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空间与音乐传播

点赞:27687 浏览:1294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河洛大鼓是我国传统音乐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河洛大鼓在表演空间上的改变和创新以及在音乐文化创意中的运用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音乐表演空间;音乐表演;河洛大鼓

中图分类号:J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58-01

一、传播类型与音乐表演空间

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根据传播规模的大小有多种划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小组传播、自身传播等.在音乐传播理论中,“音乐传播的过程就是将音乐这种特殊的人类信息符号通过各种手段在人类社会的交往中得到流通.”①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可以使音乐信息直接在传播着和受传者之间进行流通,表演者所传递出的肢体语言、声音等音乐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即时、透明的被观众接受并作出反馈.但是“人际传播是人们经由符号而结成的一种关系.”②这种关系是在一定的经验范围中进行传播的,受传双方通过在相似的经验或环境享信息从而完成传播,所以传播的广泛度和深度也受到了局限.而“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的信息的过程.”③所以,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区别在于传授双方间的“媒介”.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媒介是插在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④

音乐作品实现的核心渠道就是音乐表演空间的运用.人们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有很强的社会性,表演者必须直接的面对观众即表演的受众,并且要与表演的受众进行不同程度的交流和互动.相对于音乐表演而言,表演空间就是传播活动中的载体,在人际传播中,音乐表演空间是自然的现实的空间.在现代大众媒介发展如此迅速的时期,音乐表演空间的表现形式也随着媒介的改变而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和其传播效果.

二、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是流行于河南洛阳及其周边巩义、偃师等地的一种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光绪25年前后在河洛地区盛行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洛阳琴书,表演者于庙会或者堂会之上,用扬琴、三弦等乐器伴奏,演唱出低沉单一的音调,表演过于呆板,很难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在光绪30年左右,洛阳琴书艺人胡南方、吕禄与南阳鼓词艺人李四,在保留了洛阳琴书弦乐伴奏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鼓词的鼓板,把文雅古朴的唱腔改成了高亢活泼的唱腔,逐渐风靡于世.1952年被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音乐表演空间与音乐传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表演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河洛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以唱为主,唱词多讲述故事,唱腔多以对称的上下句式为基本单位,使用不同的节奏和节拍组合成各式各样的板式,艺人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叙述的故事情节把不同的板式搭配起来,形成说唱的音乐结构.表演时以班组为单位进行演出,一个班组最少有2人组成,一人伴奏一人说唱,没有明确的唱伴分工,两人交替表演.若是3人一组的班组,基本以一人伴奏为主,两人轮流伴唱.表演时,在场地会放置一张桌子,上有醒木、折扇、书鼓、手帕等道具,表演者站在桌后,伴奏者在桌子两旁.演出开始前一般都由学徒演奏一段“鼓扎儿”作为暖场,暖场结束后就正式开始演出.

三、音乐表演空间商业化

河洛大鼓长期在民间广为流传,大部分表演艺人是为生活所迫寻求生存门路而学习的河洛大鼓,表演的场地多为庙会、集市或者堂会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音乐的社会功能也随之不断扩大,除了传统音乐表演空间中音乐所具有的娱乐以及审美功能之外,在商业活动中也具有了一定的利润和价值.后期河洛大鼓就是基于这样的表演空间发展起来的,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河洛大鼓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一直是以口传心授为主导的,音乐表演者通过口头接力式的“个体”到“群体”的多级传播.河洛大鼓的传承人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认为这门艺术“不时髦”或者没有“前途”,又加之现代社会真正欣赏这门艺术的受众少之又少,难有扎实的根基,只能到乡镇进行演出.缺少商业的经营模式和专业特色的表演场地,表演空间的商业化走向也越来越大的影响到了传统艺术的发展,有利也有弊,要探寻出真正适合传统音乐表演的发展模式.

四、音乐表演空间在音乐文化创意中的感想

“在音乐社会学中,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音乐文化在社会传播过程中的多种现象.”⑤在音乐传播实践中,音乐表演空间就是媒介,表演者必须遵守自然媒介的规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受众传播艺术精神,要展现自身过硬的表演功底和对艺术的追求.现代媒体的大发展几乎改变了音乐的传播方式以及大众审美标准.表演空间从自然现实的平台拓展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虚拟平台,这是有自然向非自然传播的转变.这样的变化使音乐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来进行传播,拥有了庞大的受众人群.同时也导致了音乐产业化、商业化的不断转变,随之音乐传播内容的重复和单一的现象日益严重,大众审美逐渐走向庸俗化.所以,表演空间的相应变化也会带动音乐产业链的发展,它将变成一个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重要资源.

对于河洛大鼓来说,其表演空间的开发利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从户外的自然空间到室内的舞台空间,两者如何相互结合使用,传承和发展河洛大鼓的魅力,是我们值得继续深究的问题.


注释:

①③郑敏.当代大众媒介对音乐传播的影响[J].乐府新声,2012(2).

②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第4页.

④[美]W.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转引自《音乐:从口语传播到文化工业――媒介对音乐行为及社会影响的必然性研究》.

⑤曾遂今.音乐作品存在方式、音乐表演空间与舞台[J].黄钟,2011(4).