的美学风格,小津安二郎用安静描绘生命的真谛,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情怀,真实的反映生活现实,而岩井俊二则用运动赋予生命的气息,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浓墨重彩的揭示现实生活.他们都用摄影技术表现他们眼中的生活,形成了迥异的美学风格.对电影导演来说,应当真正掌握不同摄影技术的内涵及意义,以恰当的形式表现作品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美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