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点赞:21405 浏览:961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以浙江省中职院校工程机械专业调研为基础,进行了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从校企合作的角度阐述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工程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模式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充分证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浙江省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下称“工程机械专业”)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中还存有一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课题组成员针对浙江省内工程机械行业进行专题调研,目的在于更好地把握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了解企业对相应岗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力求探索符合我国中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实训教学模式,从而制定具有中职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以指导浙江省中职校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

一、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因为浙江省内只有浙江公路技师学院开设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所以专业的现状主要以本校的具体情况来说明.

(一)专业实训基地与建设情况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基本满足在校学生的专业实训需求

工程机械实训中心成立于2006年,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目前本校有六大实训模块:工程机械发动机实训模块、工程机械液压实训模块、工程机械电气实训模块、工程机械操作实训模块、工程机械底盘实训模块、钳工实训模块(其中前四大模块处于国内同类院校领先地位).拥有十五个室内实训室及一个大型室外实训场地,设施设备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有丰富的教学设备和较完善的实训条件,可同时满足240余名学生的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形式一般采用小班小组制,以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初步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

目前,我校工程机械专业已有四家紧密型校企合作单位,分别以冠名班、订单班等方式进行合作.本专业还有五十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实习岗位.随着工程机械行业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有不少企业也表达了深度合作的意愿.如图1所示.

图1中职院校工程机械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

以上数据说明,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表现在:一方面,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基本能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要求,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有用的专业技能,为以后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实训基地建设中还存有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学校的实训条件虽然比较完善,但与行业企业的实际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不够先进,跟不上现代行业企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变化;三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要加强校企合作紧密度,提高行业企业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能力.

(二)专业实训课程与教学情况

首先,对于学校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环节设置总体能得到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认可(见图2).近6.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充足,28.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虽然充足,但与行业企业的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极大部分实训操作是模拟训练,与行业企业的真实环境有较大差别.还有31.1%的毕业生认为能在学校学到有用的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到工作岗位上.

图2毕业生和在校生对学校实践技能训练环节设置的评价

其次,课程设置总体上能够与岗位需求相对接,但对工作的有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毕业生在中职学校所学的专业课,对工作比较有用的课程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所示):驾驶与排故、机械基础、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工程机械电器系统维修、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修、底盘构造与拆装、液压元件构造与拆装、液压系统分析与故障排除等课程的频率和百分比分别为90(68.2%)、87(65.9%)、75(56.8%)、74(56.5%)、74(56.5%)、73(55.3%)、73(55.3%)、73(55.3%).这些课程的有用性评价均在50%以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图3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对工作的有用性评价

此外,在对学校专业教学环节设置的评价中,集中反映在“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实践环节的课时数较少”两个环节,极大部分学生认为能在校内学习到有用的技能,但学校实践技能环节设置中还存在“实训设备不够先进,与企业有一定距离”、“要引入新技能、新知识”、“加强职业素养养成教育”、“部分课程的理论和实际脱节,特别是与岗位的对接较差”等问题.

(三)企业对培养的人才素质需求状况

从调研结果来看,企业认为中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最需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前五位是: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安全意识、守岗爱岗、守时诚信,其均值分别为4.8966、4.8966、4.8621、4.7586、4.7586,其百分比分别为86.7%、86.7%、83.3%、83.3%、73.3%,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企业认为学生在职校最需培养的职业素养及重要性程度

企业在挑选中职生时最看重的专业素养前五位是: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能力、工程机械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能力、工程机械设备的认知能力、工程机械设备的运用和操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其均值分别为4.5667、4.5000、4.5000、4.4483、4.3793,百分比分别是63.3%、60%、60%、46.7%、46.7%,如表2所示.


表2企业认为学生在职校最需培养的专业素养及重要性程度

可见,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首先要突显专业技能训练,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次,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注重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基本素养教育,“成才”与“成人”二者同等重要.

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建议(一)明确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在于首先确立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1]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毕业生和企业都反映了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和企业直接对接.学生反馈很多知识都是在企业实习期间掌握的,学校里的教学内容不是最新的,也不是企业最需要的技能点;企业反馈学生到了企业后,虽有理论知识基础,但动手能力欠缺,要经过较长时间重新培训才能达到上岗要求.因此,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从行业企业对培养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在重视学生核心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充分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人文素养、道德品质修养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形成完整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二)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等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学的实施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2]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要与企业深度融合,学校是学习场所、工作车间;教师是导师、师傅,学生是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作业是作品、产品.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是将学校的教育过程和企业、行业和社会的资源相互融合.教学过程的职业性是要使教学过程不再遵循学科型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是生产流程(或工作过程)导向的内在逻辑.

2.基于职业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首先,核心课程的确定要根据市场对职业的需求合理调整,以核心岗位技能为基础,围绕本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其次,课程内容中要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第三,要设计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在较为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行动的综合能力.同时,要随时跟踪就业市场信息,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最新要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不断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工程机械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模式的基本点是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引厂入校”模式、“产教一体”模式、“办校入企”模式、“订单培养”模式、“企业顶岗实习”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教育“企业化”,企业实践“教育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学活动要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配以现代化教学技术,在“生产情境”中强化动手操作;其次,要设置生产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行为习惯.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第三,要运用技术手段,扩展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把授课内容直接、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难点问题.

4.改革实训课程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实训课程评价是职业教育特色使然,针对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实训课程的评价需要企业主体的参与,在职业场所情境下,从企业立场和需求出发来对学生实训作出评价.一是构建校企合作的多元评价观体系.评价应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考察学生.二是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即重视学生工作或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式及情感态度.三是实现情境化的评价原则.实训课程是在职业场所完成的,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因此,对于学生实训的评价应在职场中进行,实现情境化的评价原则.[3]

5.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追求职业场景鲜明、布局灵活,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应体现三个原则:一是能满足现场课程教学,满足设备及系统的认识、结构特点的演示、设备安装等要求,便于开展理论传授、自主学习、讨论、任务训练、成果展示等多种功能需要;二是能应能满足工作情境的创设,满足现场实训和现场实习的要求,布局要灵活;三是能应用于本专业相关工种的考证和培训,设置与本专业相关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相关的装置、考位等.如有条件,实训基地应能满足产学结合需求,建设专业实训工场.做到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做中学;聘任能工巧匠指导生产性实训;形成企业运作的长效机制.

(2)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是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基地,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的实习基地.应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有利条件,不断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建立基于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保障机制.[4]一方面,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打造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教师怎么写作企业的能力,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途径,把教师培养成既是教师又是技师的“双师型”人才.同时,引进企业技能人员作学院的教师,造就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5]另一方面,除了完善和规范学校的内部机制外,还缺乏对该机制起协调作用的第三方存在,这个第三方应该是国家,应由国家适度干预并制定政策法律予以鼓励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