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考古学

点赞:31625 浏览:1520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国内最近的十余年,公众考古无论从理论、方法还是实践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中国的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较多不足,在当代广泛的社会背景之下,如何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来进行考古遗存与文化资源的保护,成为当代考古学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广元市剑阁闻溪乡崖墓群周围的居民进行相关调查分析,最后提出对公众考古的一些建议.

【关 键 词】公众考古;研究现状;调查问卷;访谈

中图分类号:K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98-02

最近的十余年,中国的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对于考古学的发展也给予热切的关注.但是,在国内公众考古学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还是一个亟待建设的系统,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经验,公众考古工作还很难进行.公众考古学是一项复杂但是确实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工程,不仅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探索,全民参与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众所周知,公众考古的主体是公众,考古发掘、博物馆展示等资源对公众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公众对象的调查研究才是研究公众考古学重中之重,公众考古学的归宿是公众参与,如何做到“以公众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就需要我们对公众考古中的公众或是潜在公众进行研究.

一、国内公众考古学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主要围绕公众考古学的概念、理论、公众考古学大众化、公众考古与传媒、公众考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讨论.围绕概念、理论的公众考古学的定位问题一直是争论不止,其探究主要原因是对“Public”一词的理解.“Public”一词在英语中可有两种含义:一为“公共的,共同的”,一为“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这里所谓的“公共”,即与国家、政府、公共机构相联系,代表了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集合体,具有客观性,共享性,整体性.由此可以看出公众考古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随着公众考古学的引进,国内诸多考古发掘现场已经开始对外开放并将行动付诸于实践.国内学者则更侧重对公众考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讨论、建言献策.陈星灿先生在《公众需要什么样的考古》中从考古学的社会性质以及人民大众的知识渴求度论述考古学与公众存在一定的距离.所谓“公众考古学”真正作为一种理念被介绍至中国是本世纪初以后的事情.2002年,宋豫秦发表《走向公众的考古学》一文,指出了受传统思维模式禁锢下的中国考古学所面临的三个问题,即学科自身固步不前、学术成果对其他学科贡献率低、公众对考古学认可率认知率低等问题,呼吁考古工作者和考古学科的转变,既面向学术又面向公众事业方面;2003年9月,曹兵武在《中华读书报》上发出了“中国亟须建构‘公众考古学’”的呼吁;2005年8月,陈洪波在《中国文物报》发表《考古学和公众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对“公众考古学”发展做了深入分析提出由于多种限制因素的存在,加之考古学的专业性质,考古学实际上距离大众还是很远,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2006年,郭立新、魏敏在《东南文化》发表《初论公众考古学》,对西方公众考古学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将兴起于西方的公众考古学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建立中国自己的公众考古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2007年,周晖、方辉译校了美国公众考古学研究者尼克麦瑞曼在其主编的《公众考古学》一书的序言――《公众考古学的多样性与非调和性》,将国外学者对公众考古学的一系列较为成熟的认识,诸如公众考古学的提出背景、内涵、研究目的、所需面对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青年考古学者范佳翎在各种场合积极宣传推广“公众考古学”理念,并试图说服一些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开展向公众开放考古现场的尝试.同时,一些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开始将公共考古或公众考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一些大学和考古文物研究机构也陆续成立了公众考古研究中心.

二、公众的调查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一般群众对考古学的认识,2013年5月,本项目组成员5人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的闻溪乡崖墓群周围的居民点走访调查.以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500名村民随机进行采集样本,其中有450份有效问卷.

通过初步统计与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们对“考古学”的第一印象.主要集中在“古董”和“盗墓笔记等书籍”有68%的民众.主要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今中国的“热”,日益高涨.这主要归功于广泛的媒体商业宣传工作.如“寻宝”,“华豫之门”,“马未都”等电视节目的收拾了之日攀升,使民众逐渐认识到“古董”等于“金钱”.而“古董”的来源大多数则来源于考古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调查时选择“盗墓笔记等书籍”选项的人群,几乎全是青少年.他们对于考古学的第一认识全部来源于网络小说.

当我们对第二个问题进行统计发现,民众对于考古学家的工作主要认定为“挖墓”与“很神秘,以及“不知道”有85%的民众.其原因通过第一的问题分析的结果,我们知道,错误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是根本因素.媒体的商业宣传,必然会涉及炒作问题,过分的推崇考古文物的经济价值,使广大的民众片面的认为考古就是挖墓寻宝.还有另一部分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考古就是挖死人的东西,总是避而远之.对考古学感觉“很神秘,不知道”也是必然.

