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垃圾何去何?

点赞:4297 浏览:149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春夏之际,正是建筑工地开工复工加紧工期进度的时节,渣土撒漏扬尘、带泥上路、乱拉乱倒等现象悄然“回潮”.为有效解决城区车辆带泥上路问题,确保城市道路整洁、市容秩序良好,昌吉市环卫局积极谋划,做好带泥上路监管工作.

聚焦建筑垃圾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城市发展步伐加快的昌吉市也未能躲过此“劫”.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卫等相关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成分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组成.

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吨.若按此测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吨.

工业建筑垃圾何去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垃圾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为确保建筑工地规范、文明施工,昌吉市环保局建筑垃圾办公室与清运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单位及个人签订责任书,要求昌吉市所有开工或复工的工地,都必须到建筑垃圾办公室开工或复工手续,仅2012年,共开工和复工手续35个,全年共签订责任书1637份.

祁老板的“造地工程”

在另一个建筑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十来个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一铲一铲往两辆双桥大翻斗车上装建筑垃圾.施工监理刘先生说:“建筑工地的垃圾如不及时清理,一刮风灰尘粉尘对周边环境空气污染太严重,建筑单位理应合理处理.”

古时有精卫填海的传说,今有昌吉市祁老板“垃圾造地”.

祁老板承包经营了昌吉市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建筑工业垃圾填埋场”.6月28日正午时分,高温35度,祁老板哼着歌儿带记者来看他的“造地工程”.

在昌吉市西外环农优种子交易市场斜对面的一个大土坡上,立了块牌子“昌吉市建筑垃圾填埋场”,很多人打此经过可能都不会留意到,也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沿着土坡直上,途经100多米坎坷颠簸的土路,记者眼前一亮:大大小小几个50米深的大坑连成一片,站在占地约200余亩大坑边上,心中不禁一阵发憷,仿佛置身灾难片中的劫后余生.

放眼望去,视野开阔.五公里外,新落成的昌吉州公务员小区、传媒大厦、体育馆等建筑林立.这里曾经是一个砂石场,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与扩容,砂石场退出了今日城市次中心原址,搬到更远的郊外.砂石场留下了一片280亩的“天坑”,为垃圾填埋提供了最佳的地理环境.

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私人填埋在过去司空见惯.一些砂石场利用自己挖过土后形成的大坑私自接收建筑垃圾填埋,暗中收费现象也时有发生.

2012年5月,昌吉市环卫局协调市水利局等部门,建立起了昌吉市第一个正规的建筑垃圾填埋场.

2013年4月1日,祁老板接手此地,成就了昌吉市第一个政府批准的建筑工业垃圾填埋场.4、5、6、7连续几个月来,进出垃圾填埋场的大车不断.尤其是5月份,一个月就有约2万车次进出.填埋场3个多月来,已经将40多亩大坑填满,临近地面2米处左右垫上黄土,又用机动车将“新地”压平整.

祁老板乐得合不拢嘴.他说:“建筑垃圾么,都是些石头瓦块、钢筋玻璃的,对人伤害很大,规范的填埋非常有必要!”

渣土整治,剑指扬尘污染

记者从昌吉市环卫局建筑垃圾办公室获悉,昌吉市就建筑工业垃圾整治,重拳出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理和处罚方案.

重视宣传引导与事前防范相结合.通过“红、绿、蓝”三色清运证,强化渣土、商砼砂石和建筑垃圾清运的管理,规范清运路线、时间和倾倒地点.及时查看运输车辆安全性能、携带篷布情况,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广泛宣传文明施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施工企业签订《昌吉市建筑单位施工情况及清运车辆清运证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文明施工管理相关要求,明确施工围挡设置标准、工地出入口硬化情况和设置清洗装备等相关事宜,从源头上有效地预防了带泥上路现象的发生.

采取动态巡查与定点蹲守相结合.市环卫局建筑垃圾办公室实行白班夜班倒班制,对建筑工地实施动态跟踪监管,加大了巡查力度,增加了巡查频次.为落实好此项工作,昌吉市环卫局建筑垃圾办公室1辆车和市容监察大队6辆车,昼夜巡查在各条城市街道.

注重柔性执法与硬性惩处相结合.建立施工企业违章记录台账,对行车证、等进行备案,只要发现车辆带泥上路和道路遗撒现象,依法实施严管重罚.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治理建筑垃圾抛洒行为,4月份共处理违章35起,处罚金额7000余元.

通过一系列整治,建筑工地的偷、拉、乱倒现象明显减少,扬尘污染减轻,成效初见.

建筑垃圾不容忽视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垃圾是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今天城市发展忽视它,明天它将会以自己的方式报复发展中的城市.

垃圾填埋固然是目前较为适用的、普遍的处理方式,但是也并非最佳方式.资源是祖先留给后人们的一笔财富,面对资源,谁也不能为所欲为,为后世子孙留有余地,这才是我们面对资源的正确方式.资源再生与可持续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才是真正最科学的手段.

在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98%,上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指南,日本科技厅已经把再生利用技术定为未来30年十大最新兴技术之一.欧盟国家建筑垃圾平均综合利用率已经超过了70%,而在我国,这个数据却羞于面世.

好在2005年建设部颁发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要求对建筑垃圾进行强制管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这些规定对我国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提供了政策基石.

随着昌吉市近年来城市不断扩建、扩容,必然要改变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这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充分尝试、发挥与实现循环经济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新产品”的反馈式流程.这既是对大自然的尊重,也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