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点赞:12008 浏览:477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农林类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自身的特色,也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要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怎么写作.针对这个课程定位,并结合学校的特色,本文从旅游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发,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

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旅游地理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2011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为26.41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为2.25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是2001年的1.52倍、3.37倍和4.51倍[1].为了适应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大批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由2001年的311所增加到2011年的1115所.在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旅游地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等同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科学,正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中坚力量[2].在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一部分是农林类高校,它们根据自身的特色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在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吸收其他学科的经验并融合自身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是关系到农林院校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专业人才的大事.本文结合农林类高校的特点,在教学实践和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旅游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优势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园林学、环境学、美学、建筑学、民俗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属于应用地理学的范畴,如风景区的评价、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区域旅游路线的设计等.农林类高校的特色能够满足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的特点,如农林类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基本上都是在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在生态学、林学和园林学等方面实力雄厚,这些农林类知识的积累为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农林类院校又与林业厅森林管理部门、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部门及自然保护区等单位有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就为旅游地理学课程中的旅游地评价与规划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平台.

二、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课程的地位

农林类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森林旅游市场日益紧迫的用人需求,培养从事森林旅游规划、森林旅游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资源课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3],它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怎么写作.旅游地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如可持续发展和地域分异规律为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和森林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提供思想指导,其提倡的旅游地评价体系又为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3].总之,作为应用地理学范畴的旅游地理学学科,和农林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一起,发挥农林院校生态旅游的优势,使本专业毕业生在旅游人才市场上占据主动.

三、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内容探讨

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得其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旅游地理学课本,要对其内容进行一些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经典化

农林类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时基本上采取文理兼招的方式,由于理科生在高中阶段对地理了解的程度远不如文科生,使得学生们的地理素养参差不齐.学生们对地理学知识的获取基本上就来自于旅游地理学课程,这就使得旅游地理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旅游方向.旅游地理学虽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有密切的关系,两者都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前提[4].因此,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课程的内容要增加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如自然地理学中的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区位理论以及经济地理学中的空间优化和经济要素对距离敏感性差异理论等.这些经典的理论是深刻学习旅游地理学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培养,也对本专业的学生学好旅游资源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课程提供帮助.

2.教学内容的技能化

用人单位对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的评价是理论知识方面强,而技能方面较弱.这就导致了用人单位把毕业生招进来之后不能立马上岗,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技能培训,严重影响了公司或者单位的效益.技能较弱的毕业生注定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增添技能方面的知识.对于旅游地理学来说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技能、旅游规划文本的写作技能、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操作技能.这三方面的技能是旅游规划与管理人才必备的技能,缺一不可.教师把这三方面的知识贯穿在教学内容中,但是光靠讲是不行的,学生对自己家乡是非常了解的,可以让学生们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对家乡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对旅游地进行规划,然后可以让学生对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优选先,激励学生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技能.

四、农林类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旅游地理学上课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丰富多彩课堂的要求,而课堂上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更是让教师疲惫学生反感,上课睡觉的机率加大,学生的听课质量比较低.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发展,有待于对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革.

1.教学方法的数字化

现在有许多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教师计算机水平的有限,只是简单地把课本上的课程框架罗列在PPT上,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倡导的是教学方法的数字化,所谓数字化就是将教学内容用多媒体和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等手段完美的表现出来,让学生们既易懂又比较深刻.如在讲中国旅游资源分区时,仅凭一张中国旅游资源分区表是无法讲清楚的,将各个旅游带典型的景观用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把关东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等区分开来,学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又如将旅游规划的步骤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其流程和内容一目了然,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讲到旅游交通时,利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网络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功能,可以对旅游景区的路线进行布局并对其带来环境影响进行缓冲区分析,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上课的积极性.2.课堂的实地化

传统形式的教学地点是在教室或者实验室,这种方式不利于旅游地理学课程的发展.旅游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体验过程.课堂的实地化不同于旅游实习,现在高校的旅游实习其实是旅游,它不是课堂.农林类高校具有广阔的试验田,与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把旅游地理学的课堂拓展到实地,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旅游地理学中旅游景观构景机理的学习中,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可以很容易地把地貌成景、生物成景、水体成景、历史遗迹成景、建筑成景等讲清楚,还可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并对森林公园内的旅游交通、旅游环境、旅游规划进行评价,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能充分地锻炼学生的技能,对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方法的讨论化

“自导自演”是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们始终是观众,两者之间没有互动,学生的意见很少反馈给教师.现在要提倡让教师和学生“同导同演”,教师和学生既是导演和演员,同时又是观众,教师和学生完全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在教授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课程时,教师把学生分成组,每组选取负责人(轮流当负责人),让他们同时对学校所在城市的公园进行分类与评价,最后教师与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来讨论各组的完成质量,最后教师点评各组结果的优缺点,这样学生们可以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方法.旅游地理学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用该方法进行教授,如旅游规划文本的写作、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景区环境的评价等等.通过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团队和责任意识,这也是立身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5].

五、结语

农林类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自身的特色,也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要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怎么写作.针对这个课程定位,并结合学校的特色,本文从旅游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发,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通过这些改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旅游地理专业知识,培养地理素养,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培养高素质的生态旅游管理与规划开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http://.ta.gov.//2012-10/2012-10-25-9-0-71726..

[2]刘锋.旅游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回顾[J]. 地理研究,1998,18(4):434- 443.

[3]张新,杨汉涛.论旅游地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时代经贸,2006,4(52):142-143.

[4]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7.

[5]冯晓华,郭海燕.旅游地理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