不过,感到庆幸的是,当地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还是比较乐观.通过问卷的问题的统计分析.当地民众对于考古学家如何处理考古文物的态度,有37%的民众认为应该交与博物馆,22%的民众认为交由考古单位做研究.还有对于考古发掘的主持者,有58%的民众认为是考古学家,其次是政府人员.我们在与民众交谈中发现,当地文管所的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开展的比较好.在“你知道离你最近的考古遗址吗?”问题中有超过94%的民众知道,他们附近正在发掘的文溪乡崖墓群.

当问到“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考古”以及“对于你来说,你是如何了解考古学”时,59%民众选择了电视节目“鉴宝”和“华豫之门”,只有19%选择了书籍,这说明现在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深受电视影响,阅读能力弱化,喜欢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接受知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传统的以书本获取知识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今天,民众对知识的获取也更加“快餐化”、“通俗化”和“图像化”.更愿意把一切与经济挂钩.在问到“你知道四川有哪些考古遗址吗?”时有25%选择金沙遗址,23%选择三星堆遗址,45%选择武侯祠博物馆,7%是其他.这充分说明武侯祠博物馆的宣传营销的成功.对于成都来说,武侯祠博物馆已经成为了成都地标性文物单位.不仅是四川,在全国也是十分著名.


在问到“你会主动了解身边的考古发掘和考古遗址吗?”有95%以上的人,不会主动了解考古发掘和遗址.也有超过55%的人不愿意作考古发掘的志愿者.其原因我们了解到,普通民众不明白考古的真正目的,他们只在意考古文物的经济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广大民众对考古学依然是兴趣盎然,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经济?好奇?探险?这是民众了解考古学的第一步,对于未来还是充满乐观的.

三、公众考古学发展的建议

(一)传播途径的改进和创新

众所周知,博物馆与考古学是相生相伴的机构,必然承担考古资料的展示工作.所以加强对博物馆的利用,以人为本,尽量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各类文物系统化的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增强趣味性、互动性,融入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和文物保护的理念,引导公众形成正确观念.其次,讲座是一种非常好的普及考古学知识的方式,专业人员可通过讲座向公众传递正确、严谨的考古学知识,而且讲座的举办相对比较容易,对于时间、空间的要求较小,且受众面较大,所以应当努力发挥讲座的集群效应,定期举办考古学讲座,使讲座内容系统化,扩大听众人数与范围,以取得更广泛的效果.为加强公众对讲座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在不威胁文物安全、不影响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定期开放考古发掘现场,组织公众实地的了解考古发掘过程.还有,我们知道电视媒体是公众了解考古学的最主要方式,是公众考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渠道.但在利用时应当注意:要选择主流媒体,考虑考古节目或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对于如何将专业语言转化为公众语言,应必须有专业人士的参与,不可放任自流,任凭电视媒体以收视率为目的妄自加工考古资料.必须反对炒作,保持考古学的纯洁性,要坚持严谨与科学,不能为了迎合公众的喜好就放弃科学严谨,所有的科普释读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能偏离考古学公众化的初衷.再次,是数字化时代,网络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其受众面极大,方便快捷,时效性极好,具有相当大的利用空间.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的利用,创办论坛、网站,发布考古信息与相关知识,同公众进行互动,使公众更广泛的参与其中.但在利用网络的同时要注意法律监督和道德舆论引导.最后,考古志愿者的选拔.选出一部分文化水平高、热爱考古、乐于奉献的公众,以义工的形式,参与到考古工作中,了解考古工作,以其亲身体验,慢慢感染渗透其他公众.

(二)文博学界观念的转变

学界掌握着最核心的资源,学界的态度决定了考古学能否公众化.转变观念,学科发展与文物保护都离不开公众.所以学界要加强考古发掘的整理和研究,把堆积如山的考古资料转化为公众能理解的语言和其他学科可以利用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普及性读物,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学界应作为考古公众化的主体,要发出有关公众考古理念的更大的声音,引起政府与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提供更多的政策、经济支持和公众的理解与参与.

公众考古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博物馆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公众心态的转变

学界观念的转变只是内因,同时还需要外因的支持.民众应端正动机该改变过去只怀着关注文物经济价值的功利性的动机和目的来接触考古学.培养文物保护的意识,承担起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一份子的义务和责任,懂得更多地考古学和历史学方面的知识和理念,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素养和民族瑰宝,代代相传;发挥主动性,关注考古学发展动态,进行参观博物馆等活动.

公众考古学活动实践开展,使公众真正的了解历史进程中发生过什么,我们现今拥有什么.通过实践活动改变公众对于考古学的误解,破除“考古就是挖宝的”不正确想法,树立起正确的考古学认识观,进而促进公众树立起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带动考古工作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