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途径探析

点赞:21164 浏览:948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查询、获取、阅读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基于数字技术的复合出版、跨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业态方兴未艾,传统期刊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乃是大势所趋.

国防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期刊是指由国防装备研制、教学和使用等相关单位主办的期刊,既包括军队科技期刊,也包括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办的期刊.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要包括船舶、航天、航空、兵器、核、电子等行业,承担着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研制的主要任务.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的研究院(所)办刊相当普遍,“一所一刊”或“一所多刊”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既包括众多公开出版期刊,又包括为数不少的面向国防系统或本行业发行的内部期刊.国防科技期刊同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问题.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途径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数字出版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国防科技期刊的特点

国防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国防相关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和评述国外国防领域新的理论方法、技术进展和研究动向,是国防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期刊在为国防科技工作者交流成果、扩大视野、启迪思路,在推动国防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民用科技期刊相比,国防科技期刊由于国防科研的特殊性而有其自身特点.

与办刊单位主业一致性高,期刊特色比较鲜明.我国国防科技期刊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其分工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分工有很高的一致性,期刊的选题范围一般均与其办刊单位的主业相当吻合,期刊特色比较鲜明.

保密要求严格,内容需经脱密处理.国防科技期刊因为植根于国防科研一线,其选题和组稿多来自于科研一线的需求,稿件具有型号研制和工程应用背景,因此对保密的要求很高.在投稿和审稿过程中均应符合相应的保密程序和要求.无论公开期刊还是内部期刊,来稿中涉及到的关键数据和技术细节等要按其发表范围经相应脱密处理方可发表.

读者群相对固定,具有小众期刊特点.国防科技期刊均以怎么写作科研、引领创新、支撑发展为办刊宗旨,内容专、深、新,其读者群主要分布在本单位、本行业及相关单位,读者群比较明确和稳定,发行量一般不大.

较受国内外关注,有较高影响力.国防科技具有高、精、尖性质,除了电子信息领域部分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技术之外,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大都是在国防领域率先得到使用的.作为国防科技成果的交流载体,国防科技期刊不仅受到国防行业读者的关注,也受到民用行业读者和国外相关机构的关注,因此,国防科技期刊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一般较高.以中船重工集团主管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为例,该集团公司主管的公开出版期刊有28种,分布在3个直辖市、9个省的12个市,分别由集团公司下属的21个研究所主办.其中核心期刊为13种,占比46.4%,而核心期刊一般是从各学科前20%~30%期刊中选取的,可见中船重工的科技期刊大都处于相应学科的前列.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与不足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公开出版期刊大都加入了国内的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国内的学术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主要有3家:一是同方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包含168个学科专题数据库,收录国内出版期刊9400余种;二是万方数字化期刊群,收录自1998年以来自然科学为主的国内出版期刊73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1600余种;三是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约9000种.

公开出版的国防科技期刊大都加入了上述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以船舶科技期刊为例,中船重工主管的28种公开出版期刊中,除个别大众消费类和科普类期刊外,其他均包含在上述一种或多种数字化集成平台中.这些数字化集成平台通过商业化运作在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得到推广应用,有的还发行到了国外,大大提高了国防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部分国防科技期刊建立了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这些期刊网站不仅可提供论文摘 要和全文下载,有的还整合了期刊介绍、在线投稿、在线编审、流程管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参考文献校对等功能.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对于树立期刊品牌形象有一定积极作用.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议中存在的不足.如前所述,我国国防科技期刊大都由研究院(所)主办,处于“一所一刊”状态,期刊集中度小.目前,除了个别行业学会主管的期刊“抱团”与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运营商洽谈独家授权的期刊数字出版合作之外,众多的国防科技期刊基本上是独自与数字化平台运营商签订数字出版合作协议,在合作中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国防科技期刊淹没在普通期刊中,国防特色得不到彰显,并且期刊编辑部的经济利益难以保证.部分期刊虽然申请了域名,建立了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但是网站推广力度小,网站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将纸质版内容数字化后搬到网站上,且内容更新慢,网站访问量小,影响力不够.

国防科技期刊编辑部大部分隶属于国防科研单位的科技信息部门.由于国防科技期刊具有公益性,编辑部赢利能力弱,期刊办刊经费基本上是由主办单位划拨.期刊编辑部及其所隶属的科技信息部门均不属主办单位的主要经济实体单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地位相对边缘化,在期刊数字化建设中要么内生动力不够,要么外部推动力不够.国防科技期刊编辑部规模一般较小,少的2~3个人,多的10来个人,满足日常的组稿、约稿、编辑、出版尚可,在数字出版方面人才明显不足.

并且,我国的数字出版不是出版界首先提倡并促成的,而是由数字技术提供商、开发商等企业率先提出的,出版部门大多是在数字化出版的大趋势下顺势而为.因此,期刊出版部门在主观上缺乏引导数字出版的主动性,在客观上缺乏数字出版的技术和人才.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途径

“借船出海”,发挥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的传播力.在目前国防科技期刊分散运营、期刊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国防科技期刊借助国内外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实现期刊数字化仍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国外科技出版集团,如汤森路透、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等,自上世纪90年始建设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出版平台并持续更新,建立了信息采集、资源集成、在线怎么写作、版权保护、学术评价、按需印刷、咨询分析、流程管理等―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我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加入其数字出版平台,有利于更大范围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吸引国际稿件,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乃至我国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显示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国内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运营商也在不断加强内容建设,推出特色怎么写作.如中国知网正在努力建设文献检索平台、编辑出版平台、评价分析平台、学习研究平台.其于近年力推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可以单篇或整期优先出版.这对于转变出版模式、缩短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确认论文首发权、加快学术成果传播速度、吸收高质量稿件、提高期刊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合作共赢,建立基于期刊集群的行业门户.目前,国防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甚至形成集群效应.在行业期刊门户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数“中国光学期刊网”,它集成了国内50种优秀光学期刊,成为了我国光学业界的门户网站.该网站还设有资讯、社区、培训、会展、企业等栏目.其中,资讯栏目又开辟有特别推荐、行业动态、科技动态、市场分析等子栏目.该网站的资讯栏目已成为众多高校、研究所、企业了解行业资讯的首选.

基于期刊集群的行业门户网站建设,一方面能将最新科研进展和成果介绍给产业界,另一方面又能将市场需求反馈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这对于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国防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门户网站建设,形成集群效应,有利于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实现国防科技期刊支撑行业发展、引领知识创新的办刊目标.

在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国防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应该打造龙头、联合图强.按照期刊集群的规模和目标用户群,优势期刊出版单位可以通过与行业期刊的互利合作,逐步建立三种层次的门户,即:单一行业期刊门户;国防科技工业期刊门户;国防科技期刊门户.

内外有别,打造内网特色的互动出版平台.国防科研单位大都建有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涉密内部网,这些内部网部署有身份鉴别、入侵检测和审计跟踪等保密技术手段,再加上严格的管理制度,在保密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内部网为国防科技期刊,特别是内部期刊的数字出版提供了很好的网络基础平台.

无论是自建期刊网站,还是集成数字出版平台的内网镜像,都可以利用内部网建立特色信息怎么写作的互动数字出版平台.Web2.0技术的兴起,为互动出版提供了机遇.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型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在内网数字出版平台上,由于用户专业相近,且与社交网络一样有很长的在线时间,因此,可以开设兴趣组、知识论坛和博客、RSS、订阅推送等特色栏目.利用知识论坛、博客,用户能够发表博文,尤其是当用户在浏览期刊论文的时候,可以发表评论,从而实现期刊论文的在线评价和推荐;利用知识论坛和博客,也能够形成用户之间的更深层交互,促进企业内部学习型团队的形成.在保密前提下,甚至可以建立在线实验室,授权用户可以实时查阅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使数字出版平台与知识创新平台无缝对接.

适应改革,探索建立适合数字出版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旨在逐步提高期刊集中度,树立报刊出版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如前所述,多数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人员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对国防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转型既是机遇又充满挑战.要想化“危”为“机”,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必须直面期刊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在发展理念、经营模式、出版模式等多方面加以适应和转变.


我国科技期刊的赢利模式基本上为“上级拨款”+“发行、版面费、信息怎么写作、广告”中的一种或多种.不靠拨款而能独立赢利的期刊少之又少.

在数字出版时代,国外科技期刊创造了开放获取的运营模式:其一是读者免费在线访问,年终发行印刷版支付较低费用;其二是发行两种版本,收费版提供附加怎么写作;其三是作者付费模式,而付费作者中的相当一部分获得了协会或基金会的资助.这些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在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建议国家和国防相关行业设立出版基金,使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建立起“出版基金+作者付费(版面费)+信息怎么写作+广告”的赢利模式.当然,无论采用何种运营模式,期刊内容的生产和加工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唯有一流的内容,才能带来衍生的增值怎么写作及怎么写作收益.

在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才是关键.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单纯的内容数字化,而且是意味着经营模式的转变和业务流程的再造,需要大量懂经营、通晓IT技术和编辑学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支持、鼓励和引导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之间的兼并、联合和重组,建立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编辑人才.

作者单位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